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虞姬死前说出真相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2-11-27 13:45:50

通过这样的运作,在项羽的脑海里,就形成了一个刘邦可能是一个威胁,但威胁并不像范增说得那么夸张,他只是所有诸侯中的一路而已,像这样对我有威胁的人多了去了,你排老几?

根据这样的判断,那项羽的策略就好分析了。

项羽的策略分析是自己的选择是*或者不*,对应着刘邦的是反或者不反。

如果项羽选择*,只是去掉一个并不怎么严重的威胁,而且*了之后,会对自己的信誉有影响,因为先入关中者为王是以前签了协议的,自己同意的。而且自己的统帅之位是*了反秦吉祥物楚怀王安排的大将宋义才得到的。原本自己的形象就有些影响了,如果再*一个刘邦,那自己的威信肯定更受影响,会不会在其他诸侯中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发倒羽风波,比如魏豹、英布会怎么想?

那如果不*,可能会留下一个隐患,将来可能会反我。但我会留下一个好名声。而且就算刘邦将来反我,我后面也有能力对付他。我还能给他穿小鞋,比如以后把他打发到边远山区汉中。

建立在自己能够控制刘邦的基础上,项羽其实就是找到了自己最优策略,就是不*。

如果*,不过是去掉了一个小隐患,却要担上恶名。这不是最优的策略。

不*刘邦,刘邦不反,那当然是大团圆结局,皆大欢喜。就算刘邦反,也反不出自己的掌心。

所以,刘邦能够从厕所尿遁,不是樊哙生吃了两块生牛肉。在万人敌项羽面前,樊哙实在差了两个位面,刘邦能走,主要原因还是项羽认为放走刘邦,就是他的绝对优势策略。

好了,这就是今天拆的第一节课。

再总结一下,博弈中,首先找自己的绝对优势策略,然后执行最优策略,如果没有,则找绝对劣势策略,如果有绝对劣势策略,则回避这个策略,第三个,寻找对方的最优策略,如果对方有,则按照对方的最优策略来决定自己的策略。

你看时间还是用了十多分钟,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去看看耶鲁大学的原视频。

明天我们拆第二节课:换位思考。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