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emmm……这明明是贺知章的诗句嘛。嗯,有小学文化的宝宝都能做出判断了。贺知章(约659~744年)状元出身,是个闻名当世的大文化人,当的也都是文化官员,一直做到秘书监。天宝三载(是的,就是张小敬拯救长安那年),80多岁的贺知章告老致仕(退休),唐玄宗写诗相赠,太子率百官饯行,一时传为佳话。他回到浙江老家,一边养老一边修道,可能道行还浅,当年就去世了。语文课上提到贺知章,都说他是诗人。其实唐代人写诗跟我们现在拍抖音差不多,是一种社会风尚,和尚妓女当诗人的都有不少。写诗是不能当饭吃的,你总得有个正经职业,比如贺知章。
“长漂贵族”——程参剧里的程参痴迷写诗,能敏锐把握好的诗歌题材,难怪后来到了塞外苦寒之地才思泉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代边塞诗的扛鼎之作。作者岑参(约715~770年)曾祖父是太宗时期的名相岑文本,不过他们这一支逐渐没落,他父亲当过州刺史,死得早,小岑参孤苦伶仃地长大。岑参20岁时就长漂了,一直没混出个模样,直到天宝三载他30岁时,终于中了进士(剧里程参是来长安参加科举的,符合基本史实),人生之门为他开了一条缝。为什么说只有一条缝呢?中进士后,岑参被授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几年后,岑参“去西域找活路”,志愿报效边疆,投入安西节度使高仙芝账下。他一生两度出塞,一边从军一边写诗,和高适一起成为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人物,合称“岑高”。50岁以后,岑参当了嘉州刺史。嘉州是今天的四川乐山一带,当时乐山大佛正在开凿,他应该见过盛况。不过当时四川地区陷入战乱,估计他没心情去游山玩水。三年后罢官,回北方不成,最后病死成都,死前仿屈原《招魂》作《招北客文》,给自己致了个悼词。
“花房大爷”——林九郎剧中右相林九郎喜欢养花,大冬天的给名花异草蒸桑拿,整个一花房大爷。不过他更爱的还是权力。第21集中,林九郎对吉温说了这么一番话:这简直是要搞君主立宪,成立责任内阁啊。话说得这么漂亮,实际还是为了自己的权势,用口蜜腹剑来形容最贴切。历史上,这个成语就是出自林九郎的原型李林甫。李林甫(683~753年)是李唐宗室,曾祖父李叔良是唐高祖李渊的堂兄弟,被封为长平王。到李林甫这一代,支系太远,王爷没的当了,也能从皇帝、太子身边一步步干起来,直到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当了中书令。皇帝确实曾想把政事都委托给李林甫,但遭到反对,没有实行。这也是《长安十二时辰》的一大背景。李林甫当了近20年宰相,大权独揽,蔽塞言路,排斥贤才,表面上尽是好话,暗地里总是害人,人们就说李林甫是“口蜜腹剑”。他喜欢提携胡人官员,因为胡人多数是军官,而且文化水平不高,不会威胁到他的地位。胡人确实没威胁到他,他大力提拔的安禄山等胡人却差点把大唐亡了。
“跑窟王子”——伊斯小说里交代,景寺执事伊斯是波斯王之后,在西域长大,那里佛窟众多,他没事就在石窟间跑来跳去,自称为——跑窟。唐朝确实有一位叫伊斯的景教徒,不知道是哪人,只知道从印度来的中国。安史之乱时,他是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的重要参谋人员,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同朔方节度副使、试殿中监,赐紫袈裟。这么个重要的人物,在正史里面没有任何记载,只存在于一块唐德宗建中年间刻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伊斯给景教捐了好多钱,这块碑也是他投资刻立的。根据《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说法,唐贞观九年,传教士阿罗本带着经书来到长安,三年后,唐太宗答应了他传教的请求,在义宁坊建造大秦寺(就是剧里伊斯当执事、右刹藏身的那座庙)。此后各地陆续建了不少景教寺庙,被称为“十字寺”(北京房山车厂村就有一个十字寺遗址,还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呢)。唐玄宗天宝三载,曾有17个景教僧人被召到兴庆宫讲福音,不过里面没有伊斯。
稳居幕后的圣人7月29日的剧集里,圣人,也就是皇帝就会出场。不用卖关子,大家都知道他是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685~762年)是武则天的孙子,“六位帝皇丸”唐睿宗李旦(父亲、母亲、哥哥、侄儿、自己、儿子都是皇帝)之子。李隆基年轻时消灭大娘韦后,把亲爹推上皇位,后来又消灭姑姑太平公主,把自己推上皇位。他本来谥号玄宗,到清代为了避康熙皇帝玄烨的讳,一般称唐明皇。开元年间,李隆基励精图治,勤于政事,任用姚崇、宋璟等贤臣,很有作为,大唐迎来了最强盛的“开元盛世”。到了天宝年间,他志得意满,没了当年的进取心,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宠幸杨贵妃,挥霍无度。在边境地区,他把军政、民政都委任给节度使。安禄山先后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势力越来越大,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大唐从巅峰急速滑落。天宝十五载(756年)潼关被安禄山叛军攻陷后,李隆基带着杨贵妃跑路。禁军在马嵬坡发动兵变,他忍痛*了贵妃,一路跑到成都,太子李亨则北上灵武即位,他成了太上皇。第二年长安光复,李隆基返回长安,在儿子眼皮底下跟小媳妇一样,度过了生命的最后5年。762年5月3日,李隆基在太极宫病逝,只比儿子唐肃宗早死了不到俩礼拜。李隆基是个文艺男,从小好音律,喜欢杂戏。后世戏班里戏箱是吃饭的家伙,再大的角儿不许坐上去,只有丑角可以,因为据说李隆基喜欢演丑角。
“享受扒灰”——严羽幻新剧集里和圣人一起登场的严羽幻——杨贵妃。杨玉环(719~756年)出身小官僚家庭,“天生丽质难自弃”,歌舞俱佳,虚岁16时嫁给了小他1岁的寿王李瑁,婚后过得很甜蜜。大约过了5年,杨玉环被大她34岁的老公公李隆基看中。皇帝扒灰,谁敢不让扒,杨玉环被迫出家当了道姑,道号太真,于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天宝四载(745年),皇帝给寿王又娶了个媳妇,随即把他前妻册封为贵妃,老公公正式成了老公。李隆基和杨玉环都是艺术家,皇帝作曲,贵妃起舞,《霓裳羽衣曲》陶醉了长安人的耳朵,霓裳羽衣舞晃瞎了满朝的眼睛。贵妃想吃荔枝,皇帝就让快马从南方运来(不一定是广东了,当时全球升温,四川应该也有出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贵妃醉酒很美,贵妃出浴也很美。现在到陕西临潼华清池,还能看看杨贵妃洗澡的地方,可以脑补“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情形。贵妃获罪而死的父亲被追封为太尉、国公,几个姐姐被封为国夫人,堂兄杨国忠在李林甫死后成为新的奸相。杨玉环一定是很活泼很善解人意,滋润了皇帝早已开始干枯的身心,才得到无以复加的宠幸。幸福总是短暂的,杨玉环当了10年贵妃后,“渔阳鼙鼓动地来”,扒灰的跟享受扒灰的仓皇跑路。马嵬坡之变,杨国忠被*后,禁军围住皇帝,要求赐死贵妃。“君王掩面救不得”,从此阴阳两隔。剧中的严羽幻是大美女徐璐演的,想必非常惊艳。不过大家都知道环肥燕瘦,徐璐美则美矣,就是太瘦了,不大符合盛唐审美和角色人设。1993年,中央电视台播过电视剧《唐明皇》,里面演杨贵妃的林芳兵使劲增肥,最终达到了肥而不腻的效果,甚好。
“宦官大将”——郭利仕剧里郭利仕位居骠骑大将军,可能有人奇怪,一个宦官当什么大将军!其实他的原型高力士就是个宦官大将军。高力士(684~762年)本姓冯,少年阉割,和另一个相同命运的少年被起名金刚、力士,入宫后被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就改姓高了。高力士青年时就开始侍奉李隆基,被引为心腹,在历次政治斗争中出力很大,一路高升。天宝十四载(755年),高力士任正三品内侍监,第二年随李隆基跑路到成都,封爵齐国公,回长安后因护驾有功,封为开府仪同三司,成为有职无权的从一品高官。从高力士开始,唐朝的宦官权势越来越大,甚至皇帝废立也由他们说了算。高力士一生对李隆基忠心耿耿,李隆基回报以无限信任。他曾说过:“力士当上,我寝则稳。”他还参与朝政,四方进奏的文表先过他的手,小事就自己决断了。群臣争相攀附,李林甫、杨国忠都要走他的门路。这么个权倾朝野的人,除了皇帝谁敢随便指使,你说李白让人家脱靴子,开玩笑,当个故事看看得了。这么一个不完整的男人,有了那么大的权势,贪婪是一定的。高力士的住处极尽奢华,没有工具也娶了漂亮老婆。他捐资建的和尚庙、道士庙也是殿宇精致,比朝廷建的都好。李隆基死时,高力士并不在身边,他之前已经被陷害流放南方了。听说太上皇死讯后,他向北大哭,吐血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