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评价明朝有多可怕,日本人对明朝评价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2-11-27 06:58:54

明朝是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灭亡让很多人惋惜,导致明朝灭亡一百多年后,还有人不断搞反清复明。就是在当今社会,讨论明史也是网络上历史爱好者们的一大乐趣,关于明史,大家讨论最乐此不疲的话题就是——明朝为什么会灭亡

针对这个问题,各家都有自己的说法,有人说是明亡于万历怠政,也有人认为明亡于党争,还人讲明朝是因为崇祯皇帝施政经验不足,*害大太监魏忠贤导致皇帝对朝廷失去控制,政令无法顺利施行而灭亡的。

外国人对明朝灭亡的原因也很感兴趣,美国的知名汉学家魏斐德就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针对明朝灭亡和满清兴起,他还写过大部头著作叫《洪业》。在这本书中,魏斐德立足全球视野,从史料出发,给出了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为什么明朝灭亡的答案。

老外评价明朝有多可怕,日本人对明朝评价(1)

全球白银流动危机导致明朝经济崩坏

从15世纪开始,欧洲人开始了大航海时代,发现并占领了美洲,尤其的大航海的先行者西班牙在南美洲发现波托西银矿,这是一个前所未见的超级大银矿。西班牙靠着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新式的水银提纯法,从波托西银矿开采出了大量的白银,一下子变成的超级富裕,然后西班牙人又跑到亚洲占领了菲律宾,开始和亚洲国家做贸易。

老外评价明朝有多可怕,日本人对明朝评价(2)

波托西银矿

西班牙人来亚洲的时候,正好赶上了“隆庆开关”,就是隆庆皇帝准许海上贸易,这下子盘踞在菲律宾的西班牙人高兴坏了,他们正愁手里大把的美洲白银没地方花。中国开放海禁,西班牙人就开始大规模采购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运往本国进行消费。

当时的日本也开始鼓励外贸,而且日本自身也是盛产白银,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日本也喜欢,就这样来自美洲和日本的白银大量流了中国。后果就是本来中国不盛产白银,但是最后却用白银作为了货币。据统计,当时全世界一半的白银产量都流入了中国历史证明,优势的制造业永远都是吸金利器

大量的白银流入虽然让明朝国库和财政都受益,但是也造成了明朝的通货膨胀。有史料记载,当时浙江米价在短短几年就翻了四倍,可是明朝官员的薪俸却没有相应的上涨,官员们过不下去,只能贪污,明朝的基层政治迅速腐坏。

老外评价明朝有多可怕,日本人对明朝评价(3)

菲律宾的西班牙运银船

16世纪开始,欧洲开始宗教改革,新教和天主教严重对立,欧洲那些信教的国家也根据自己信奉教派划分了阵营。西班牙一直认为自己是天主教的守护人,所以就和支持新教的荷兰、英国对立,进而双方开始大战。这场宗教战争打了三十年,所以也叫“三十年战争”。

因为战争的影响,西班牙的外贸生意受到了影响,打仗要花钱,就不能买那么多中国的特产了;好巧不巧的是,17世纪初,日本的德川家康统一了日本,他认为日本没必要和外面交流,就让日本闭关锁国。本来中国的白银流入主要靠这两家支撑,这下子同时中断,但是明朝的财政还是按照以前财政充裕时那样花费,所以明朝的财政一下子就入不敷出,到最后甚至连官员的俸禄都发不出。不得已,明朝为了节流就裁撤了一些看起来不重要的政府机构,比如驿站系统。

历史就是这么奇妙,欧洲人打仗,最后导致李自成下岗。

气候变化导致灾害频发

风调雨顺的时代老百姓都喜欢过安稳日子,不会随便造反,王朝末日一定有天灾发生。明朝的末年就遇到了天灾,据现代的气象学家研究,从1615年开始到1675年,地球的温度下降了3度,就是说人类遇到了小冰河期。

温度别看只下降了3度,但是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非常大,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缩短了两周左右,进而导致了产量大减。同时气候的异常还导致明朝南方涝灾,北方旱灾不断发生,这又导致人口大量死亡,进而引发瘟疫流行。

老外评价明朝有多可怕,日本人对明朝评价(4)

路易十四在位时期正好和小冰河时代重合

当然地球温度降低不光影响亚洲,还影响了欧洲,小冰河时代几乎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位时间重叠,所以也叫“路易十四小冰河时代”。全球性的天灾导致人类生活困难,所以无论是欧洲或者是明朝都进入了动荡时代。

党争横行

古代的大臣们一直喜欢结党,这个传统到了明代达到了顶峰。古代所谓的“党”和现代社会的政党完全是两码事,古代的“党”没有纲领和目标,大家结党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私利,原则就是帮亲不帮理。当一个王朝出现了党争,也就意味着王朝进入了严重的内耗阶段。

明朝末年的党争一直在东林党和阉党之间进行。一开始东林党靠道德文章揭露阉党勾结权贵,祸乱朝纲,对百姓征收各类苛捐杂税,尤其是大太监魏忠贤对东林党人不断迫害,引起了明朝各阶层对东林党人的同情。

老外评价明朝有多可怕,日本人对明朝评价(5)

后来崇祯皇帝登基,顺应民意惩办了阉党,重用东林党人,以为靠这些妙笔生花、满嘴仁义道德的人能够把天下治理好。可是实际的施政过程中,崇祯皇帝发现,这些能写漂亮文章的人做的和说的不一样,他们的贪婪程度不比阉党差,以前没表现出来是因为被阉党打压,一旦有机会,东林党之类的清流一样会贪脏枉法。

东林党的作为让崇祯皇帝很失望,所以在崇祯皇帝当政期间,他不在乎官员出身的派别,而是通过不断换人来遏制朋党做大。不断换人的结果就是政策没有连贯性,还有是大臣们看不到希望,因为知道自己很快就会被换掉,所以大臣们也开始怠政混日子,这导致整个明朝政府运转严重低效,根本无法应对满清和李自成两路攻击。

当李自成快打到北京的时候,本来崇祯皇帝是打算迁都南京的,然后留下太子坐镇北京。可是朝堂上的北方籍大臣们留恋自己的田产,而且担心迁都南京后自己的权力被削弱,所以就极力反对崇祯皇帝迁都。后来,看着李自成越来越近,南方籍贯的大臣们建议崇祯皇帝留守北京,由自己保护太子南迁。这个方案几乎气死了崇祯皇帝,因为一旦太子南迁,肯定会被立即拥戴登基,国家马上就会分裂,所以,崇祯皇帝下令以后谁再敢说南迁,一律处斩。

结果就是,李自成攻破北京,被党争拖住脚步的崇祯皇帝全家都没有走成,全部身死。进而导致南明成立的时候,找不到正统继承人,大臣为了自己的利益拥护各自的继承人斗来斗去,不能形成合力抗清,给满清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以上三点就是美国汉学家魏斐德在《洪业》讲述的,促使明朝灭亡的三大因素,经济原因,加上天灾和党争让明朝在军事上节节败退,先被李自成攻破首都,后来南明又被满清灭掉。一个王朝的灭亡一定是多方合力的结果,不会单一因素作用形成的。魏斐德在书中用全球视角,揭示了明朝末年财政崩坏的原因,可以堪称是《洪业》的一大亮点。

资料来源:魏斐德 美国 《洪业》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