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结局暗示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3-05-14 15:22:32

1988年的第60届奥斯卡金像上,热门电影《末代皇帝》成为了最大赢家,斩获了包括最佳影片奖在内的九项大奖。豆瓣评分更是高达9.2分。

影片根据自传体小说《我的前半生》改编,讲述了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从当上皇帝开始到最终成为一名普通公民之间横跨60年的跌宕一生。

不同于以往的《甘地传》、《巴顿将军》等西方人更为熟悉的奥斯卡获奖人物传记片,这部由意大利导演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约翰·里德利进行剧本改编的电影,将故事主角转向了遥远东方古国的末代皇帝溥仪。而当时刚改革开放不久,急需向外宣传历史文化的中国政府,可以说对这部电影的拍摄非常配合,不但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资源,还破天荒的第一次获准剧组进入故宫实景拍摄。

尽管《末代皇帝》是一部以中国近现代史为背景,全华人班底出演的电影。但本质上,这还是一部由欧美主创团队打造、面向西方市场的电影。电影从旁观者的角度对溥仪这一人物形象进行了艺术化处理,体现了更符合西方普世价值观的人文关怀。

在这篇文章,我便从叙事结构、影像风格、主题呈现三个角度,来分析影片对于溥仪形象的塑造以及其独特的魅力及艺术价值。

末代皇帝结局暗示,(1)

01、叙事结构上,导演用半插叙、半倒叙事结构展现溥仪跌宕起伏的一生

原著的时间线长达六十多年,而且多以作者碎片式的琐碎生活回忆组成。那么导演及编剧是如何避免流水账式的叙事,在如此短暂的情节时间内,将主角的一生直观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故事架构上,导演和编剧运用了半插叙、半倒叙式的叙事结构,充分控制了叙事节奏,调动观影情绪。将故事更加真实直观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末代皇帝》以半倒叙半插叙的方式,将整个故事分成两条时间线,展开叙述:一是1950年,溥仪作为战犯被苏联押送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学习的经历;二是通过溥仪在管理所被审讯的过程,抽丝剥茧般展开溥仪不同阶段的人生历程,并切换至相应的回忆片段。

影片一开场,溥仪便随着其他战犯被苏联送回中国边境的满洲里火车站,等待被关进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审讯。战犯们一看到溥仪进来,便高呼皇上,上前参拜。而溥仪则如惊弓鸟般慌忙躲进烧水房,企图割腕自*。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溥仪也陷入了回忆中。

本应是权倾天下的帝王是如何沦为眼前这位形容枯槁的战犯?影片一开场,就把电影压抑的情绪所表现了出来。尤其让不熟悉中国历史的西方观众开始好奇溥仪是如何从皇帝沦为战犯的过程。

随后,影片多次在两条情节线之间切换,将溥仪几个重要人生节点串联:幼年朦胧中继承大统、童年得知自己成了废帝、青年大婚并且想要挣脱牢笼、成年被赶出皇宫又投靠日本人做了傀儡。而随着日本的战败,溥仪在仓皇出逃后被苏联抓获送进战俘管理所,至此,两条情节线也顺利交汇。

末代皇帝结局暗示,(2)

02、影像风格上,别具匠心的场景设计、色彩与光影构建,赋予影片独特的美学价值

作为一部囊括奥斯卡多项技术大奖的电影,《末代皇帝》的成功,同样离不开美术、服装造型、摄影等部门通力合作所打造出的独特美学风格。

以影片刚进入回忆线的第一场戏为例。不到三岁的溥仪被接进宫,这时,在装扮成仙女财神的宫女的簇拥下,面色惨白可怖的慈溪宣布由溥仪继承大统,随后咽气“升天”。

整个场景设计透露着一丝诡异甚至恐怖的氛围。尽管不乏西方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但这种气氛的营造却是相当准确,展现了一个行将就木的封建帝国腐朽糜烂的气息,再加上从幼年溥仪回忆视角切入,更增添了一种超现实的梦幻感。

末代皇帝结局暗示,(3)

而影片前半部分的宫廷戏几乎都围绕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之下,从场景、服装道具,再到妆发设计,影片在考据现实之上却又不被束缚,尽情发挥想象力,营造出一种超现实的风格。可以说这符合了自16世纪在西方掀起“中国热”风潮以来,西方人眼中颇有“东方神秘主义色彩“的中国。

除了在场景设计上的别具匠心,影片在对光影的塑造同样也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

在把《末代皇帝》视觉化的过程中,摄影师维托里奥·斯托拉罗有意识的用不同色彩基调来展现溥仪从皇帝到最终成为一个平民百姓过程中的不同人生阶段。

战后的火车站以及监狱的段落,摄影师营造出了一个黯淡失色的世界,以灰蒙蒙低饱和度的绿色为主基调,来展现溥仪沦为阶下囚时压抑的情绪。

同时,摄影师通过溥仪割腕自尽,借由红色血液转入溥仪的回忆视角/在最初的记忆里,世界是由红色和黄色构成的,充满光明和炽热,但又显得那么朦胧和不真实。所有人包括父亲在内都对自己三跪九叩,但这种名义上天下共主的皇帝身份,也仅仅是停留在不切实际、自欺欺人般的幻想中。

末代皇帝结局暗示,(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