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金铁木
【对话】
澎湃新闻:前期筹备时去过哪里做过哪些研究?和以往同类题材相比,《列国》更看重什么?
金铁木:我们去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陵博物院,上海的博物馆、河南的博物院等大部分有战国时期文物遗存的博物馆,当然同样重要的还是要去研究史书。事实上《史记》《战国策》《吕氏春秋》这些书,中国的历史学家已经研究了几千年了,我们最看重的是关于战国最新的研究资料。因为那段历史很多方面都有一些以讹传讹的误区,甚至在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方面、曾经主流的一些观点,后来因有新的考古发现,证明都错了。
澎湃新闻:读这段历史的时候,苏秦这个人是绕不过去的,作为一个伟大的间谍,苏秦的死因还是有很多说法,你心目中的苏秦是什么样子的?
金铁木:从汉代开始,人们对苏秦的认识都是错的,苏秦也被当做一个普通的战国纵横家。易中天老师曾对这些纵横家有一个定位,“不是恶棍就是骗子”,事实上这里边唯一的一个例外就是苏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原楚地确实有了一个关于战国的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这个发现就完全推翻了两千年以来人们对于苏秦的看法。他其实是战国中期的时候一个左右了战国格局的人物。然而最奇怪的是,新的考古发现支撑的这种真实的历史,几乎在文艺作品里都没有得到恰当的反映。你现在去看关于战国的一些非常重要的书,你会发现他们在写苏秦的时候,或者说在写战国中期那段历史的时候,仍然是在延续错误的观念。所以新的历史发现,新的对于战国时期的一些认识,我们必须要通过这个片子表达出来。
澎湃新闻:春秋战国影视剧涉猎得很多,纪录片并不多,不看历史书的人大多也是从影视剧里认识历史,很多历史人物也是被编造得无法“翻身”。
金铁木:你说的特别对!播出后腾讯视频做了一些随机的街访和小测试,这些反馈让我非常震惊。我们的中学历史课本竟然信息如此落后。绝大多数的中国人至少都受过高中历史教育,但他们对春秋战国根本没有印象,他们的信息基本源于影视剧,但影视剧里边绝大多数都有非常严重的问题,基本上是站在现在的视角去编写,可能借了一个历史背景,但它的影响力又很大,于是把观众就带到沟里边去了。
比如《大秦帝国》,虽是正剧,但它是站在秦的角度去讲战国那段历史,作者对秦文化又充满了情感,所以就是扬秦而抑六国。事实上战国七雄各国有各国的文化,七朵花同样灿烂,在影视剧里从来没有特别正确地表达过。我确实有这样一个冲动,本人对战国那个时代充满了兴趣,特别希望能够让观众相对真实地去感受那个时代,去得到相对准确的历史人物。
《风云战国之列国》剧照
澎湃新闻:从人的性格角度去刻画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很接地气容易让观众理解,能否谈谈该片的叙事角度?
金铁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讲一个国家两百多年的命运,难度很大。用今天的视角去看,一个国家的气质和文明,非常重要,独特的文化基因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命运和走向。确实一个国家也可以把他当作一个人来看,这样和观众比较亲近,他会感同身受,所以我把战国史上叫做“华夏文明的童年”,实际上是华夏文明的根基时代,或者说它雕刻了华夏文明的根基。所以我们一个最重要的叙述角度,就是努力发现这个国家的气质,研究他的气质是怎么形成的?国家气质如何影响了他的命运?
澎湃新闻:战国里可以出镜的有很多,有限的长度内如何取舍事件和挑选人物?
金铁木:标准就是看这个故事是不是极大地影响了国家的命运?人物的选择是以王为核心的。我在里边说过一句话,在文明早期的时候是一个部落慢慢地长成了一个国家,部落里边的族长慢慢发展成了君王。选择主要人物的时候,王族是最重要的,选择其他人物的时候,要看那些决定了国家命运的事件这个人物有没有参与?人一生就那么几件事,决定了他一生的面貌,一个国家也一样,可能两百多年最核心的事件,就那么七八件,足以决定他命运的轮廓,最后的结局。
澎湃新闻:所以扮演王的演员都是老戏骨。我也很好奇,纪录片很少会请到这么多重量级的演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流量吗?
金铁木:我在纪录片这个行业里边大概有超过20年的时间了,我很爱这个行业,特别希望它能够健康成长,但面临着挑战,纪录片比较小众,商业化很困难,我一直在探讨纪录片的路能不能再拓得更宽一些?为什么我们需要有才华的演员?因为对于观众来讲,演员毕竟是最重要的号召力,首先这是非常功利性的一种选择,其次正好碰上腾讯视频纪录片方面的负责人朱乐贤,朱乐贤非常有创新精神,也是创作出身,也喜欢创新和探索。确实我们要表述那种影响中国历史的人物,普通演员把握起来会困难一些,经验丰富的一些老演员塑造角色时就会让你更信服。希望让观众像看剧一样去看纪录片。
于荣光饰演赵武灵王
澎湃新闻:片子播出后争论也蛮大的,争论的也是表演的界限,我个人对再现镜头还是抱着不太信任的态度,再现镜头怎么把握其中的分寸?
金铁木:其实区别是纪录片内容不能杜撰虚构,不能根据创作者自己的个人情感去塑造人物,去编造故事。真实性就源自于考古和历史。而有些纪录片形式上非常粗糙,给你伪造一种纪录片的形式,其实核心内容是虚假,所以是不是纪录片,还是要用户自己去判断,对吧?对于表演,我特别希望观众被他们塑造的人物所抓住,为什么?因为他们塑造的人物是历史人物。我觉得《风云战国之列国》的叙事方式,风格是在向司马迁致敬。我们就像孙悟空一样,都逃不脱如来佛的手掌。已经过了2000多年了,我们希望学到了他的一部分。
澎湃新闻:片中融入了哪些新发现的史学观点?
金铁木:比如齐国,事实上齐国和秦国正好是两种文化的对立面。从国民气质、国家制度,文化基因完全都相反。齐国是建立在商业文明的基础上的一个国家。我们一直讲足球是中国人发明的,蹴鞠就是齐人发明的,因为蹴鞠是娱乐是体育。现在我们知道了,只有在一个市场经济、商业文明、高度发达的这样一块土壤上,文学、艺术、娱乐才会繁荣。所以,齐国文化跟我们的现代文明非常接近。此前我们对齐国有非常大的忽视,尤其是齐国的稷下学宫,有150年的历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所以齐国有最朴素的市场经济,最灿烂的学术争鸣,这样一个国家塑造出来的人民的生活很幸福。这些都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对齐国的全新的研究和认识。在两种文明的比较当中,最后会非常感慨,当秦人来攻打齐国的时候,齐人仗都不打,抵抗都不抵抗,城门一打开就投降了。
再举个例子:韩国是战国七雄里最小的一个国家,韩国在早期也有称霸天下的野心,命运令它一步步开始收缩,它才苟且偷生,所以韩国人把中国的权谋文化发展到了极致。影视剧讲宫斗讲权谋,老祖宗在哪儿?在韩国。所以韩国这一集,我们找了一个非常好的演员海一天,他扮演的是申不害,在历史的课本上只是一句话——申不害变法,我们不了解的是,申不害是中国第一个为权谋建立系统理论的人。所以我特别希望观众能够感受到这些东西。
《风云战国之列国》剧照
澎湃新闻:片头为什么那么像美剧《权力的游戏》?
金铁木:其实战国时代和“权游”呈现出来的世界几乎是一样。它运行的逻辑,历史的这种轮廓和质感,当然,主要是我们团队做特效的这些年轻人都是权游粉,我说可以,我们算不上是抄袭,只是借鉴。我们建造了一个微缩的模型,包括色彩、核心的一些动作,都是国家文化和气质象征,我觉得做得很用心,权游粉们表扬、批评甚至嘲笑我们都接受。
澎湃新闻:民族大义、英雄的阳谋才略、命运抗争…是你纪录片里常看到的精神内核,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
金铁木:非常对,还是挺让我感动的,因为我作品的受众女性观众少之又少。我的确喜欢塑造这种大时代当中的英雄,因为年轻的时候对我们中华民族就很自豪,随着岁数慢慢的大了,自己彻底改变了,特别希望抛弃糟粕,我认为文明气质要不断地蜕变,民族或者国家才能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