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
李时珍被我们尊称为“药圣”,在明万历十八年,用了27年时间完成惊世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全本172万字,分52卷,可以说是世界上史无前例的一次最详细最有医学型的药材百科全书,记录了1892种药材,11096个医方,配图1160幅。
除了精通药学,李时珍还精通奇经八脉和气功,著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还有传言,李时珍曾经救活“死人”。相传李时珍和徒弟见一口棺材即将下葬,发现棺材由内而外渗出鲜血,于是开棺诊治。
棺内本是一个难产而死的妇女,经过李时珍的妙手回春,成功保住了生命。
我们知道了李时珍很多事迹,也知道李时珍在医学史上注定留名青史。但是还有很多李时珍留名前的故事却鲜为人知。比如他本来是一个肺结核患者,又比如他本来只是楚王府里的一个小大夫。
究竟是怎样的天赋和努力,以及天时地利人和让李时珍终于留名千古呢?今天咱们就说说李时珍成名时的背景。
李时珍在世时,当政的是明世宗朱厚熜。明世宗这个皇帝,属于比较昏庸,贪图享乐的。他担心自己死了之后,享乐的日子就不能继续了。于是他也和其他皇帝一样,迷恋上了一件事:那就是找长生不老药。于是在这个“昏庸皇帝”做背景的情况下,各地开始为明世宗推选名医,此时李时珍在干嘛呢?
李时珍字东壁,又名可观,湖北蕲州人(今湖北蕲春县蕲州镇)。李时珍出身于医学世家,父亲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大医师:李言闻,曾经做过太医吏目。
说到这我们先说说这个太医吏目是什么职位,明代太医院内一般设吏目十人,其职位一般在院使(五品、御医(八品)之下、医士(不入流)之上。可见地位是很可观的,没点本事也当不上太医吏目。
李时珍受家庭影响,自幼热爱读书。本想考取功名,结果后来乡试考举人的时候屡试不中。可能也是命运的巧合,如果李时珍当了官,那未必多一个好官,但肯定会少一个好大夫。
20岁那年,李时珍患上了严重疾病,当时叫做“骨蒸病”,就是现在的肺结核。多亏一个名医当爹,竟然在父亲的精心诊治下痊愈了,于是李时珍决定弃儒从医,开始潜心研究医学。
李时珍开始学医,逐渐阅读《内经》《本草经》《伤寒论》《脉经》等古典医学著作。
说来也巧,正好1545年蕲州发生洪水泛滥成灾,百姓民不聊生,而且出现了大面积瘟疫。人民颗粒无收,兜里没钱,流离失所,更别提求医治病了。
李时珍正好有立志学医,本来没什么施展身手的机会,结果赶上这次瘟疫,他正好借着这个机遇开始了自己的临床实践。慢慢治好了很多病人,于是逐渐在当地小有名气,甚至有了“千里求药于门”的来客,络绎不绝。李时珍的名声,也慢慢散播开来。
李时珍进入官方大夫,也是一次机遇。当时的楚王儿子,得了一种罕见的抽风的疾病,拜访了很多名医也无法治愈。于是派人请李时珍前来会诊。
李时珍发现这个孩子的抽风,是由于肠胃引起的,于是开了调理肠胃的药方,没多久楚王儿子的病就痊愈了。楚王非常满足,也敬重李时珍,于是伸出橄榄枝,想留李时珍在府中任“奉祠正”,也是为了兼自己的私人大夫。
李时珍知道楚王这个人,与当时的热衷于藏书的富商们来往密切,就答应了楚王。借此机会又学到了《神农百草经》《证类本草》等药物经典。也正是因为这一段楚王府的经历,为李时珍打下了撰写《本草纲目》坚实的基础。
还记不记得这时候皇上在干嘛呢?正到处搜罗长生不老药和名医呢,于是乎:李时珍就从楚王府又被送到了朝廷做太医。这段时间内,李时珍和大江南北的名医们切磋交流医术,又在其他医生那里看到了很多平常根本接触不到的医学书籍。其实当时李时珍就已经提议要撰写《本草》一书,但是我们想呀:和李时珍在一起的大夫们,哪一个都不差,各个都是顶尖高手,所以李时珍自己想编写《本草纲目》这件事,当然就被回绝了,毕竟当时比李时珍有名气的人多了去了。
李时珍在太医院也算憋屈,只待了一年就告病还乡了。回乡后自由的李时珍,踏遍青山,尝尽百草,足迹遍及河南、河北、江西、安徽 、江苏等,登天柱峰、茅山、武当山,又请教药农、果农。
丰富的医学基础加上30年大江南北实地考察的阅历,终于让李时珍完成了当初在太医院没完成的梦想:《本草纲目》!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有多先进,举一个例子:
《本草纲目》中的药物分类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的简单分类法,采取了“析足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这就是类似最早的生物分类学里的界门纲目科属种了)。这种分类,从无机到有机,从低级到高级,可比西方领先200多年。
除此之外,《本草纲目》还在化学、地质学和天文学等诸多方面有诸多影响,例如记载了纯金属、金属、金属氯化物、硫化物等一些列化学反应,这简直太先进了!
《本草纲目》正如记载:
上自坟点典、下至传奇。凡有关者,靡不收采,虽命医术,实该物理。
在17世纪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现代工业产生了深厚的影响。
回溯李时珍的成名史,幼时出生在好的家庭,长大后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医学,又一系列机缘巧合小有名气,最后急流勇退撤出太医院,游历八方。
说他好运也罢,说他努力也罢,说他天时地利人和也罢,我们只要记住这么一件事:
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注定还要继续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