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澄也是个狠角色,他能官至翰林学士,就说明他很会揣测圣意,朱允炆的这个问题,并不是真的在咨询他的意见,只是需要他一个肯定答复而已。
于是黄子澄回答:“汉朝七国叛乱,让朝代灭亡了,诸王手中各有重兵,一旦发生叛乱,恐怕无法抵抗。”
这句话可谓说到了朱允炆的心坎里了,随后朱允炆开始了削藩政策。
作为一个皇帝来讲,为了防止打草惊蛇,第一个要下手的必定是实力最强的藩王,也就是当时朱标去世时呼声最高的朱棣。
然而,黄子澄上奏折给朱允炆表示:“齐王、周王、湘王等人早就有了不法行为,师出有名,而周王又是与朱棣一母同胞的兄弟,是朱棣的左右手,先削周王,也等于断了朱棣的臂膀。”
就这样,朱允炆一个接一个地将自己的叔叔们夺权流放,把朝堂上搞得人心惶惶,他的这一行为,也开始引起了朱棣的不满,直到朱棣也被流放后,这彻底让他爆发了。
如果我们站在朱棣的角度看,就能明白朱棣为什么会委屈了:
你朱允炆已经当上了皇帝,这样还不知足,竟然连守在边境的王爷们最后一点生路也不给,我常年为朝征战,凭什么最后要得到这种结局呢?
建文元年,朱棣带着自己早就准备好的兵马,打着“清君侧”的名义,一声令下就攻进了南京城。
虽然朱棣进城之初只有10万的兵力,与南京城的常备军差了好几倍,但是朱棣常年领兵在外,他不但有出色领兵征战的能力,在军中还有很高的威望,这绝不是“柔弱书生般”的朱允炆可比的。
这场仗一打就是三年,越往后打,朱允炆的短板就渐渐漏了出来,而朱棣的军队也在慢慢壮大,极大地反差导致朱允炆节节败退。
朱允炆立即送了和谈书给了朱棣,想要割地了事,但是被朱棣拒绝了,此时朱棣已经一只脚踏上了皇位,谁还会稀罕那点割地呢?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
朱棣最后攻进皇宫中时,宫墙内起了一场大火,等到大火扑灭,只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的尸体,这些尸体早已烧得焦糊无法辨认,里面到底有没有朱允炆,没有人知道。
这场皇位争夺战随着朱允炆的失败落下了帷幕,其实纵观朱允炆的削藩政策,倘若他不这么急功近利的话,也许朱棣根本就没想篡位。
诸王不被削藩,朱棣就找不到借口起兵,退一万步讲,哪怕朱棣真的早就抱有谋逆之心,倘若他师出无名,他是绝不会妄动的。
等到几年后朱棣找到机会了,朱允炆的位子也差不多坐稳了,总之不管哪一种可能性,只要他不急功近利,他的也许就是另一种结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