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
关汉卿,其名剧《窦娥冤》取材于汉朝时期的一个真实故事。这个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
西汉时候,在东海郡,有一个孝顺的媳妇,奉养婆婆十分恭谨。但是她越恭敬,那老婆婆越是觉得自己是个拖累,于是说:“媳妇奉养我勤劳辛苦。我已经老了,何必吝惜剩下的年月,长久连累年轻人呢?”
就这样老人上吊自*了。但老婆婆的女儿并不知道事情真相,就到官府告状说:“媳妇*死我母亲。”
官府接受了诉状,拘捕了这个孝顺儿媳,酷刑拷打,孝妇受不住酷刑的折磨,被屈打成招。当时有个姓于的狱吏,按照百科辞典的解释,就是旧时没有品级的小公务人员。这个狱吏说:“这个妇人奉养婆婆十多年,因为孝顺,名声传遍四方,必定会*害婆婆。”
关汉卿
于公多次争辩,但他的意见还是没有得到采纳,太守坚持原判。随后孝妇被冤*。
这位于公抱着定案的文书,从官府哭着离开了。
从此以后,东海郡遭大旱灾,三年不下雨。后任太守到职,于公拿来以前的卷宗,对太守说:“孝妇不该死,前任太守冤枉*了他,灾祸应当是从这里来的。”
新任太守立即亲自去祭奠孝妇的坟墓,于是在她的墓上设立标志作为表彰。天上立刻下起雨来,这一年庄稼大丰收。
当地老年人传说,孝妇名叫周青。周青即将被*死时,在车上插着十丈长的竹竿,竹竿上悬挂五色旗帜。她当众立下誓言说:“我周青如果有罪,情愿被*,我的血就会顺着竹竿流下;我周青如果死得冤枉,血就会沿着竹竿倒流上去。”行刑以后,她的血呈青黄色,沿着旗竿倒流上顶端,又顺着旗帜流下来。
此故事记载有两处,一处是《汉书·于定国传》,一处是《列女传·东海孝妇》》。
孝妇冢
这个故事流传很广,到了元朝,大戏剧家关汉卿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了元杂剧《窦娥冤》。虽然剧中有浪漫主义色彩,像六月了下雪,晴天打雷,那不过是一种艺术手法,为了烘托气氛。就像《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样,俩人后来都化为了蝴蝶挣脱了世俗的羁绊,自由飞翔于大千世界。
故事中为民伸冤的那位于公,后来官位升到郡决曹等,但他判案公平,因触犯法网而被于公依法判刑的人,没有因不服而心怀怨恨的。
有一次,这位于公家乡闾里的大门坏了,同乡的父老要一起修理,于公就对他们说:“把里门稍微扩建得高大些,使其能通过四匹马拉的高盖车。我管理诉讼之事积了很多阴德,从未制造过冤案,因此我的子孙必定有兴旺发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