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曾在《一个偏见》中说,人在精神上都要有客厅,还要有卧室。
在客厅里,我们自然是要仪表端庄,自信地展现自我;在卧室里,我们就可以随意一些,不用总端着架子。
然而,有一些太把自己当回事的人,精神上只有客厅,没有卧室。
他们去哪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展现自己的风采,始终端着架子。其实,这样的人生注定是场灾难。
刘邦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人。
他是无双的“国士”,是公认的“兵仙”,与张良、萧何并称“汉初三杰”;
但他却没有张良功成身退、萧何自我抹黑的智慧,他始终都端着架子,最终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他就是韩信,一个草根逆袭的典范,一个用兵如神的将军,一个人生路上的踌躇者,一个在劫难逃的可怜人。
韩信的发迹史,可以看作是一场自尊与命运的较量。
他本是一没落贵族,穷困潦倒,不事生产,甚至连母亲去世都没有钱来安葬。
不过为了活下来,他还是自学了一个谋生技能——蹭饭。
他时常“从人寄食饮”,所以别人压根儿瞧不上他,只当他是一个要饭的叫花子。
可韩信与寻常“叫花子”不同,寻常叫花子都是一手持碗,一手持棍,而他却整天背着一把剑。
在韩信看来,自己虽一无所有,却壮志凌云,身后背着的那把剑,就是他自己的远方。
这一天,淮阴街头,韩信背剑行于街上。
这时,一屠户迎面走来,调侃道:“韩信,我见你天天都带着剑,也没见你有何武艺,我看你只不过是一个胆小鬼,虚有其表罢了。”
韩信看了他一眼,无言以对,屠夫见其不答,又讥笑道:“你如果真有胆气,不妨用你的剑*了我,不然就乖乖从我胯下钻过去。”
接下来,历史性的一幕上演了。
韩信就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泰然自若地从屠户的胯下钻了过去。
简直是奇耻大辱啊!
从此,“韩信”二字在当地成了懦夫的代名词。
“笑吧,你们只管尽情地笑吧!终有一日,我会让你们这些愚蠢之人后悔!”
可愤怒归愤怒,生活还要继续啊,于是他接着去蹭饭了。
乡里的亭长是一个眼光独到之人,他觉得韩信日后必定不凡,所以时常邀请韩信到家中吃饭。
可亭长的妻子看不过去了,便拿起扫帚把韩信扫地出门。
无依无靠的韩信为了吃上口饭,只好来到河边钓鱼。
在这里,他遇到了改变自己一生的女人,《史记》中称之为“漂母”。
当时很多妇女都在河边洗衣服,但唯有这个“漂母”肯将自己的饭食分给韩信吃。
落魄的韩信终于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他坚信只要自己活下来,就终有“鱼跃龙门”的一天。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吹响了反秦号角,各诸侯国纷纷复国。韩信觉得,自己的人生转机也许就在这场巨变之中。
于是,当别人惶恐不安之时,韩信却背着宝剑,决然走出了淮阴,走进了时代的洪流里。
作为一个没有人脉、没有物力的打工人,选择一个平台很重要。
韩信自然明白这一点。
因此,他投奔了颇有实力的项梁,后来又跟随项羽,升职做了一名执戟郎。
韩信很想表现自己、得到重用,所以他经常向项羽献计,奈何项羽总是对其意见置之不理。
热脸贴了冷屁股,韩信的心彻底凉了!
于是,他又投奔了刘邦,想着凭借自己的出众能力,应该能得到重用吧,结果只是做了管理仓库的小官。
不得不说,韩信的职场生涯真是曲折,自己想着能早日出人头地,结果却处处碰壁。
“我这千里马,难道就遇不到伯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