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当了多少年皇帝,李治儿女一览表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3-04-28 04:23:53

高宗李治将大唐疆域开拓为唐朝历史上最为广阔的版图,在其统治期间,政治清明、吏治良好、成功封禅,但是却为何被史书定为“昏懦之主”,在民间留下“窝囊之名”?李治身上,有很多谜团。他为何以太宗第九子的身份登上皇位,又为何让太宗的才人武则天成为自己的皇后?他到底是怎样一位皇帝?

太宗日渐苍老,皇位的继承人在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争夺日渐激烈。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承乾与高祖七子汉王李元昌、吏部尚书侯君集等谋反未遂。这个只要踏踏实实于现状,本来有希望即位的皇子,最终,却连太子也没办法继续当了。心灰意冷的太宗,废了这个他曾看好,也花了很多工夫栽培的儿子。

李承乾被废以后,太宗不得不考虑下一个太子的人选。为此,他忧心忡忡。玄武门之变,他射出的第一箭让他的哥哥李建成当场毙命。他不愿意看到那一幕在自己的儿子之间上演。于是,很多个日夜皱着眉头苦苦地再三权衡下,他选择了李治。如果让李泰当太子,李承乾和李治都会送命;而李治当太子,以他的性格,却能够让李承乾和李泰平安。

于是,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七日,太宗亲驾承天门,下诏立晋王李治为太子。

李治,小名“雉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唐太宗一共有14个儿子,在李治前面,不仅有太宗的长子李承乾,而且有四子李泰,且他们都是长孙皇后所生的同胞兄长。在古代皇位继承制度的传统当中,嫡长子具有特殊的地位。而李治以第九子的身份,最终被立为皇太子且顺利即位,这在当时看来,的确不容易。

李治当了多少年皇帝,李治儿女一览表(1)

李治能够成为新的皇位继承人,太宗给的理由是因为他的“仁孝”与世不争。

史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李治小时候刚一开始学习《孝经》,太宗就经常提问,考察他学习的情况,李治这样回答父亲:“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君子之事上,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太宗对于李治的回答十分满意,夸奖他说:“要是你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足以事父兄,为臣子矣。”

贞观二十年(646年)三月,太宗亲征高丽的大军返回长安。由于病体虚弱,需要静养,政务暂由太子代理。太宗这次卧病,专门在寝殿侧安置了一处院落,让太子李治居住。李治在父皇的寝宫外陪住了不少时日。也就在这个时候,同样侍奉太宗的才人武则天和李治有了初次的相见,眉目交会之间,两人有了私情。当然这是后话。

在李承乾和李泰为了皇位激烈的争夺中,李治基本完全置身事外。也许是他当时年幼,还没有这个心思,也许也是因为没有这个条件。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治只有16岁,李承乾比李治大9岁,是25岁,李泰比李治大7岁,是23岁。和哥哥们比,李治简直就是儿童,懵懂无知。相对于李治,李承乾和李泰的优势毫无疑问。李承乾是太子,而李泰又深得太宗喜爱。在政治上,李治基本上没有什么优势。不过,这个年龄上的劣势,在宫廷明枪暗箭的政治斗争中,反而成了优势。所谓“大智若愚”,后代就有皇子装疯卖傻,从而蒙骗了所有的政敌,而登上皇位的事例。也因此,没有人会注意到李治隐隐的威胁。

李治当了多少年皇帝,李治儿女一览表(2)

深宫的每一个角落,虽然寂静,然而,谁也不能确切地知道,平静的水面下,涌动着怎样的暗流;谁也不能确切地知道,黑暗中会不会有一支暗箭犀利地射向自己。

在李承乾被废黜以后,魏王李泰就是长子。他有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除了太宗的喜爱,按照宗法制的习惯,立嫡立长,太子之位就非他莫属。

但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有一个坚定的身影站了起来,他斩钉截铁地反对立魏王为太子,那就是长孙无忌。这位嫡系皇子们的亲舅舅,多少年来,为了回避揽权的嫌疑,他在太宗面前一直都表现低调。然而,这一次,他站了出来。

唐太宗没有想到,很多人也没有想到,长孙无忌为何忽然之间变得如此坚定。那些原本为魏王欢呼的人,忽然之间收回了自己的声音。唐太宗看看座下的朝臣,竟然很少有人支持自己。这让唐太宗心头很不安:是不是自己的考虑欠妥?

“为什么要选晋王李治?”太宗问道。但是,没有人表达自己的观点。

长长的沉默之后,长孙无忌开始了他的陈述。他的声音不高,但是有力无比。“晋王仁厚,可以保证兄弟们平安。打天下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他是最佳的守成之主。”长孙无忌无比坚定地说道,他一再强调李治是个“守成之主”。在这种时候,他没有咄咄逼人地说李泰不行,但是却字字击中李泰的要害。李泰逼得哥哥李承乾走投无路,甚至甘愿冒死谋反。长孙无忌没有直接对太宗说:“如果让李泰当未来的皇帝,那么你的其他儿子,就难保平安了。”他没有说,不代表太宗不明白。

长孙无忌的理由,何止击中了魏王李泰的要害,更重要的是击中了太宗的要害。这么多年来,李世民一想到玄武门之变,就不免悲从中来。他始终无法忘记李建成临死那一刹那的眼神。权力的纷争,能泯灭一切良知,什么情感都被它扭曲得没有模样。太宗有些惆怅,有些懊丧,他希望自己所作的选择,能把这样残酷的争斗,像阻挡洪水一样,阻挡在家门之外。

李治当了多少年皇帝,李治儿女一览表(3)

然而,此刻,面对立谁为太子这个问题,他迟疑了,他有些慌乱。虽然当年在玄武门赢得了天下,然而,他怕,他怕这样的悲剧发生在自己儿子们的身上。

其实,毫无疑问,唐太宗确实很喜欢李泰。李泰爱好文学,对士大夫都彬彬有礼,深得许多朝臣的赞赏。李世民因此特命李泰在王府中开设一个文学馆,准许他可以自己招引学士讨论文学。又因为李泰腰粗肚大,允许他乘小轿到朝堂。贞观十二年(638年),有人劝李泰,说古代的贤王皆招引士人,编修书籍,以立说留名。于是李泰奏请太宗同意,开始修纂《括地志》。先后将萧德言颜胤、蒋亚卿、许偃引到府中,共同讨论编写。一时间魏王府文人云集,门庭若市。四年过去了,贞观十六年(642年),终于将此书编修完成李泰特意呈给太宗御览。太宗非常高兴,下诏将《括地志》收藏到秘阁,并且给李泰很多的奖赏。

但是,这个时候,长孙无忌的提醒,让太宗突然清醒地意识到,他对李泰的真心喜爱,是不是助长了李泰的野心?太宗一直在这样问自己:“如果让李泰当太子,自己最担心的问题会不会像噩梦一样发生?”他需要给自己一个坚定的理由,确定玄武门的惨剧不再重演。太宗不想凭长孙无忌等人的猜测就放弃李泰,他私下召来李泰,问他:“如果你当了皇帝,你如何对待自己的兄弟?”李泰说:“如果我真的当了皇帝,退位以后,我会*死自己的儿子,让弟弟李治继承皇位。”李泰的回答让唐太宗很满意,多好啊,为了兄弟的情谊,宁可*掉儿子。太可贵了,太可贵了!

于是,唐太宗底气十足地叫来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然而,褚遂良站出来,只说了一句话就让皇帝沉默了。他只轻轻地问了一句:“请问陛下,人世间,究竟是兄弟亲还是父子亲?”太宗说:“当然是父子亲。”“那么,历史上,有谁掌管大权后,会*儿子而让位给兄弟?”沉默,长长的沉默。没有人说话。太宗先前的底气突然像放气的气球一样消失了。其实,李泰的谎言实在太荒谬了。作为一个父亲,太宗先前的狂喜,只是因为他太想立李泰为太子而已。

李治当了多少年皇帝,李治儿女一览表(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