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爱因斯坦毕业之后,却让他陷入了困境,因为没有老师给他写推荐信,导致他根本找不到工作。
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爱因斯坦一直从事短期工作,直到一位朋友帮助他在伯尔尼的瑞士专利局找到了一份专利文员的工作。最后,才有了一份工作和一些稳定,爱因斯坦也得以与他的大学恋人马里奇结婚。
这对夫妇后来育有两个儿子:汉斯·艾伯特和爱德华。
惊人理论1905年,在专利局工作期间,爱因斯坦写了五篇科学论文,全部发表在《Annalen der Physik》,这是一套物理学主流期刊。
在一篇论文中,爱因斯坦提出理论,光不仅以波的形式传播,而且以粒子形式存在,这解释了光电效应。爱因斯坦本人将这一特殊理论描述为“革命性的”。这也是爱因斯坦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理论。
他的第三篇论文描述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其中爱因斯坦揭示了空间和时间不是绝对的。爱因斯坦说,唯一不变的是光速,其余的空间和时间都基于观察者的位置。
不仅空间和时间不是绝对的,爱因斯坦还发现,曾经被认为完全不同的能量和质量实际上是可以互换的,并提出了惊叹后人的方程式:E=mc^2。这个公式揭示了极少量的质量可以转化为巨大的能量,直接地促成了后来原子弹的发明。
这些文章发表时,爱因斯坦只有 26 岁,他为科学所做的贡献已经比艾萨克·牛顿爵士之后的任何人都多。
1909 年,也就是他的理论首次发表四年后,爱因斯坦终于获得了教职。
随着爱因斯坦在科学界的名气越来越大,新的、更好的职位开始涌入。仅仅几年之内,爱因斯坦就在苏黎世大学、布拉格的德国大学工作,然后回到苏黎世就读理工学院。
频繁的搬家,爱因斯坦参加的众多会议,以及爱因斯坦对科学的全神贯注,让米列娃(爱因斯坦的妻子)感到既被忽视又感到孤独。1913 年,当爱因斯坦获得柏林大学的教授职位时,妻子并不想让爱因斯坦去,但爱因斯坦在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接受这个职位。
抵达柏林后不久,米列娃和爱因斯坦就分开了。意识到婚姻无法挽救,米列娃带着孩子们回到了苏黎世,两人也于1919年正式离婚。
享誉全球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间,爱因斯坦留在柏林,孜孜不倦地研究新理论,像一个痴迷的人一样工作。
1917 年,压力最终让他付出了代价,他倒下了——被诊断患有胆结石,之后的爱因斯坦在家中休养了很长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