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会有倒履相迎,从哪里看出曹操胸怀大志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3-04-14 04:58:11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真正奠定曹操的地位的一战是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之前,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还是有很多的地方军阀没把曹操真正放在心上,所以经常出现袁术、吕布、刘备等人趁曹操不备就打一下秋风的情况。

而且,当时真正实力雄厚的不是曹操,而是占据冀、青、并、幽四洲,拥有四世三公高贵血统的老国企袁绍。

且看双方出兵的实力就可以看出来。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未,“袁绍大怒,遂起冀、青、幽、并等处人马七十余万,复来攻取许昌”,第三十回始,“曹操起军七万,前往迎敌,留荀彧守许都。”双方实力达到了十比一的悬殊。

按照常理,袁绍就是用人堆也堆死了曹操,但结果却是成就了曹操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实现蛇吞象,一下成长为当时最大最强的民办企业之一。

官渡之战中,不管是之前郭奉孝的十胜十败理论,还是曹操问计荀彧,真正改变局面的事件却是许攸的跳槽。

正是因为许攸跳槽,曹操倒履相迎,然后曹操又用许攸的乌巢劫粮之计,令得官渡一战,袁绍一败涂地。

随后,在曹操攻占冀州之时,许攸又献决漳河淹之的计谋,攻克冀州。

可以说,曹操能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顺利攻占冀州,许攸的功劳不可抹*。但是为什么这样一个功臣,最后却被同为曹操手下之臣,也就是现在说的同事的许褚给一刀*了呢?

说到底,还是许攸不懂得职场的生存之道。

曹操为何会有倒履相迎,从哪里看出曹操胸怀大志(1)

无可否认,许攸绝对是有才之人,否则也不至于令曹操倒履相迎,要知道,当时曹操手下有郭奉孝、贾诩、程昱、荀攸、荀彧等天下名士。但为什么许攸在袁绍手下却显得名不见经传?书中提到袁绍手下重要的谋臣是田丰、沮授、审配、郭图等人,从来没有提过许攸。为何?因为许攸不懂得做人,不知道怎么混职场,不会搞同志关系,所以无人提携,因此就难在“人才济济”的袁绍处冒头。

原来在袁绍处,这样一个老国企里,不会做人,最多大家不搭理你,不跟你玩,让你一个人自娱自乐,所以许攸就像一个在国企里混了几十年的基层老员工,渴望被领导提拔,却总找不到机会。

好不容易逮到一次机会吧,却因为自己侄子的事情,被袁绍给否决了。没办法,在下定决心(原想自*)的情况下, 狠狠心,抛弃了袁绍的国企铁饭碗,跳槽到民办的曹氏集团。

在一切只看业绩,不问出身的曹氏集团中,许攸果然立下了汗马功劳,取得骄人成绩。

成绩是值得骄傲,可许攸不该的是,人也跟着骄傲起来了。

这一点其实不能怪许攸,一个在老国企中压抑了几十年郁郁不得志的基层员工,一下立下了改变企业命运的大功劳,自然会有一点飘飘然,恨不得告诉全世界:瞧,这个成绩是老子干下来的,了不起吧?

所以许攸指着曹操说:瞧,阿满同学,要不是我,你的企业哪能拓展到这儿,到冀州来办公啊?

曹操作为大BOSS,虽然心中不悦,但为了照顾全局,而且许攸确实立功了,不能寒了有功之人的心,只好一笑而过。

但是曹操手下其他也立下功劳的人就不满了,要不是我们在前线冲锋陷阵,抛头颅洒热血,光靠你躲在后面出谋划策没人执行,有个鸟用?

所以当许攸对许褚说:没有老子,你们连进出冀州的资格都没有。许褚一怒之下就把许攸给*了。

但凡许攸略微懂一点职场生存之道,这个时候低调一点,谦虚一点,请大伙吃吃饭,说计谋虽然是我出的,但还是靠前线兄弟们的高力度执行,群策群力,才能取得这么好的效果,所以功劳应该大家一起领,特别是大老板曹操,更是胸怀广阔,广开言路,善谋善断,更是曹氏集团所有员工的福气……

相信这样,许攸也不至于惨死了。

三国乱世,战死沙场君自豪,可许攸的死法,却大大的不值。曹操这么一个善于作秀,用大哭来表达的人,却一点泪也没有为许攸洒,甚至连个惩罚都没有,仅仅八个字:深责许褚,厚葬许攸

诚为可惜!

————分割线——

欢迎关注,公众*六六新语

微信ID:liuliuxinyu0307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