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
四渡赤水,百团大战!
1930年朱老总被中共中央任命为中国红军总司令。1934年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长征初期制由于凭由于博古左倾教条主义的领导者实行逃跑主义,使中央红军在“湘江之战”后,从八万多人减少到只有三万多人。当时的红军实际指挥德国顾问李德又不顾敌人调集40多万的围堵,仍把希望寄托在与红2、6军团的会合上,坚持按原计划向湘西前进,使红军处于覆灭的险境。
湘江之战
在此危急关头,*力主摆脱敌人主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争取主动。这个主张得到了中央军委大多数同志的赞同。1935年1月7日,红军一举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城,召开具有转折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决议规定:“军事指挥者朱老总、周总理负责军事,总理是中央委托的对军事下最后决心者,新任政治局常委的主席协助总政委的工作。中央红军首渡赤水,2月18日,完成了二渡赤水的行动,3月4日,朱老总提议设立了前敌司令部,兼司令员,他提议*为前敌政治委员,这时*才参与对军事行动的直接领导。
遵义会议
1935年3月11日,中央成立新的三人军事领导小组,*才成为主要的军事*之一。3月16日,红军完成第三渡,随即于3月21日东渡赤水河是为第四渡,至此整个四渡行动宣告结束。从1934年12月18日黎平会议到1935年3月11日新的三人小组成立,近三个月的时间里,朱老总身为总司令、中革军委主席,既负责作战计划又负责下达作战命令和战斗部署,而且有权制定行动方针供*总理审批,*仅协助总理。
因此,在三人小组成立前,朱老总在四渡赤水的领导集体中居举足轻重地位。同样四度赤水,更是我军在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役。直到1937年全国抗战开始,朱老总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后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率领八路军开赴华北参加对日作战。在抗战中,朱老总和彭老总部署平型关战役,后又配合忻口会战,指挥八路军各部实行诱敌深入,开展游击战争。后又携手彭老总和左权部署“百团大战”为抗日战争立下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