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49年5月26日,唐太宗李世民去世,6月1日,李治登基为帝,史称唐高宗。
01
李治即位,改年号为“永徽”,永徽这个年号,是长孙无忌为首的辅政大臣拟定的,意味着李世民贞观的延续,以后的治国理念将继续秉承李世民的遗训和治国思想。简单说就是李治要在父亲李世民制定的框架下治理国家。
永徽这个年号取的特别美好,可是李治干出来的几件事却是完全跳出了这个既定框架,还啪啪的打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为首的辅政大臣的脸。
第一件事,李治把李世民的才人武媚娘从感业寺接入宫中,纳为昭仪。如果李世民地下有知,估计会爬出坟墓,大骂儿子不孝。
第二件事,废除了李世民定下的儿媳妇王皇后,立武媚娘为皇后。
第三件事,摧毁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势力。
第四年事,废除太子李忠,立李弘为太子。
02
立了李弘为太子,公元656年,建立西明寺为太子祈福,同时改年号为显庆。
改元,表示李世民的时代彻底结束,属于李治的时代已经来了。
既然自己能当家作主了,李治和武媚娘就要大动干戈,把不顺眼的和有阻碍自己的人该清除的清除,该贬的贬。
第一件事,把李忠和李素节都打发到外地,远远的,先来个眼不见心不烦,李素节是萧淑妃的儿子,曾经也有望问鼎太子之位。
第二件事,褚遂良在被贬之地去世,去除了一大隐患。
第三件事,李治暗示许敬宗以韦季方之案,牵连出长孙无忌谋反案,先是贬去黔州,后又被迫自尽,其他柳奭、韩瑗等关陇集团全部清除出朝廷,自此,李治终于可以自由的掌权了。
第四件事,科举取第,选取寒门子弟进入朝廷,巩固自己的皇权。
第五件事,李治带武媚娘回山西,两个人都算是荣归故里。武媚娘回并州老家炫耀,李治同样的回并州显示自己天子的威势。
第六件事,让李治无可奈何的风疾发作,武媚娘进入朝廷,开始掌权,从此二圣时代开启。
03
本来想大展身手的李治却不想自己患了风疾,本来不信神明的李治,自从得了病也开始相信鬼神,想通过改元来改变自己。
上有所好,下必从之。
武媚娘面前的红人李义府声神蜀地有神龙升天的祥瑞,于是李治于公元661年2月改年号为龙朔。
改元之后,李治马上开始点兵征高句丽,同时百济也开始乱了起来。
就这样,大唐王朝一面征战高句丽,一面平乱百济,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争就此拉开序幕。
百济复国全面爆发,本来已遵皇上旨令撤退的军队,在刘仁轨的一力坚持下,军队重新制订计划,在刘仁轨和刘仁愿两将的领导下,不但反败为胜,而且全面镇压百济叛乱,重新掌管了在济。
随着武媚娘垂帘听政,抓权,培置自己的势力,与李治之间的关系渐行渐远。
李治没有办法对付武媚娘,先拿武媚娘的宠臣李义府开刀,以李义府找道士看相为契机,叛他谋反,然后把他流放儁州,以此折了武媚娘一个臂膀。
下一步,李治密召上官仪写废后诏书,准备废了武媚娘,结果被武媚娘散布在宫中的眼线得知,李治面对武媚娘不敢承认自己废后,而是推到了上官仪身上。
于是废后事件,以诛*上官仪和李治的贴身宦官王伏胜,以武媚娘重新参政为结束。
04
公元664年,李治改元为麟德,希望能带来祥瑞能带来好运,但是带来的是二圣临朝,武媚娘的权利更进一步。
公元665年10月,李治带领群臣去泰山封禅,666年2月,李治终于到达泰山进行封禅,同时,武媚娘作为皇后进行祭祀,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一后。
封禅,是多么大的一个盛典,公元666年,李治改麟德三年为乾封元年,大唐再次东征高句丽。
乾封三年,即公元668年,李治准备筹建明堂,为了尽快考证清楚明堂相关内容,改年号为总章。
总章元年九月,唐军占领平壤,立国长达七百年的高句丽终于覆灭,这场胜利,为李治的帝王生涯添了一笔华丽篇章。
669年12月,曾经支持武媚娘当上皇后,支持李治从长孙无忌手中夺取皇权的李勣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李治失去了一个臂膀。
05
李勣去世后,刘仁轨和许敬宗先后致仕,一下子朝中失去了三位重臣,预示着一个朝代的终结,新的朝代开始。
公元670年,李治改年号为咸亨。
咸亨元年四月,李治任命薛仁贵为帅,征讨吐番。
7月,薛仁贵大败,李治接到消息,怒气交加,头晕眼花更严重了,无奈之余只好更加倚重武媚娘,封武媚娘的亡父武士彟为太原王,母亲为太原王妃,进一步提升武媚娘的地位。
随着武媚娘的政治地位的提升,李治对朝臣的掌控开始变弱。于674年,李治再次改年号为上元。
随着李弘的病情严重,二儿子李贤明显有争夺储君之位的倾向,为了维稳,让三儿子和四儿子不觊觎对储君之位,李治对儿子们的名字和封号进行更改。
改三儿子周王为英王,改四儿子殷王为相王,将李显改名为李哲,四儿子李旭轮改名为李轮,李贤的封号从沛王改为雍王。
公元675年5月25日,太子李弘去世,终年24世岁,半年月后,立22岁的李贤为太子,史称章怀太子,武媚娘与李贤的争权开始。
06
公元676年11月,准备已久的嵩山封禅因为边庭不安被迫推迟,李治改年号为仪凤,饱含着国泰民安吉祥之意。
吉祥没有盼来,内部盼来的是武媚娘和太子李贤你死我活的争斗,外部盼来的是唐军征讨吐番的再次战败。
仪凤这几年,对李治来说,算是内忧外患,于679年,李治再次改年号为调露,依然是一个充满吉祥寓意的年号。并且准备封禅嵩山,结果东突厥暴乱,吐番再次入侵大唐,封禅嵩山再次被迫取消。
调露这个年号非但没有带来吉祥,让李治更头痛的是,公元680年9月,太子李贤谋反,武媚娘的得力干将在东宫查抄出上百件铠甲,太子谋反证据确凿,废李贤为庶人。
李贤被废,立李显为太子。
同年,改年号为永隆。
之后,李治在头疾的折磨下,武媚娘对皇权的越来越强的把控下,李治频频改年号,希望能国泰民安,自己的病能好一点。
681年改年号为开耀,682年改年号为永淳,683年12月27日改年号弘道,改元当日,李治驾崩于洛阳贞观殿,终年56岁。
无论李治的年号改的多么的吉祥如意,依然没有改变武媚娘争权的决心,也没有改变边关的战争,更没有改变人民的生活,更没有改变自己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