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年龄称呼记忆口诀,古代年龄的记忆口诀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3-04-19 12:29:59

(四)特殊称谓

1.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2.不同朋友关系的称谓。贫贱之交:穷困、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金兰之交:像金石般坚固的朋友。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忘年之交:不拘年岁、行辈而结交的朋友。竹马之交:指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忘形之交:不拘形迹、身份的朋友。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交的朋友。八拜之交:指结拜为异性兄弟姐妹的朋友。莫逆之交:心意相投、至好无嫌的朋友。泛泛之交:指交情不深的朋友。

3.年龄的称谓。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垂髫、总角:指幼年。豆蔻之年:女子13岁。舞勺之年:男子13岁。及笄之年:女子15岁。弱冠之年:男子20岁。而立之年:30岁。不惑之年:40岁。知天命之年:50岁。花甲之年:60岁。古稀之年:70岁。耄耋之年:八九十岁。期颐之年:100岁。

【运用】:兄弟排行古书常见,朋友之交今天常用,年龄称谓测试常考。结合实例,注意混淆,准确选择。

古代年龄称呼记忆口诀,古代年龄的记忆口诀(5)

三、纪年法

(一)公元纪年法

目前世界上通用的纪年法是公元纪年法。我国从辛亥革命次年(1912年)起采用公历纪年。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公元纪年。比如今年是公元2020年。

(二)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在王公谥号后面加上他在位的年数纪年,这种纪年法多用于春秋战国时期。如历史上著名的战争——"齐晋鞍之战"发生在鲁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长平之战"发生在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

(三)皇帝年号纪年法

从汉武帝开始,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中的"庆历四年春",庆历是宋仁宗的年号,即公元1044年。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第五个年号。

(四)天干地支纪年法

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简称"干支"。所谓"干支"就是干支,以天为干,以地为枝,也是一种天地阴阳观念的表现。

"天干"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对应,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一组干支代表一年,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循环往复,用于纪年。"甲子年"六十年后才能再出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六十年一甲子。

干支表

01 甲子11 甲戌21 甲申31 甲午41 甲辰51 甲寅

02 乙丑12 乙亥22 乙酉32 乙未42 乙巳52 乙卯

03 丙寅13 丙子23 丙戌33 丙申43 丙午53 丙辰

04 丁卯14 丁丑24 丁亥34 丁酉44 丁未54 丁巳

05 戊辰15 戊寅25 戊子35 戊戌45 戊申55 戊午

06 己巳16 己卯26 己丑36 己亥46 己酉56 己未

07 庚午17 庚辰27 庚寅37 庚子47 庚戌57 庚申

08 辛未18 辛巳28 辛卯38 辛丑48 辛亥58 辛酉

09 壬申19 壬午29 壬辰39 壬寅49 壬子59 壬戌

10 癸酉20 癸未30 癸巳40 癸卯50 癸丑60 癸亥

干支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对应数字: 4、 5、 6、 7、 8、 9、 0、 1、 2、 3。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对应数字:4、 5、 6、 7、 8、 9、 10、 11、 0、1、 2、 3。

换算方法:先找天干,公元纪年的尾数对应天干,比如,2020年尾数是0,天干就是庚。再求地支,由于地支是12个,所以用公元纪年除以12,余数去对应地支,比如, 2020÷12,商是168,余数是4,4对应的地支就是子。所以公元2020年换算成干支纪年就是庚子年。

(五)生肖纪年

十二生肖是中国及东亚地区一些民族用来代表年份的十二种动物。是由十一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即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组成。生肖纪年是我国民间推行的一种与干支密切相关的纪年方法,用十二生肖和地支对应,作为年名。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如果知道干支,就可以推算出生肖。如今年的干支是庚子,所以2020年是鼠年。

【运用】:纪年法在史书中变化万千,必须了解,否则影响断句和翻译。干支纪年法要会换算,生肖纪年法要注意写字正确,会一一对应。

古代年龄称呼记忆口诀,古代年龄的记忆口诀(6)

四、时辰

(一)时辰的划分

时辰是中国传统计时单位。古代劳动人民最初描述时间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十二时辰是古代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的。汉代之前,这些称谓多有不同,直到汉代太初年间,中国实行了《太初历》才基本定型定名。

古人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与十二地支对应,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古人还根据十二生肖动物的出没时间与十二个时辰对应。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二)十二时辰相对应的现代时间唐代以后,十二时辰与现代时间的对应固定下来。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三)五更对应的现代时间古时以漏刻计时,从傍晚到次日清晨,分为五个时段。首位及三个节点用鼓打更报时,所以,称为"五更""五鼓"或"五夜"。相当于自午后七时起算,每一时段,为两小时,至清晨五时。19—21点为一更,21—23点为二更,23—1点为三更,1—3点为四更,3—5点为五更。

【运用】:牢记十二时辰相对应的现代时间,子时23—1点;五更对应的现代时间,19—21点为一更,会推算时间,选择时间。

古代年龄称呼记忆口诀,古代年龄的记忆口诀(7)

五、二十四节气

(一)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原产于黄河流域一带,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二十四节气反映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二十四个不同位置,因位置不同,其所反映的气温、物候、雨量变化也不同,古人以此变化来确定他们的名称。西汉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二十四节气"反映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事活动和气候关系,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古人的衣食住行。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还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二十四节气交节时间

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三)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也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这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立夏:夏季的第一个节气,逐渐升温、炎暑将临。农事活动进入夏季繁忙时节了。

小满:天气渐渐由暖变热,并且降水也会逐渐增多,民谚有"小满江河满"的说法。另有解释是指北方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芒种:"芒"指壳实尖端的细毛。这个时节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芒种是一个农事忙碌的节气,民间也称其为"忙种"。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夏至这一天白天最长,黑夜最短。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小暑开始进入伏天。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伏天。

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更浓,天气逐渐由凉转寒。

霜降: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北方开始下雪。

大雪:天气会越来越冷,降雪量增多。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民间便开始"数九"计算寒天了,"数九"是中国民间一种计算寒暖日期的方法。民谚云:"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数九是从冬至逢壬日开始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一般"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所谓"热在三伏,冷在三九"。当数到九个"九天"(九九八十一天)天气就暖和了。

小寒:开始进入冬季最寒冷的时节。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运用】:会背诵《二十四节气歌》,了解每个月2个节气,每个节气含义。曾经考过九九消寒图。补充:九九消寒图起源于中国古代历法(夏历),兴起时期为明代,有文字式、圆圈式、梅花图式的形式。画九就是从冬至这天起,画一枝素梅,枝上画梅花九朵,每朵梅花九个花瓣,共八十一瓣。写九,是清代开始出现的,首先是在宫廷内实行。如常用的九个字是"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连成一句话,还能表现出人们熬冬盼春的急切心情!

古代年龄称呼记忆口诀,古代年龄的记忆口诀(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