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十三胤祥与四哥胤禛(雍正)的命运,都在康熙四十七年发生转变。《清史稿》记载,康熙四十七年五月,康熙携诸子出塞,此间太子胤礽举止不谨,遭父厌弃,康熙斥其“失兄长之德,无忠爱君父之念”,遂决意废黜胤礽东宫之位,着臣公令选贤能嗣位。在这场轩然大波中,大阿哥胤禔与“侠王”老十三胤祥,都受到波及,老十三胤祥被圈禁。在真实历史上,老十三确实无心觊觎储位,故而被圈禁的时间并不长,仅从康熙四十七年到四十八年前后1年的时间,遂被康熙开释。但对于老十三来说,真正的磨砺才刚刚开始。
被开释之后的胤祥,虽获自由,却失去了父亲康熙的信任,他连续10年随从护驾的生涯被终止,名位一落千丈。倔强的胤祥在挫折抑制中备受煎熬,他心灰意冷身体每况愈下,越发的消瘦。康熙四十九年一整年,胤祥都在病中,但他不愿父亲因此可怜他,竟然选择隐而不治。《八旗通志》明确记载,康熙五十年,十三阿哥骑马到康熙行宫问安,竟出现“坠马”,但仍“咬牙强自抑按”,康熙这才察觉昔日跃马如飞的胤祥,已得重病,于是派御医诊治。彼时胤祥的腿部生满“骨疮”,其状“白泡、流水脓”,虽然此后受父及四哥胤禛的关照,得到精心调养,但终康熙病卒雍正继大位,胤祥的身体却并有多少好转。
雍正初年大行整饬,正当用人之际,兄弟中推心置腹且行事谨慎能堪大任者,唯有胤祥,故而雍正也只能启用病中的胤祥出来办差。胤祥深知和硕怡亲王的份量,遂义不容辞为雍正奔忙。截止雍正八年,胤祥一手掌理户部、参赞西北军机、督直隶营田水利等等,甚至雍正选陵墓都要胤祥亲自跑一趟才放心。托付之重而披肝沥胆夙夜用心,这令胤祥的身体很快吃不消,雍正二年,雍正就曾在发给年羹尧的折子中提及“更觉怡王瘦弱”,雍正四年胤祥支撑不住大病一场,卧床4个月才得起身下地,又马不停蹄的赶往各处办差。
雍正七年,胤祥的身体已经非常糟糕了,以防万一雍正不得不派御医随时随地跟着。彼时老十三胤祥正督办营田事务,在秋冬的大风严寒天气里,一趟趟的跋山涉水,为了节省时间他每天忙到晚上,才能坐下吃顿饭,如此几个月下去,胤祥的身体彻底垮掉,抱憾病故,令人慨叹不已。胤祥壮年早逝,与过度劳累有关,但归根结底还是他早年间落下的顽疾,究竟是什么病,竟然十余年不能痊愈?清史学者细究内务府密档、御医脉案发现,胤祥所患的病症堪称有清一代的“绝症”,除了胤祥,胤祥嫡亲子弘暾因得此症19岁早逝,五阿哥永琪因此症24岁早逝。
这即是“鹤膝风”,鹤膝风也称为骨疮,多因寒气、湿冷入里而发,初期筋骨疼痛皮肉红肿,痛起来往往彻夜不止,坐立屈伸不得。严重后,腿部才会出现溃疮,且膝关节愈发肿大,而腿骨变细腿部肌肉亦慢慢消退,由于这种骨病是深入骨髓的,故而很难得到彻底根除,再者清代时期的阿哥中多有此病,也被视为是遗传症。由此可见老十三胤祥在雍正未继大位时,已经有长达十年的时间备受此病折磨,至少康熙五十年,他已经出现坠马的情况,身体情况很差。如果按照正常情况,胤祥久病不愈,雍正应该施以厚禄,让十三弟在府中颐养,以求延年。
但就老十三负病而出,为四哥支撑台面来看,彼时雍正可用之人确实寥寥无几。老十三病故后,雍正“肝摧肠绝”,忆往日时时悲呼“朕弟”,事实上能得雍正如此看重,依靠的并非仅仅是手足之情。胤祥为人非常谨慎,对待雍正亦是如此。细究史料我们发现,无论雍正赏赐金银、名爵抑或墓地,胤祥的第一反应都是婉拒,超出祖制的更是坚决推迟不受,可见他为人处事谨小慎微。
胤祥从不自视过高、不习奢靡,如此才成全了兄弟之情。相反看同时期的年羹尧、隆科多,此二人虽不是雍正手足,却也都沾亲带故,但最终获罪无一善终,胤祥在他们的下场里,更加窥见了修持自身的重要,谨言慎行兢兢业业,才成为雍正念念不忘的贤王。
回看历史!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