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丨杨喜平
湖南省平江县县城东南16公里的小田村,有一座杜甫墓。据统计全国各地有杜甫墓8座,1984年国家文物局主编的《中国名胜词典》中,平江杜甫墓被认定为全国唯一真墓。 一代诗圣杜甫,那个“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伟大诗人,竟然埋骨于偏僻的平江?真的难以令人置信!人们感叹唏嘘之余,往往禁不住心存疑惑:杜甫并非湖南人,平江偏僻多山交通不便,这怎么可能?不会弄错?
且看平江杜甫墓展室“千古名胜、诗圣遗阡”的介绍:公元768年,杜甫携妻儿乘船入洞庭湖,漂泊湖湘,舟居于潭州(长沙)。770年4月,湖南兵马使臧玠举兵为乱,杜甫半夜于大火中离开长沙,朔湘江而上欲往郴州投靠舅氏崔伟。船至耒阳方田驿,遇大水不能前行,半旬不得食物,幸耒阳聂令送予牛肉白酒。杜甫调转船头返长沙租赁江阁,暮秋入洞庭欲归故里。因重疾缠身、费用已尽,只得转入汨罗江往昌江县(今平江,县令是杜甫好友)求医。不幸病逝于中县坪(昌江县治)寓所,葬于小田。其子宗武、孙嗣业留下守墓。杜氏一脉自此代代相传。
杜甫的诗歌号称“诗史”即用诗歌记录的历史,其流传下来的1400多首诗歌,以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忠实地纪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大唐由盛而衰的历史。杜甫在湖湘度过的两年多时间,写了大约100篇诗歌,对照这些诗篇仔细研读考究,大致可以划出杜甫在湖湘停留的人生轨迹。唐大历五年即公元770年,是杜甫人生的最后一年。通过杜甫诗篇,还原这一年杜甫漂泊的路线图,对于探寻弄清杜甫的人生归宿非常重要。
前述平江杜甫墓展室“千古名胜、诗圣遗阡”的介绍,从首句直到“暮秋入洞庭欲归故里”这句,一般人都没有太多的争议。因为,杜甫这年夏天自耒阳驾船掉头以后,秋冬之际即北返故乡。见《登舟将适汉阳》,诗云:“春宅弃汝去,秋帆催客归”;《长沙送李十一》,诗云:“与子避地西康州,洞庭相逢十二秋”;《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诗云:“北归冲雨雪,谁怜敝貂裘”等诗篇,都是明显的证据。
但从“只得转入汨罗江往昌江县求医”这句开始的叙述,社会各界争议颇大。究其重要原因,是从杜甫诗篇,包括绝笔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承湖南亲友》字里行间,读不到关于昌江县或者昌江县有什么亲友的蛛丝马迹。是啊,对于“此生哪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十韵》)的杜甫来说,念念不忘的是要北归,好不容易走到了洞庭湖,怎么会跑到现代人看来是穷乡僻壤的平江县(古代昌江县)去呢?
让我们来到1246年前的那个冬天,看浩瀚洞庭湖上那一叶扁舟。饥寒交迫的杜甫一家人蜷缩一起,归乡心切,然而北风潇潇长路漫漫。积劳成疾的家庭顶梁柱杜甫,这时又风疾大发作。往前走是岳州、往后走是潭州(长沙),两地该求援该投靠的亲友都一一拜访了,洞庭湖上的风浪颠簸,度日如年,端的是进亦忧退亦忧。“附近有没有一个地方风雨没有那么大、食物有人周济、可以休养疗病度过寒冬的?”这恐怕是一家之主的杜甫焦急考虑的问题。彷徨犹豫之后,在屈子祠边的汨罗江出口,杜甫决定溯江而上去昌江县城。
昌江县即今天的平江县。春秋时属楚附庸罗子国。秦设置罗县。汉末将罗县东部划为汉昌县,三国时改名吴昌县。唐神龙三年(公元707年)析湘阴县东境置昌江县,为岳州的五个属县之一;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为避庄宗祖父李国昌讳,以县治周围地势平坦,江水至此平静无波,改称平江县。古昌江县城在哪?明清历代《平江县志》载:平江县唐称昌江,唐天宝元年(742年)至唐元和四年(809年),昌江县县治在中县坪,隶属岳阳郡。
平江境内群山叠翠,气候宜人,海拔1600米的天岳山(幕阜山)雄踞其北、连云山峻拔于南。自然环境幽雅,古代水运却比较便利。碧澄清澈的汨罗江,从湘赣交界的黄龙山发源,自东向西贯穿平江全境,逶迤253公里汇入洞庭湖。
史载唐天宝十四年(755),曾任检校工部尚书的徐安贞,因避安史之乱,从江西修水登临汨罗江源头的黄龙山。在拜谒黄龙寺祖师超慧禅师时,徐安贞表示归隐之意。超慧禅师向徐极力推荐当时昌江县的山水形胜,促成徐安贞下定决心,流寓昌江,隐居回台寺(今平江县三墩乡徐家坊)。与此同时,陆续有侍郎刘光谦隐居长庆寺,白琪隐居白水寺,陈常甫隐居惠果寺,陆善经隐居芭蕉寺,李安甫隐居九峰寺。史称“六相隐平江”。
唐天宝年间有如此之多的名相大臣逃避战乱从江西过来隐居昌江,最终“六相”都安葬在汨罗江的青山绿水间。那么十多年后,杜甫走投无路,溯汨罗江而上,其实也就不足为怪。或许,杜甫与徐安贞等人同朝为官本有交往,并对“六相隐居昌江”有所耳闻。在暂时无法回归故里的情况下,不论昌江县城是否有亲友可投,洞庭湖上的饥寒病交集的杜甫,都会选择溯江而上休养生息,碰碰运气,再待来年。
唐代昌江县县治所在的中县坪还能找得到吗?平江县志记载,中县坪离杜甫墓地小田天井湖约十里路。古代主要交通载体是江河,主要交通工具是船,所以须向河流方向去找。当地民间传说杜甫遗体是从芦河的铁匠墈上岸再运到墓地的,那么顺着天井湖附近的芦河,就应该能够找到中县坪。顺芦河而下约4里,豁然开朗,汨罗*在眼前。顺着汨罗江再往平江县城关镇方向走五六里,江水在车载地图上弯了一个大圈,将大约三四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围了起来。中县坪应该就在这里吧?然而这方土地虽然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人口密集,今天却难以找到半点唐代县城的痕迹。不过,只要有心,就能发现这块土地当中居然有个村叫做“中县村”。这就够了!1200多年前的昌江县,有什么理由不选择这块东、南、西三面环水的膏腴之地建县城?在那个主要依靠水运的时代,三面环水、水路上抵湘赣交界的黄龙山、下至洞庭湖通江达海的中县坪,真的是交通便利、县治选择的好地方。可以百分之百断定,这块包含今天中县村在内的三面环水的地方,就是公元742年始建、809年搬迁的唐代昌江县县治所在。
遥想1246年前的公元770年冬,杜甫决计赶往昌江县,途中“风疾”病情愈重,自知病将不起、生命难延,只得“舟中伏枕书怀”,写下绝笔诗“三十六韵”来“奉承湖南亲友”。《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承湖南亲友》既是对颠沛流离生活的总结,又是自挽诗。奉承湖南亲友的目的可能是以诗歌代讣告来托孤托葬。从屈子祠到中县坪,途中有不少名胜古迹,譬如长乐镇和时丰坪。梁武帝大通二年(528年)划罗县东部新建岳阳县、岳阳郡,县治、郡治都设在长乐和时丰坪,直至隋开皇九年(589年)岳阳改为湘阴县、撤岳阳郡。明代《永乐大典》引《古罗志》称汨罗一带南宋有“杜公亭”,相传是杜甫系舟下船之处。对于汨罗江沿岸长乐和时丰坪之类地方,照理杜甫会下船上岸登临拜谒、留下诗作,然而没有,这不能说是杜甫没有经过,只能证明杜甫进入汨罗江以后已经病入膏肓、卧床不起。这是一件憾事,后人不必过多疑惑。话说那时一叶扁舟一路逆水而上,估计行近昌江县治中县坪的时候,杜甫已经是奄奄一息。可怜时年17岁的杜宗武,到达昌江县城,人生地疏,只得孤身一人手捧父亲《风疾舟中》翰墨,告别母亲,下船上岸,前往县衙求救。
昌江县令现在不知何许人也,但他肯定是非常仗义的,即算不是县令,杜宗武也肯定在昌江县遇到了恩人。如果杜宗武没有遇到几位恩人,杜甫后代不可能在平江繁衍生息。没有他们的帮助,杜宗武不可能找到小田村天井湖暂时安放杜甫遗体;没有他们的帮助,杜宗武母子孤儿寡母无依无靠缺衣少食不能生存;没有他们的帮助,杜宗武、杜嗣业怎能做到遵从唐代丧葬制度,为父亲守制27个月,三年不远行?没有他们的帮助,杜宗武不可能在昌江结婚落籍、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可惜杜甫先生不能再生,不然这千古之谜,尽可从他诗中找到谜底。
此后四十三年,杜宗武去世,杜甫之孙、杜宗武之子杜嗣业,为完成先人遗愿,千方百计想把杜甫的灵柩归葬故里。杜嗣业最后一次满怀希望的就是江陵之行。那一年,34岁的著名诗人元稹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元稹非常推崇杜甫诗歌。杜嗣业赶赴江陵,向元稹倾诉了“迁葬子美之柩”的夙愿和难处,请求元稹资助并作墓志铭。然而当时战火纷飞时局混乱,加上千里迢迢山高水远,祖父杜甫及祖母、父亲至少三具遗骸落叶归根需要巨额资金,杜嗣业在四处求援收效甚微的情况下,只能痛苦地打消启柩“归附偃师”的念头。于是杜嗣业将原来筹措的归葬资金,为祖父、祖母、父亲重修了一座一室两耳的连体砖墓,让老人家真正“入土为安”。
杜甫葬于湖南平江。最早的记载见于元稹受杜嗣业委托撰写的《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其中写道:"(杜甫)扁舟下荆楚间,竟以寓卒,旅殡岳阳。"又有同治《平江县志》称:"甫自蜀归病,卒于潭岳之交,宗武(杜甫之子)扶其榇旅殡岳阳四十余年。平(江)为岳属县,南小田有甫墓,盖权厝冢也。宗武护榇流寓久,卒于平,子孙家焉。"
宋人吕大防《杜工部年谱》载:“大历五年庚戊。是岁,杜甫年五十九。春在潭州,四月避乱入衡州,至耒阳。盛夏回棹,秋至潭州,沿湘而下。冬卒于潭州岳州间舟中。作《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等诗。”
明天启三年(1623)的《杜氏家谱》,印证了杜甫葬于平江的说法:“子美公由左拾遗授职员外郎,晚游湖南,卒于潭岳之间,旅殡岳阳。所生二子,长宗文公早逝,次宗武公病难归葬,嘱其子嗣业公归葬偃师,又因干戈扰攘未果。爰葬平江,卜居是邑,以祭守其墓。”平江杜氏,便从杜甫的儿子宗武、孙子嗣业一脉世代繁衍,至今已达60余代。最初在小田的聚居地今称杜家洞。
到了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春天,有一位名叫陈垲的参政驻节平江,他翻阅县志,得知平江杜姓人家,藏有杜甫为左拾遗、其后裔杜邦杰为承节郎的诰敕,即来到杜富家中,求得一见。见子美敕为唐至德二载(757)所授,邦杰敕为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所授。陈垲“阅之而悠然起敬慕之情”,遂在《跋杜氏诰敕》中作了详细记述。陈垲询问这两件诰敕的来历,知为杜氏传家至宝。可惜此物清末民初在杜甫后裔杜端生家里不慎遗失。
清嘉庆年间,长沙举人陈宏亮与好友、平江名士彭作梅来到平江小田凭吊杜甫墓,两人以诗酬唱。陈诗入县志,彭诗存嘉庆十八年(1813)刻印的自选诗集《剑啸草》。两人和唱诗作曾一同刊立杜甫墓旁。陈宏亮《昌江访杜少陵墓》诗四首,现录其中之一:
故乡回首洛城东,晚岁潇湘遇益穷。
车驾更无黄阁老,干戈惟有白头翁。
楚天云水伤心处,秦地关河泪眼中。
万古昌江一抔土,只今犹是作飘蓬。
清同治十二年(1873)九月,李元度、张岳龄与平江知县麻维绪等人,相约同访小田杜甫墓,商议修墓立祠事宜。此后,李元度针对新旧唐书对杜甫墓葬的讹说误传,写了一篇史料确凿的《杜工部墓考》。张岳龄亦将其在任甘肃布政使回乡途中,专程至陕西、河南实地考证考察情况写成《杜工部墓辨》。两人的杜甫墓考辨,第一次系统地考证了平江杜甫墓的真实无疑。杜甫“旅殡岳阳”,正是平江县南三十里小田杜甫墓的由来。岳阳地区别无杜墓遗迹,在小田无疑。四十三年之后杜家曾想迁葬回乡,大历、元和间干戈梗道,未能归葬,也是意中之事。且河南的偃师、巩县均不能确指杜墓所在,更无杜甫后裔。而平江小田有杜家洞,杜甫后裔犹藏有拾遗诰,这不正是信而有征么?
光绪九年(1883)初冬,杜甫墓祠的大修得以实施。施工严格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分步进行。张岳龄、李元度等人一鼓作气,光绪十年(1884)重修杜子祠庙,包括飨堂、门栋、官厅、僧舍及浣花草堂。十一年(1885)又在官厅后坡新建“铁瓶诗社”,作为诗人聚会之所。杜墓修整完工,张岳龄、李元度与乡绅文士四十五人联名,呈禀请祀杜甫墓冢。平江知县李宗莲具文,奏请抚督藩宪批准。批文称:“经本县亲自勘查,山向遗址,均多符合,益徵真确”,“墓为公之孙嗣业所筑,谱据昭然。”“从此次修建之后,古异说均不足惑。”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2005年9月22日,平江杜甫墓修缮竣工典礼暨“杜甫诗歌与时代精神”国际学术研讨会隆重举行,平江杜甫墓祠正式对外开放。开幕式上,来自平江及外地的杜甫第五十六至六十世裔孙共一百余人,举行了传统的祭祖仪式。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原中组部常务副部长、时年八十八岁的平江籍老干部李锐,专程从北京到会主持杜甫铜像揭幕,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李锐评价说:“杜甫他是一个爱国爱民、忧国忧民的伟大的政治家,不管受什么打击,从来不变。他是一个伟大的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各种体裁都继承和发展,古风、律诗、乐府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共一千四百多首诗,流浪中写一千多首,把民间的疾苦都用诗歌表达出来,被称为‘诗史’。从做人讲,他不在其位,仍谋其政,具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
家乡隆重纪念杜甫,作为诗人的李锐,一首七言绝句一挥而就:
百虑忧心多国事,一生痛爱在黎元。
难收热泪湖湘地,幸伴诗魂幕阜山(李锐)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陆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授权:0731-84329818苏女士。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编: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