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所策划的每一场战争或战役几乎都是经典之作。他参与制定的作战方案,让德军几乎兵不血刃的侵占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他策划的“白色计划”,让波兰38天亡国;而“曼施坦因计划”更是让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战败投降。
当然,他的战略远见还在于他不赞同入侵波兰,他认为没有这个“缓冲区”将直接面对苏联,德军将不得不面对两线作战;同时,他认为入侵法国,希特勒盲目自信的不按计划行事,放跑了30多万英法联军,成为后来盟军反攻欧洲大陆的有生力量,是导致德国战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被誉为“装甲兵之父”的古德里安,虽然谈不上是个全面的战略家,但是对坦克等装甲装备在未来战场的运用还是有着独特的战略预见。当然,这也是希特勒最看重他的一方面,让他负责坦克的生产、监制,并负责装甲兵的训练。
他参与了除了非洲战场外的所有战争,并亲自上阵指挥,将闪击战术演绎的眼花缭乱,防不胜防,充分发挥了坦克在进攻战役的作用。他以不到6天的时间横贯法国400公里,创造了战争史上最快的进攻速度。
反观隆美尔就没有这样的战略的意识。按照希特勒的部署,在非洲只是遏制英国抄其后路,避免“软腹部”遭到进攻,从而影响在东线入侵苏联的计划。但是,求胜心切的隆美尔怎能领会其中的道理,愣是将一个次要战场打成了主要战场。
导致东线作战的时间延后了一个月,德军没能在寒冬来临前解决苏联问题。虽然他是一名优秀的战术家,但也反映出其缺乏战略思维的真实写照。因此,希特勒也明白“好钢要用到刀刃上”,自然不会派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去非洲。
另外,他们的资历和统御力也是决定因素。隆美尔在一战中就是一位战斗英雄,战后担任军校教官,编写了一部《步兵攻击》,深受希特勒的赏识,安排在自己的身边。但与另外二位长期在国防军服役相比,隆美尔显然在军界的资历和威望要差了许多。
二战爆发前,古德里安已是中将军长,曼施坦因更是南方集团军总部的中将参谋长,而隆美尔只是在最高统帅部担任上校警卫队队长,并没有参与入侵波兰的战役。这在十分讲究资历的军队中,他已是被“边缘化”的军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