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90岁藩王,如果明朝撑到1911年会怎样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3-04-03 17:23:10

明武宗画像

​当然,请赐的次数多了皇帝也烦,所以有时候会不给,如正德三年十二月,朱幼㙾连续两次上疏求书,第一次给侄子辽山王朱诠釴求书时,明武宗大方的给了;可轮到为其子宿迁王朱诠鎀求取《御制盘龙诗》时,直接以“不与”打发了。

身为贤王在不犯事的前提下,自然还要学会拍马屁及适当的为皇帝分忧,以搞好关系。天顺六年(1462年)二月,朱幼㙾与受封洛阳的伊简王朱颙炔上疏朝廷,称今年是圣上复位六周年,他们想赴京进行朝贺。进入正统朝之后,此前经常会出现亲王进京觐见已成绝响,因此被明英宗一口回绝。可他并不气馁。

天顺七年闰七月,明英宗下旨恢复明宣宗原配、废后胡善祥的后位,并上尊谥恭让章皇后。朱幼㙾得到消息,再次上疏朝廷,称意欲带着清源王朱幼㘧等七人赴京朝贺,再次被明英宗复书阻止。这等行为看似做无用功,实则给皇帝留下了一个好印象。

由于藩王实权被剥夺,王府官员工作相当轻松,成为养老的好地方,因此很多王府官年过七十都“犹不引退”,导致资源严重浪费。是故朱幼㙾上疏朝廷,提请以官职论年岁,各品级王府官达到一定年岁,给予“加秩致仕”。这一建议得到朝廷的一致好评,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闰四月开始施行。

对朝廷而言,朱幼㙾平时就是一好好先生,可当事情触及藩王所剩不多的职权时,他也会据理力争。弘治十八年(1505年)正月,沈藩稷山王府典仗郑瑀上奏朝廷,称沈府长史等官员受赂。对此,朱幼㙾直接上疏抗辩,援引《皇明祖训》“凡王国文武官犯法,王能依律剖断者,听”条,要求将只涉及王国内部的案件交由王府自行处置。同时请求朝廷下旨让各王府的属官,自今以后每逢朔望,皆到王府听取他的戒饬,以便让他们学会“奉公守法,勉尽忠义”。朝廷对这两件事给出了不同的意见。

都察院覆奏谓:‘《祖训》所言,大率酌量事宜,便于处分。​若事​体重大者,一概听王剖断,恐非祖宗本意。其欲令各郡王官属朔望听候戒饬,是乃规戒臣下美意,宜从所请。’从之。”(《明孝宗实录》)

与皇帝高祖同辈的藩王

由于出身关系,沈藩只是藩王中的普通一员,无法跟秦藩这个地位特殊的大明第一亲藩相比,何况朱幼㙾仅比当朝皇帝英宗朱祁镇高出一辈,宗室中还有还有辈分更高的藩王,比如天顺六年与其有志一同上疏的伊简王朱颙炔,就比他高了一辈。因此在天顺年间,朱幼㙾可谓是人微言轻。

明朝90岁藩王,如果明朝撑到1911年会怎样(5)

明宪宗画像

可靠着强悍的待机能力,在此后近60年间,北京紫禁城内奉天殿上的宝座主人一换再换,朱幼㙾这个沈王却始终安坐如仪,辈分自然水涨船高。

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十六,明英宗朱祁镇驾崩。随即皇太子朱见濡即位,改明年为成化,是为明宪宗。新帝登基,照例要普天同庆,赏赐一下藩王是题中应有之义。这么多藩王,赏赐当然要分出不同档次来,被用来作为划分档次的标准为:辈分。同一档次的各王在诏书中出现的次序,基本按照明太祖诸子的伦序及嫡庶来。明宪宗即位时,朱幼㙾作为新皇的叔祖自然在第一档,可沈藩伦序靠后,因此在第一档中排序靠后。

戊戌……上以初即位,赐亲王白金、文绮。鲁王、辽王、庆王、肃王、唐王、郑王、襄王、宁王、周王、沈王、伊王、岷世子各白金三百两,纻丝罗十五表,里纱十五疋,锦三​疋​,钞二万贯。”(《明宪宗实录》)

成化二十三年(1464年)八月二十二,宪宗朱见深驾崩。九月初六,皇太子朱祐樘继位,诏次年改元弘治,是为明孝宗。明孝宗同样以即位大庆,赏赐藩王白金文绮。这一次朱​幼​㙾晋升为新皇的曾叔祖,当然位列第一档,且排名极其靠前,仅次于同辈的宁王朱奠培和唐王朱芝址。唐王朱桱是明太祖二十三子,照例应当位列朱幼㙾之后,如此排名唯一的可能便是嫡庶之分,唐王一系两代嗣王都是嫡子出生,而沈藩的第二代沈康王是庶子。

随着宁王朱奠培和唐王朱芝址的去世,朱幼㙾成为了弘治朝藩王中唯一一个曾叔祖辈,虽然辈分没涨,可排序升到最高。弘治五年三月,册立皇太子,向藩王通报此事,并给予赏赐时,《实录》中出现的王号唯有沈王,其余诸王被“沈王等二十三王”所涵盖了。​

明朝90岁藩王,如果明朝撑到1911年会怎样(6)

明孝宗画像

​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初七,明孝宗朱祐樘驾崩。随即,皇太子朱厚照继位,诏次年改元正德,是为明武宗。新皇登基,依然普天同庆,再次给予藩王赏赐。这一次实录对受赏的藩王及赏赐等第、数额都没有记载,唯一可知的是得到赏赐的沈王,依然是朱幼㙾。

俗话说幺房出长辈,明太祖子嗣众多,年龄相差巨大,是故活到正德朝曾孙并不止朱幼㙾一人。比如辽藩的长阳王朱豪㙷同样是太祖曾孙,只可惜他老爹庶人朱贵烚不争气,不断作死把辽王之位给作没了,致使他与辽王之位失之交臂,费尽千辛万苦才得以续封长阳王。总而言之,正德初年虽然还有多位太祖曾孙在世,可列爵亲王的仅有朱幼㙾一人。早已故去的明宣宗也是太祖曾孙,换而言之朱幼㙾是明宣宗的堂弟,明武宗的高叔祖,这就厉害了,也让他成为宗室中的顶级存在,享受的待遇,与天顺朝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正德五年(1510年)四月,庆藩安化王朱寘鐇在宁夏(今宁夏银川)举兵谋反。虽然这场叛乱很快被游击将军仇钺以戏剧性的方式平定,可性质与景泰年间的广通王朱徽煠之乱截然不同,这是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八十余年后,明王朝爆发的又一次由宗王亲自领导的叛乱。

更重要的是此次叛乱,给了雄心勃勃想要再现永乐、宣德盛况的明武宗一记闷棍。正德初年,刘瑾在明武宗的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激起文官集团的强烈不满,双方一直在斗法。此次文官集团认定是刘瑾擅改祖宗成法才导致了这场叛乱,因此要求处死刘瑾以谢天下。说实话这场叛乱与刘瑾有着莫大关系,是他所用非人,才激起了宁夏军士的激愤。因此明武宗百口莫辩,被迫用处死刘瑾,废除改革措施的办法来平息众怒。​

明朝90岁藩王,如果明朝撑到1911年会怎样(7)

刘瑾剧照

​是以他对朱寘鐇恨得牙痒痒。然而《皇明祖训》这部被特意强调为“一字不可改易”的明宗室最高法典,惩处犯罪宗室的调律为“虽有大罪,亦不加刑;重则降为庶人,轻则当因来朝面谕其非。或遣官谕以祸福,使之自新”。也就是说按照常理,即便明武宗再怎么对朱寘鐇恨之入骨,都无法将他明正法典,最多只能学自家高祖暗搓搓​的​处死汉王以这种手段来泄愤。

这不是他想要的。好在这条祖训前面有“亲王”这个限定词,而朱寘鐇是郡王,让他有了变通的余地,更好在祖训中还真有一条可以让他变通的内容。

皇亲国戚有犯,在嗣君自决。除谋逆不赦外,​其馀​所犯,轻者与在京诸亲会议,重者与在外诸王及在京诸亲会议,皆取自上裁。”(《皇明祖训·首章》)

这条祖训虽然针对的对象是皇亲国戚,宗室自然是皇帝的亲属,所以非亲王的朱寘鐇正可以适用这一条吗!如今他犯了谋逆大罪,自然应当让诸王们都议一议,你看朕多开明。若是宗亲们一致认为他应当去死,那朕也只能顺应他们的呼声,可怪不得朕。

丙申,沈王幼㙾、秦王惟焯等各议奏:‘寘鐇罪恶,宜并其子孙肆诸市,以谢祖宗。’奏至,复下法司会多官详议,乃请执寘鐇赴文华门外亲鞫之。是日,上御文华殿,皇亲、公侯、驸马、伯、府部大臣,及六科十三道以次跪奏曰:‘寘鐇大逆不道,宜如诸王议割恩正法。’上曰:‘寘鐇图危社稷,得罪祖宗,既天下诸王及群臣皆欲正法。论出于公,朕不敢赦,但念宗支,令自尽,焚弃其尸以示戒。其子孙台溍等五人,仍置西内严禁之。’”(《明武宗实录》)

此时有二十多家藩王存世,却只列出沈王和秦王,并且将朱幼㙾置于有“大明第一亲藩”之称的秦王朱惟焯(秦愍王朱樉刘石孙,与明武宗同辈)之上,可见其在宗室中的地位。

巧的是,安化王之乱平定后不久,就爆发了刘六刘七大起义。这场由成语“流里流气”两大主角领衔的农民起义,共历时两年,转战南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湖广等地,一度逼近京畿,迫使京师九门戒严。远在山西的沈王朱幼㙾,也被卷入其中。​

明朝90岁藩王,如果明朝撑到1911年会怎样(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