古代900公里要走多久,古代1500公里要多久到达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2-11-19 18:04:14

近30年来,春运人数由近1亿人次增至35亿人次,相当于将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总人口搬一次家。短期内暴增的返乡客流,使全国交通进入高峰状态。打算坐火车回家的人们纷纷吐槽“一票难求”。其实,春运回家难并非现代特有,古人回家过年也绝非易事。

古代900公里要走多久,古代1500公里要多久到达(1)

行路难

出门在外,离不开路。清乾隆年间,57岁的才子纪晓岚回老家河北河间过年。他经良乡、涿州、新城、白沟、雄县、任丘,最后抵达目的地,路程全长210公里。虽然路程不长,奈何回乡路成了“要命路”,年龄偏大的纪晓岚回家后大病一场,求他的心理阴影面积。

行路难的根本原因在于路况恶劣。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人们想尽各种方法。西周时期,官方大力修建驿道。据《周礼》记载,驿道沿途每10里设提供饮食的“庐”,每30里设能住宿的“委”,每50里设“市”,类似于如今的豪华酒店。

此外,西周在国都镐京和东都洛邑之间,修建了“周道”,路宽九轨,约合16.3米。墨子感叹周道的平直宽阔,称:“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平平,不觉不偏。其直如矢,其易若底。”可以说周道是现在国道的雏形。

古代900公里要走多久,古代1500公里要多久到达(2)

无独有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借鉴了周道的做法,在全国范围内修建四通八达的“驰道”。《汉书》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折算成现在的标准,秦驰道宽达69米,路边种植松树,起到绿化美观、降噪防尘的目的。除此以外,秦朝还修建了直道和轨路,前者相当于现在的高速公路,后者在路面上铺有硬木做的“轨路”,供马车快速行驰。

尽管早在两汉之前人们就做了很多努力,但是道路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维护。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朝代的更替,这些先进的道路设施年久失修,这无疑提升了春运的难度。加入春运客流的旅人,就是与精力和体力的赛跑,否则可能落得和纪晓岚同样的下场。

古代900公里要走多久,古代1500公里要多久到达(3)

交通工具难

明隆庆年间,在北京任官的海瑞回家过年,途经济南、徐州、合肥、南昌、赣州,到达广东湛江后,再坐船回海南琼山(今海口市),全程约8000公里。需要提醒的是,这只是单程票。海瑞的“人在囧途”,是古代缺乏交通工具的一个缩影。

在古代,交通无非是陆路和水路两种。走水路,性价比高,方便快捷,是出门远行的最佳选择。可是,春节正值隆冬,而且历代的帝都大多选择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因此,海瑞返乡时,唯有兼顾水陆交通,才能在春节前赶回家。

古代900公里要走多久,古代1500公里要多久到达(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