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为什么会众叛亲离,李存勖悲惨下场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3-02-09 12:51:22


李存勖为什么会众叛亲离,李存勖悲惨下场(1)

后唐王朝

天佑二十年(923年)四月,晋王李存勖在魏州称帝,是为唐庄宗,沿用“唐”为国号,史称“后唐”。李存勖追赠父祖三代为皇帝,与唐高祖、唐太宗、唐懿宗、唐昭宗并列为七庙,以显示自己是大唐王朝合法的继承者。

李存勖之所以定国号为“唐”,一方面,他虽是沙陀人,但他父亲李克用却早被唐朝列入了宗籍,法理上就是唐王室正宗的成员了;而且唐昭宗知道自己无力再复兴大唐,就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年少的李存勖身上,他曾经拍着时年11岁李存勖的肩膀说,这孩子长大后必能成为一代栋梁,希望他能忠孝唐室。唐昭宗的这一表态,向天下人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即李克用父子也可作为大唐帝国的正统传人。

另一方面,当年朱温篡唐很不得人心,民心还是向着唐王朝的,李克用父子正是打着匡扶唐王室的旗号,才捞取到了足够的政治资本,使得晋国可与朱梁王朝争霸。现在,晋王李存勖要得到天下了,要是立即抛弃大唐这杆旗帜,不利于他维护统治。

因此,继续沿用“唐”国号,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李存勖灭梁、建立“后唐”王朝,出兵灭前蜀,收荆南,平楚削吴,定吴越、闽、南汉,天下人都心甘情愿复归大唐,四海归心。后唐,也成了五代十国时期疆域最大的中原王朝,“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

李存勖意气风发地进入汴梁,此时的他,与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是何其的相似,王莽篡汉,天下人都以为刘氏已亡,但没想到出来一个位面之子刘秀,让汉室死而复生,国祚又延续了近二百年。而近三百年的大唐王朝被朱温篡夺,但时人对唐朝还有很深的感情,希望李存勖能复兴大唐。是的,李存勖做到了,在他的努力下,天下又复归统一。当大家都在期待大唐帝国完美中兴的时候,老天又跟他们开了一个玩笑,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发生了啥事,李存勖却突然兵败身亡了,大唐中兴的脚步声也戛然而止。

李存勖的两个监护人

李存勖之所以会兵败,只因他有严重的性格缺陷,过于感性化,特征就是心智不成熟,有强烈的父爱需求,身边必须要有个家长式的大臣时刻看着他。而李存勖之所以能成功,恰恰是身边有这样的人,而且还是两个,一个是太监总管张承业,另一个是河东第一名将周德威。

张承业原是唐朝宫内的小太监,朱温为了避免宦官乱政,下令诛*所有的太监,而晋王李克用却用一个罪犯顶替了张承业,保住了他一条小命。或许是这个原因,张承业对李克用父子感恩戴德,忠心耿耿。李克用也知道张承业忠诚可靠,临死前把李存勖叫来,留着眼泪托孤于张承业,“以亚子(李存勖)累公等”。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张承业是一个合格的托孤大臣,他比李存勖大了足足40岁,这完全是父子间的年龄差。他没有儿子,于是就把自己所有的感情都倾注于这位新主子身上。

在灭梁的十年战争中,都是张承业帮李存勖打理河东内部事务,“军国之事皆委承业,承业亦尽心不懈,凡所以蓄积金粟,收市兵马,劝课农桑,而成庄宗之业者,承业之功为多”。确保了李存勖在政治上无后顾之忧,经济上又保证了足够的军饷,才能顺利灭掉朱梁王朝。

周德威,早年就跟随李克用南征北战,“为人勇而多智”,是当时公认的第一河东名将。李克用死后,河东政治局势一片混乱,李存勖即位,根基并不稳。恰恰是周德威率军从前线回到太原,承认李存勖的政治地位,为河东的政治稳定立有首功。他更在之后的三垂岗之战和柏乡之战中,帮助李存勖打赢了这两场生死攸关的大仗。

张承业内主政治,周德威外主军事,俩人一文一武,内外配合辅佐李存勖,等于就是两个监护人。而李存勖心智不成熟,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有能人辅佐并监督他。但是,李存勖却天生具有叛逆的性格,是一个不喜欢被人管教的野孩子,虽然表面上他很尊重这两人,但内心还是比较排斥的。比如,李存勖为了与弟兄们赌博,竟然想让张承业从国库里出钱,不过这遭到了张承业的强烈反对,两人为此差点翻脸;李存勖称帝,张承业强烈反对,以死相劝,结果活活被李存勖气死了。

周德威之死,也同样与李存勖的一意孤行有关系。当年,李存勖初入江湖,在军事方面还能听得进周德威的建议,但随着他连胜朱温、朱友贞父子,个人威望达到顶点,渐渐地生有骄横之心;他自恃军事天才,一味逞英雄,根本听不进周德威的意见。在胡柳坡之战中,在还未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李存勖下令强行进攻梁军,反对无效的周德威硬着头皮上战场,结果父子战死,李存勖也只能嚎哭着说“丧吾良将,是吾罪也”。

李存勖为什么会众叛亲离,李存勖悲惨下场(2)

人但凡取得一定的成绩后,都会生有骄横之心,这就是人性;但如果时不时有人提醒他,或许还可以迷途知返。但张承业和周德威的死,对李存勖来说,犹如齐桓公失去管仲、苻坚失去王猛一样。政治与军事上失去了监护人,李存勖立即开启了花样作死之路,肆无忌惮地挥霍自己的人生。

作死之一:与部下争功

李存勖与梁作战十余年,每战确实都是身先士卒,但这也只算是一个合格的、冲锋陷阵的将军,算不上一个运筹帷幄的帅才。或许是这样,事后他都把战功全揽在自己身上,完全忽视河东其他大将的功劳,如周德威、李嗣源、李存信等。

荆南节度使高季兴曾去洛阳拜见李存勖,回来后对天下人说,新皇帝刚刚得到河南,便举掌对功臣道:“吾于十指上得天下”。灭亡梁朝岂是他一个人的功劳,新皇帝如此骄横,功臣无不寒心。高季兴断言李存勖“荒于酒色,皇帝当不了多久”。

作死之二:纵容恶妻乱政

人常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站着一个贤惠的女人,贤妻对于男人事业的成功至关重要。但如果是恶妻,则会轻易毁掉丈夫辛苦创建的事业,而刘皇后就是这样一个恶妻。

刘皇后原是李存勖母亲刘太后的侍女,出身卑微,但她美貌且有艺术天分,吹拉弹唱,样样都会。自古英雄爱美人,李存勖就这样掉进了桃花运陷阱。刘皇后虽有美貌,但人品极差,性格自私。当李存勖取得天下后,刘皇后的生父找上门,希望父女相认,但刘皇后不愿意与穷爹相认,谎称父亲早死了,派人把父亲一顿乱棍轰走了。

皇后如此人品,做事自然是毫无底线了,为了满足自己那份贪欲,要求各地朝贡分成两份,一份是给皇帝李存勖的,另一份是给刘皇后的。

同光三年(925年),中原大地发生严重水灾,百姓流离失所,甚至军人也死伤惨重,而此时的李存勖照样是一边横征暴敛,一边躺在刘皇后的温柔乡里。如果刘皇后是一个贤惠的女人,能劝老公体谅百姓疾苦,李存勖或许不至于一条道走到黑,但刘皇后不但不劝谏老公,反而怂恿李存勖享受人生。从这一点说,朱温就比李存勖幸运一些,至少嫡妻张夫人去世之前,朱温是不敢乱搞的。

李存勖不怕得罪天下百姓,只因他手中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但是,如果他得罪了军队,那就是自断后路。当军队迟迟拿不到粮饷的时候,大臣就劝李存勖给将士们发工资,但这却遭到了刘皇后的反对,她说“吾夫妇得天下,虽因武功,盖亦有天命。命既在天,人如我何!”我们夫妇的天下是上天给的,跟这些当兵的人有什么关系。

后来,大臣们与皇帝商量,建议让后宫拿出一些钱犒赏三军;刘皇后知道这件事后,怒气冲冲地将自己的私人物品丢在李存勖面前,生气地说:“地方的进贡早花完了,只剩下这点钱,你们都拿去!”大臣们哪敢说话,吓得赶紧告退了。

李存勖宠爱刘皇后,本身并没有错,但让一个女人干政,不惜得罪他在乱世赖以生存的军队,其后果可想而知。当军队哗变,李存勖再想给将士们发钱,但为时已晚。从某种意义上说,李存勖死于女人之手,并不为过。

作死之三:宠信宦官

李存勖百战灭梁,时人都觉得他强于朱温,但朱温有一点远胜于李存勖,那就是对宦官的态度。众所周知,唐朝的灭亡,与宦官乱政有很大关系,从唐宪宗开始,宦官集团废立皇帝如同家常便饭。朱温意识到不铲除宦官生存的土壤,朝廷政局就不稳,于是,朱温与大唐宰相崔胤联手,几乎*光了所有的太监,

也不是说宦官都不是好人,但只有极个别好,如张承业,大多数宦官在后唐王朝起的作用都是负面的。据《旧五代史》记载,李存勖经常被太监引诱要像唐朝皇帝一样享受女人,于是,他立刻“于诸道采择宫人,不择良贱,内之宫掖”。宦官奉命到全国各地搜罗美女充实后宫,竟然一次性掠走妇女三千人,甚至连魏州军营士兵的家属也难以幸免。

折腾天下女人还没完,宦官们又唆使李存勖大兴土木,说“今大内楼观,不及旧时长安卿相之家”,陛下的宫殿,还不如之前长安城中大臣们的府邸豪华。这句话深深刺激了李存勖,他再也不管民间疾苦,说自己“富有天下,岂不能办一楼?”随即大盖宫殿,劳民伤财。

李存勖宠信宦官,折腾百姓,只要把将士们喂饱了,至少军队不会造反,但他偏偏让宦官们参与军政,这无形中就动了地方军阀们的奶酪。李存勖为了监控手握重兵的节度使,极为愚蠢地设立了藩镇监军制度,而充当监军者,自然就是那帮肆意妄为的宦官们。

宦官们仗着皇帝的信任,“陵忽主帅,怙势争权”,对藩镇们颐指气使,完全不把地方长官放在眼里,争权夺利,这使得“藩镇皆愤怒”,内心对李存勖极度不满。而掌权的宦官们,自然就会排挤忠臣良将,枢密使郭崇韬向来反对宦官乱政,这引起了宦官集团的嫉恨。李存勖却听信宦官的谗言,除掉了灭梁、灭蜀第一功臣郭崇韬,自毁长城。

李存勖为什么会众叛亲离,李存勖悲惨下场(3)

李存勖

作死之四:为伶人得罪军队

李存勖不但宠信宦官,还给唱戏的伶人加官进爵,把立有赫赫战功的将士们晾在了一旁。他不顾军队的强烈反对,坚决封戏子陈俊和储德源为刺史。

一州刺史下辖数县,地位仅次于节度使,未有大军功者是当不上刺史的。许多跟随李存勖南征北战的将士,都没机会当上刺史,而两个寸功未立的伶人,竟然可以当上刺史。

消息一传出,整个军队哗然,反对声一片,纷纷嚷着要找皇帝讨个说法,好在郭崇韬的劝说下,将士们才作罢,但对李存勖的忠诚度下降了一大截。

当李嗣源被李存勖逼反之后,后唐将士纷纷倒戈投奔到李嗣源麾下,李存勖却四面楚国、众叛亲离。

同光四年(926年),伶人郭从谦发动兵变,打进了皇宫,唐庄宗李存勖在混乱中被乱箭射死,死后还被点火焚尸,悲惨至极。

总结:李存勖本有机会成为第二个“光武帝”而名垂千古,但他却作死,鱼肉百姓,“徇色禽之荒乐”,纵容“伶人乱政”、皇后“牝鸡司晨”;吝啬财物,激军队之愤怨,仅用三年时间,硬生生地将一副绝世好牌打成了烂牌。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