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借代词语1.社稷、轩辕:国家2.汗青:史册3.桑麻:农事4.三尺:法律5.烽火、羽书:军事消息6.投笔:弃文从武7.杏坛:教育界8.鸿鹄:远大志向的人9.请缨:主动请求担当重任10.白丁、布衣:百姓11.股肱:得力的助手12.巾帼:妇女13.须眉:男子14.伛偻、黄发:老人15.高堂:父母16.手足:兄弟17.伉俪:夫妻18.桃李:学生19.同窗:同学20.案牍:文书21.丝竹:音乐22.寸管:毛笔23.杜康:酒24.阡陌:田野25.鱼雁、鸿雁:书信26.红豆:相思和爱情27.桑梓:家乡28.梨园:戏曲班社29.折柳:送别30.婵娟、嫦娥:月亮
【运用】:必背,在古诗、古文中涉及频率极高,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之外,注释译文必须积累的词语。
二、称谓(一)一般称谓
1.称名。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又叫"学名""正名"。除学名外,有的人还有小名、笔名、艺名等。如周树人笔名鲁迅、谢婉莹笔名冰心、评剧演员李再雯艺名"小白玉霜"。名在古代人际交往中,一般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以此表示自己的谦恭和对对方的尊敬。古代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一般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
2.称字。字主要是彰显人的德行,与名互为表里,"字以表德",所以又叫"表字"。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知命"所以能"居住容易";康有为字广厦,意在表达自己要为黑暗下的国人争得一个开明、自由的"广厦"(生存空间)。古人先名而后字,因此取字往往遵循"名字相应"原则,即字与名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如孔子的儿子名鲤字伯鱼、李白字太白。根据《礼记》,男子到了二十岁成人,要结发加冠行冠礼,取字。女子十五岁盘发插笄行笄礼,取字,所以后来女子许嫁为"字""字人";未出嫁的叫"未字",也可叫"待字",现在还用"待字闺中"指还没有出嫁的女子。古代有字者一般都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贵族和文化人,取字大都求之于德高望重的前辈或师长,常用两个字,少用单字。如孔丘字仲尼、司马迁字子长、屈原名平字原。和名相比,字是具有尊重意义的称呼。一般平辈之间相互称字,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称字,当两人说话谈及别人时也称其字,以示相互尊重。
3.称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称号种类繁多,主要包括:
①雅号,主要是一些文人政客寄意为号。雅号多是自取,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②诨号,也叫外号,是根据某人外貌、性情、爱好、德行、经历等特征给他的特定称谓。如"及时雨"宋江、"母夜叉"孙二娘。
③年号,封建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如朱元璋年号"洪武",人称"洪武帝"。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人称"康熙帝"。
④庙号,是皇帝去世以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开国皇帝庙号常用"高祖""太祖",如汉高祖刘邦、宋太祖赵匡胤。
⑤封号,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封赐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因爵位而有号。如诸葛亮一生为蜀国鞠躬尽瘁,因功绩获得封地武乡县,封号"武乡侯"。
⑥谥号,古代王侯将相、著名文士等去世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追加的称号,谥号有褒有贬。如诸葛亮谥号"忠武"、范仲淹谥号"文正"、欧阳修谥号"文忠"都是美谥;周厉王谥号"厉"、隋炀帝谥号"炀"都是恶谥。
⑦法号,从事宗教活动者的称号。如唐代僧人玄奘法号"三藏法师",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鉴真和尚,"鉴真"是其法号。
4.称籍贯以人的籍贯称谓。如孟浩然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柳宗元是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世称"柳河东"。
5.称官名以人的官名称谓。如杜甫曾做过左拾遗,世称"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又称"杜工部"。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
6.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称谓。如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刺史,世称"岑嘉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
【运用】:仔细阅读理解,牢记口诀。称谓:"称名字号籍官地",称号:"雅诨年庙封谥法"。
(二)谦称
1.一般人谦称
①男子谦称,常见诸如: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人,谦称自己见识浅薄;小人,谦称自己人格卑下;不才,谦称自己没有才能;在下,谦称自己处于低下的地位;小可,谦称自己平常、不重要;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含有为对方效力之义。
②女子谦称:妾、奴家。
③老人谦称:老朽、老夫、老身。
2.王侯谦称孤,小国之君;寡人,少德之人;不谷,不善。
3.古代官吏谦称下官、末官、小吏、卑职,谦称自己官职低。
4.读书人谦称小生、晚生、晚学,谦称自己是新学后辈。
5.对自己家人的谦称"家",用于谦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如用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舍"用于谦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如称弟弟舍弟,称妹妹舍妹,称侄子舍侄。用小儿、犬子谦称儿子,用小女谦称女儿,用拙荆、贱内谦称妻子。
【运用】:中国自古就有重礼节的优良传统,谦称可表示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谦虚与尊敬。需准确记忆,不要混淆。
(三)敬称
敬称指为表示对另一方的尊敬所使用的称谓,多用于称呼尊长、对方及其相关的人和事。常见敬称诸如:
1.泛用的敬称阁下、足下、尊驾、贤家等。称同辈友人为仁兄。
2.对帝王的敬称用天子、万岁、圣上、陛下等作为帝王的敬称。如"天子",古人认为政权是受天命建立的,所以敬称帝王为"天子"。
3.对师长的敬称君、子、公、大人、夫子、先生。
4.对对方亲属的敬称。称对方父亲为令尊,对方母亲为令堂,对方兄弟为令兄、令弟、贤弟,对方姐妹为令姐、令妹,对方儿子为令郎、贤郎,对方女儿为令爱、令媛。
5.对老人的敬称。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6.对已逝者的敬称。称谓前加"先"表已逝,用于敬称已逝的尊长。称已逝的帝王为先帝,称已逝的父亲为先考、先父,称已逝的母亲为先妣、先慈,称已逝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先哲,称为已故有功烈的人为先烈。
【运用】:相对于谦称而言。谦辞表示谦卑和自谦,敬辞表示尊重和恭敬。使用谦辞与敬辞时,要注意场合;要注意身份;更要注意对象。考题一般要注意谦词敬词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