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真正结局,孙膑跟庞涓最后各自的结局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2-11-27 13:47:07

(战争从来都是最后选择)

好的军事家,从不是硬碰硬的铁头族,而是深知制衡、权谋、算计,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人,虽然惨烈,但大获成功的围魏救赵出现。

以这个基础为战略指导,经过后续十多年消耗。

外交层面的胜利,让齐国占尽优势,魏国无数不甘的怒吼和战争,仿佛困兽之斗,四面出击,成了速死之道,随后一战功成。

孙膑用减灶之计,诱敌深人,在马陵设伏,让曾经的同学庞涓中计,中计之后的庞涓自知穷途末路,无奈说了句遗言:遂成竖子之名!

就拔剑自刎了。

孙膑真正结局,孙膑跟庞涓最后各自的结局(5)

(宿敌报仇雪恨)

孙膑也报了之前的仇恨,哎这两人曾是好友,又是同学,最后却兵戎相见,生死相搏,不知老师鬼谷子见了做何感想。

战争大获全胜之后,志得意满的孙膑,还有战功彪炳的田忌回到了齐国。

英雄光环下,这两人成齐国全民偶像,声威大振同时,也引发了无数非议。

非议来非议去,难免就有祸事啊。

这不,回来没多久,孙膑的好搭档田忌就被著名的齐国相国邹忌给陷害了。

陷害的手法很是拙劣,这邹忌派人到街上去找人算卦,让这人自称是田忌派来的,问卦师的问题也特别有意思:我为将三战三胜,欲行大事,可乎?

一句欲行大事,可乎?就让大将田忌悲剧了,当时齐威王,要么缺根筋,要么就因田忌功高震主心有芥蒂,居然以这个肉眼可见的构陷举动,命人来捉田忌。

孙膑真正结局,孙膑跟庞涓最后各自的结局(6)

(拆散这对搭档)

不愿成阶下囚的田忌,只能逃亡楚国,就此,孙膑的好搭档成了流亡犯,那么孙膑下场如何?

史书无有详细记载,不过看齐威王对待田忌的做派,还有君王普遍的猜忌心理,孙膑的下场肯定好不到哪去。

按照最理想的结局看,这个军事家在田忌出走齐国之后,深感这世间不过名利场,就连邹忌这样的所谓君子,都是阴谋构陷的小人,就连齐威王这样睿智的君王,也会被猜忌心蒙蔽双眼。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心灰意冷的孙膑选择淡出仕途,看淡功名,功成身退后隐居深山之中,专注《孙膑兵法》的撰写。为后世留下了一部兵家奇书!

这一切到底为什么咧?我们回到博弈论再看看!

博弈从无处不在,无处不在,从个人对外交往,到社交、组织直到国家,都存在博弈。

战争,属国和国之间的博弈,抓大放小,统一战线,拉拢分化都是手腕。

可对于政治家而言,也需要博弈。处于高位的君主,博弈的是臣下,臣下太傲,要敲打,臣下太强要削弱,臣下太弱要提拔,目的则在于平衡。于是功高震主后的两人,成了需要平衡的对象。

孙膑真正结局,孙膑跟庞涓最后各自的结局(7)

(博弈无处不在)

打击谁?田忌在齐国根深蒂固,按姓氏看和王族同姓搞不好还有继承权,相较于客卿出生的孙膑,当然威胁更大。

于是,清算从田忌开始,至于主刀之人,政局博弈中,处于下风的邹忌当然是最佳人选。

打击田忌,顺带让孙膑失去依靠,扶持邹忌,齐国朝堂的博弈,就会恢复制衡,君王的位置,当然就稳了啊。

原典再现: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魏庞涓伐韩。韩请救于齐。齐威王召大臣而谋曰:“蚤救孰与晚救?”成侯曰:“不如勿救。”田忌曰:“弗救则韩且折而入于魏,不如蚤救之。”孙膑曰:“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且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必东面而于齐矣。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受重利而得尊名也。”王曰:“善。”乃阴许韩使而遣之。韩因恃齐,五战不胜,而东委国于齐。

孙膑真正结局,孙膑跟庞涓最后各自的结局(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