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官位是什么,陆游最高做到什么官职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4-06 12:09:32

陆游在四川(11)|才华横溢的陆游乡试考了第一名,为何在会试中落了榜?

绍兴三十二年(1162),宋孝宗赵昚即位,任命陆游为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参知政事史浩、黄祖舜向宋孝宗推荐陆游,说他善于做词、写文章,熟悉典故,宋孝宗就赐予陆游进士出身。

对陆游来说,受到新皇帝的重视,预示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

陆游的官位是什么,陆游最高做到什么官职(1)

陆游塑像(资料图片)

不满权臣干政,陆游被“踢”出京城

宋孝宗即位之初,重用主战派,召主战派老将、汉州绵竹县(今四川绵竹市)人张浚入朝出任枢密使,积极备战,矢志北伐,锐意收复中原。更为重要的是,宋孝宗为岳飞平反,并逐渐为此前被贬谪和罢免的主战派官员平反复官。陆游一向是坚定的主战派,得到宋孝宗的重要,当在意料之中。

陆游也意识到了时局的变化,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似乎正在逐渐变为现实。同时,陆游在文坛上也开始活跃起来,他的交游越来越广,与不少人诗酒唱酬,尤其与当时任起居郎的周必大关系密切,周必大后来官至宰相。

正当陆游为理想和抱负而展开拳脚时,却遭到了当头一棒。

宋孝宗在被立为太子前,被封为建王,府中有两个内知客龙大渊、曾觌,颇受他的信任。宋孝宗即位后,任用两人掌管内阁事务。龙大渊、曾觌掌权得势,两人朋比为奸,恃宠干政,广收贿赂,权势颇盛。

包括陆游在内的不少有识之士对此忧心忡忡。陆游找到枢密副使张焘说:“曾觌、龙大渊利用职权,广结私党,迷惑朝廷,今日不除,后患无穷。”张焘资历老,四朝老臣,当时已经72岁了。张焘对陆游的话深以为然,进宫质问宋孝宗。

宋孝宗问张焘是谁说的,张焘不敢隐瞒,说是陆游给他说的。宋孝宗大怒,让陆游离朝出任建康府通判。

陆游向张浚献策出师北伐

隆兴元年(1163),宋孝宗以张浚为都督,主持北伐事务。陆游给张浚写了一封信,建议张浚早定长远之计,不要轻率出兵。事实证明,陆游是有远见的。

在这次被称为隆兴北伐的战争中,宋军在一个月内收复了一些失地,威慑中原。后来,在金兵优势兵力的反攻下,宋军主将李显忠、邵宏渊不和,导致军心涣散,撤兵时遭到金兵的追截,损失惨重。南宋朝廷只好再次与金国达成和议,史称隆兴和议,又名乾道之盟。

隆兴二年(1164)二月,陆游改任镇江府通判。三月,张浚奉诏到江淮视察军队,部署抗金事务。

开禧三年(1207),陆游83岁时,在《跋张敬夫书后》中回忆了当年张浚巡视江淮路过镇江的情况:“隆兴甲申,某佐郡京口,张忠献公以右丞相督军过焉。先君会稽公,尝识忠献于掾南郑时,事载高皇帝实录,以故某辱忠献顾遇甚厚。是时敬父从行,而陈应求参赞军事,冯圜仲、查元章馆于予廨中,盖无日不相从。迨今读敬父遗墨,追记在京口相与论议时,真隔世事也。”

陆游的父亲陆宰与张浚早年在南郑(即汉中)结识,所以张浚对陆游“顾遇甚厚”,张浚随行的幕僚也下榻通判衙门,且“无日不相从”。陆游与张浚两个主战派干将相谈甚欢。陆游向张浚献策出师北伐,张浚赞扬陆游“志在恢复”。

四月,隆兴和议即将谈成,陆游上书进言说,江东这地方,自从三国时的吴国以来,历朝历代都以建康为都城。临安濒临大海,运粮不方便,而且容易遭受意外袭击。皇上驻跸临安,只能是权宜之计,难以长远稳固。签定合约后,应该告知金国说,临安、建康都是皇上驻跸的地方。金朝来使我国,或到建康或到临安,都行。这样,我们可以争取时间在建康建都,而不让金国产生怀疑。

陆游的这番建议,以他小小的一个通判的身份,人微言轻,结果可以想见。

被人告状,主战派陆游遭罢官

乾道元年(1165)夏天,陆游调任隆兴府通判。这时,主和派已经占据上风,对主战派进行打击和排挤,陆游也在其中之列。

乾道二年(1166),有人状告陆游,说他“结交谏官、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此时已经转向主和的宋孝宗,哪里还容得下主战的言论,罢免了陆游的官职。

42岁的陆游无官一身轻,回到了山阴县老家闲居。

时间一晃,就是4年光阴。乾道五年(1169)十二月,朝廷征召46岁的陆游为夔州通判,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事。

陆游的四川之旅,由此开启。

黄勇/文

【下期关注】

请看“陆游在四川(13)”。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