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古称中原,简称“豫”。在古代历史上,河南因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所以得名。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今河南省一带作为兵家必争之地,不仅诞生了黄忠、魏延、邓艾、典韦等诸多猛将,也是一个谋士辈出之地。其中,以下五位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就出自今河南省一带。
一、郭嘉
首先,郭嘉出自颍川郡阳翟县,位于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一带。郭嘉少年时已有远见,见汉末天下将会大乱,弱冠(二十岁)后便隐居,秘密结交英杰,不与世俗交往,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他。
东汉末年,郭嘉一开始来到冀州,成为袁绍的部下。当然,在袁绍集团得不到重用后,郭嘉随即转投曹操,并得到了后者的欣赏。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在征讨张绣时吃到败仗,袁绍写信羞辱。曹操正担心自己不具备与袁绍抗衡的能力之时,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他一连举出十条理由,以证明“公有十胜,绍有十败。”郭嘉的分析很具说服力,不但振作了曹军将士的斗志,更助曹操拟定了远期和近期的作战目标。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果然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了强大的袁绍。建安七年(202年),官渡之战失败的袁绍病逝,曹操进攻他的两个儿子,连战连捷。曹军诸将都想乘胜攻破二袁,可就在此时,先前力主北进的郭嘉却力排众议,独进奇策,建议退兵。曹操采纳郭嘉的计策后,袁绍的几个儿子立即互相争斗,这为曹操各个击破提供了机会。
不过,到了公元207年,郭嘉就病逝了,时年38岁。对于曹操集团来说,郭嘉的英年早逝堪称巨大的损失。
二、荀彧
和郭嘉一样,荀彧也出自颍川郡。并且,荀彧也是因为得不到袁绍的重用,所以转投当时实力相对弱小的曹操。初平三年(192年),曹操领兖州牧,后为镇东将军。荀彧则以司马身份随其征战。
在荀彧等顶级谋士的辅佐下,曹操消灭了袁绍、袁术、吕布等众多诸侯。不过,荀彧在立场上偏向于汉室,所以他反对曹操进位魏公。公元212年,在曹操的逼迫下,荀彧忧虑去世。对此,也有观点认为荀彧是被迫服毒自尽。不过,不管怎么样,荀彧都没有获得善终的结局。
三、荀攸
荀攸是荀彧的侄子,自然也出自颍川郡。建安三年(198年),荀攸随曹操征讨张绣。荀攸看出当时的形势对曹操很不利,曹操没听劝告,出兵对张绣作战,刘表果然发兵相救,曹军失利。曹操对荀攸说:“没有听先生的话才会这样。”于是设下奇兵再次和张绣、刘表联军大战,大破之。
同年,曹操自宛城征讨吕布,到了下邳,吕布败退,固守城池,曹操进攻,没有拿下,连续作战,士兵疲惫,曹操想收兵撤退。荀攸与郭嘉都主张要一鼓作气,不能给吕布喘息之机。于是,曹操随即引沂水、泗水灌进城去,攻破了下邳,生擒吕布。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中,荀攸力劝曹操奔袭乌巢,又力劝曹洪接纳张郃、高览,也即立下了大功。到了公元214年,荀攸跟随曹操征讨东吴,并在这一年病逝。相对于擅长战略规划的荀彧,荀攸经常提出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这促使他也深得曹操的器重。
四、司马懿
司马懿出自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位于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一带。司马懿的高祖父司马钧为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曾祖父司马量为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太守,祖父司马儁为颍川(今河南省禹州市)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
东汉末年,司马懿一开始拒绝跟随曹操。但是,公元208年,曹操放出狠话后,司马懿不得不前往。因为帮助曹丕获得了魏国太子的宝座,司马懿获得了巨大的回报。公元226年,曹丕临终之际,指定司马懿、陈群、曹真、曹休为托孤大臣。
魏明帝曹叡即位后,司马懿参加抵挡诸葛亮北伐的战役,逐渐掌握了曹魏兵权。到了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诛*了曹爽,改变了曹魏历史的走向。公元251年,司马懿病逝,而他的孙子司马炎最终取代曹魏,建立了西晋王朝。
五、徐庶
最后,和郭嘉等人一样,徐庶也来自颍川郡。东汉末年,刘备来到荆州后,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不过,徐庶辅佐刘备的时间不长,因为母亲被曹操俘获,徐庶不得已离开刘备,来到了曹魏集团。等到曹丕称帝后,徐庶担任了右中郎将、御史中丞等官职,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职。至于徐庶最终的结局,则缺乏相关的史料记载,也即属于下落不明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