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百年王朝,共历十二帝,分为六个时期:
刘邦开国(公元前202-195,7年)
吕后专政(公元前195-180,15年)
文景之治(公元前180-141,39年)
武帝时期(公元前141-87,54年)
昭宣中兴(公元前87-49,38年)
元帝王莽(公元前49-公元后9年,50年)
从今天的视角往回看,可以很清楚的总结出西汉王朝六个时期的主要政治任务:
刘邦开国:安定局面
吕后专政:休养生息
文景之治:积蓄国力
武帝时期:军事作战
昭宣中兴:享受红利
元帝王莽:末代乱世
抛开最后一个阶段不谈,前五个时期的政治任务是一脉相承的。
这是西汉帝国最高统治者和中枢精英们一致的默契。
即使是称制篡权的吕后,也没有改变。
1、白登之围
公元前200年的白登之围是汉初对匈奴关系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
事件的导火索,原本是汉朝内部的一次平叛行动。
但是结果是:先胜后败。对战叛军胜,对战少数民族骑兵败。
白登之围后,西汉意识到机动骑兵方面和匈奴的明显差距。
相对于步兵,骑兵在古代是妥妥的“高端军种”。
从草场建设、战马培育、战马养护、人员选拔,再到武器装备配备,无一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考虑到大规模骑兵建设背后牵扯到巨大的国力消耗,从刘邦后期开始,便定下了和匈奴和亲的大政方针。
- 无为而治
确定完对外缓和的外交大思路后,内政方面,西汉树立了以“黄老之学”为指导思想的经济建设方针。
约法省禁,清静无为。
当然,黄老所谓的“无为”是一种策略性的无为,即对民间的一些经济活动睁只眼闭只眼。
大家站在西汉最高统治者的角度去思考,他们能够选用的“治国模式”其实并不多。
无非是法家、儒家、道家这几种。
道家作为一种治国理念,思路是用宽松的政治经济环境来恢复积蓄国力,不折腾。
中国历代大一统的王朝,经过一个甲子左右的休养生息,在甲子到百年之间国力常常会达到巅峰。这一时期,雄心壮志的帝王往往有着强烈的建功立业意愿,去完成先辈们味精的事业。
- 对匈奴作战
经过长达六十五年的经济建设,到公元前141年武帝继位时,汉王朝的实力已经今非昔比。
遥想西汉初年,刘邦想找四匹颜色相同的马来驾车都不可得,萧丞相只能坐牛车。
而武帝初年,连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史*载曰:“(马匹)阡陌之间成群”。
汉武帝继位后,为了实现“王者无外,天下一统”的宏图大志,开始从以下几个方面布局:
01、启用以田蚡、窦婴、赵绾等代表的儒家执政班底,废弃黄老政策;
02、打破人事任命惯例,对于丞相公孙弘采用了先拜相后封侯的模式;
03、提升御史大夫的地位,让御史大夫部分取代丞相的作用,由皇帝平行管理;
04、实施“推恩令”,缩小地方诸侯势力的土地与权限;
05、盐铁官营;全国范围“均输”“平准”统购统销,强干弱枝;
06、加强军队尤其是骑兵部队的建设,准备与匈奴决战;
同时,打通社会上升通道。大胆提拔新人。
比如大将军卫青,幼时本是一个受尽苦楚的牧童,成年后在平阳公主府做骑奴。
再如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出身为平阳侯女奴和平阳县小吏的私生子。
在阶级分化明显的古代,底层人民上升的渴望十分强烈。
仿造“秦制”,通过军功封爵的愿景,激发他们的洪荒之力。
经过八年的筹备工作,公元前133年,汉朝策划了著名的马邑之谋。
马邑事件后,西汉和匈奴的最后一层窗户纸被捅破,大规模交战的序幕缓缓拉开。
匈奴方面开始屡犯边境,汉朝强力出击。
公元前129年,西汉对匈奴的第一仗正式打响。
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出代,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
卫青部到达龙城,斩获匈奴七百级。
公元前127年,卫青、李息出云中,收复河套平原,解除匈奴对长安的直接威胁。
同年,汉武帝在河套设置朔方郡、五原郡。
公元前124年,大将军卫青率军十余万出朔方,斩获首掳一万五千级,取得汉朝建国以来对匈奴首次重大胜利。
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出兵河西走廊,共斩首四万余级。
同年秋,匈奴昆邪王率众四万余人来降,汉武帝设立武威、酒泉郡,甘肃被纳入中原王朝版图。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决心集举国之力对匈奴实行长途奔袭,力求彻底歼灭匈奴主力。
他派遣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五万精锐骑兵及数万步兵兵分两路深入漠北,并组织步兵数十万、马数万匹以保障作战。
这是汉军在距离中原最远战场进行的一次规模最艰巨的战役。
从早期的“守城作战”到如今千里奔袭“野外作战”,拔得漠北决战头筹的是年仅21岁的霍去病。
他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突入匈奴腹地,与匈奴左贤王相遇。
在关乎国运的决战中,霍去病部以伤亡万余人的代价斩首七万余级,重创匈奴主力。而后乘胜追击,一直到大漠深处的狼居胥山,经此一战,“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 战后红利
汉武帝时代结束对匈奴作战后,王朝在汉昭帝开始逐渐进入恢复经济和巩固发展的阶段。
史称“昭宣中兴”。
尤其是在汉宣帝刘询执政时期,史书称:“天下殷富,百姓康乐,其治过于太宗(汉文帝)之时”。
回顾历史:
刘邦的年代,国家百废待兴。
文景之治经济有所发展,但考虑到准备对匈奴作战,帝国财政必须过紧日子。
汉武帝对外用兵,主要矛盾不在内政,国家经济趋向战时体制。
直到昭宣时代,西汉才开始享受战后红利,各方面环境变得比较宽松。
不过,一旦消除了外敌,泄了气放松下来,王朝也就渐渐步入了末期。
松、紧、松。。。的循环。
小结
最后,聊一下“历史的局限性”。
所谓局限性,大概意思是指当局者迷,身处其中的人往往不能正确判定自己所在的历史大环境。
就像瑞·达利欧说的“每个人仅经历漫长历史的一小部分,我们就像蚂蚁一样,在短暂的一生中全神贯注于搬运面包屑。”
文景之治下的汉朝人民,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在这个王朝中所处的历史阶段。
昭宣中兴下的盛世人民,也并不会觉得“躬逢其盛,与有荣焉”。
《晋书》记载,公元三四七年,“恒温征蜀,犹见武侯时小吏,年百余岁。温问曰:‘诸葛丞相今谁与比?’答曰:‘诸葛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没后,不见其比。’”
盛世在时,亦不觉异;自其没后,不见其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