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国人才为什么那么多,三国后期为什么人才都是魏国的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4-12 20:55:09

三国时期,曹操获得的人才,无疑是最多的。而且,这么众多的人才,直接给予了他两大帮助:一是最终帮助他实现了北方的统一。官渡大战,正是因为许攸离开袁绍来投奔曹操,让曹操找到了制伏强大的袁绍的办法,从而一举战胜袁绍。二是整个三国最后被以魏国为班底的晋朝统一,根本原因,也是有太庞大丰富的人才库。其实,如果魏国没有陷入从曹魏政权转移到司马政权这个过程,可能曹魏早就实现统一了。

三国魏国人才为什么那么多,三国后期为什么人才都是魏国的(1)

(曹操)

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才跟随曹操,而同样重视人才的刘备和孙权,却不能有这么好的运气呢?我觉得主要有几个原因。

一是曹操在征用人才上占据着有利地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是丞相,他发布的求贤令,就是以朝廷的名义,而且是针对全天下。而刘备和孙权只是一方诸侯,而且有地域性,因此,在人才求取范围上,孙权和刘备肯定没有曹操更有利。

二是曹操第一次提出了“唯才是举”的口号。这个口号和之前东汉人才选拔制度的导向是不一样的。之前是察举制,注重的是一个人的品德,所谓“举孝廉”,就是看你是不是孝道,是不是廉洁。但是,这种制度在东汉末年已经非常腐朽,人才求进不是靠孝道靠廉洁,是看你的门第,看你有没有钱,会不会行贿。这样选拔出来的人才,都是极端腐朽的。而曹操提出“唯才是举”的口号,就是说,主要看你的才干,你的出生不好,品德不好,这些都没有关系,有才能就可以用。所以曹操网罗了为数不少的人才。

三国魏国人才为什么那么多,三国后期为什么人才都是魏国的(2)

(刘备)

刘备和孙权都没有明确的“人才纲领”。刘备唯一的表现是对诸葛亮的“三顾茅庐”,这个“三顾茅庐”体现了刘邦对人才的求贤若渴。不过,这也是对精英人才的求贤若渴,而不是对所有人才的求贤若渴。因此,聚集在刘备身边的都是高端人才,文臣如诸葛亮、庞统、法正等,武将如关张赵马黄等。这些人才虽厉害,但刘备因此缺乏人才梯队,严重后劲不足。

孙权比他爹孙坚、他哥孙策好。孙坚和孙策是用武力统一江东的,其实人心并不依附他们,孙策还因此遭遇复仇者刺*。孙权就做得好多了,因为礼贤下士,江东父老都愿意跟随他。不过他也没有明确的“人才纲领”,而且还有一些看门第。

三国魏国人才为什么那么多,三国后期为什么人才都是魏国的(3)

(孙权)

三是曹操能够包容所有他仇视的人才。“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曾给袁绍写檄文,从曹操的祖宗八代开始臭骂曹操。但是曹操打败袁绍抓到他后,却依然重用他。陈宫本来是曹操的人,后来因为朋友与曹操反目,帮助吕布打曹操。结果曹操打败吕布,抓到陈宫。曹操让陈宫投降,陈宫不,一意赴死,最后曹操还把陈宫的父母孩子养了起来。曹操跟袁绍官渡之战前,很多人认为曹操必败,因此暗中和袁绍眉来眼去,给袁绍写信。官渡之战后,曹操为了让那些人安心,并不打开那些信看,而是一把火烧掉了。其包容性是非常强大的。

刘备也爱惜人才,但是刘备不像曹操,对人才都喜爱。他就爱那么几个。他得到诸葛亮后,就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然后就把朝夕相处的关羽、张飞晾在一边。对其他人才,可想而知。

孙权早年爱惜人才,可是后来,因为立储的问题,*了不少人,也寒了天下人才的心。

(参考资料:《三国志》)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