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出远门是怎么认路的,古代没有导航怎么认路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4-14 16:43:42

马上就是十一长假,如果不是受到疫情的影响,估计很多人都会选择外出旅游。说起旅游或是旅行,现代人和古代人有着天大的区别,在明嘉靖以前,人们是很少出门的。

古人出远门是怎么认路的,古代没有导航怎么认路(1)

朱元璋建国后,为了防止百姓像他一样聚众造反,因此规定百姓不得私自出门,如果要远行则需要得到官府的认可,并领取出门凭证,整体而言,官府鼓励百姓不出远门,而是让他们专心种地交纳赋税。

明初中期百姓很少出行一来是由于官府的限制,二来主要是当时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明代时官方和民间都没有完整准确的地图,更没有旅行指南,因此出远门十有八九会迷路,甚至不能保证人身安全。

但自从嘉靖以后,就有很多人走出家门,并持续不断地走上了远行的旅途。当然了,普通百姓人家连饭都吃不饱,是没有条件旅行的。更多的则是士人和商人,同时这个时期民间也出现了不少旅行指南。

古人出远门是怎么认路的,古代没有导航怎么认路(2)

比如明人张翰就写了一本叫《松窗梦语》的书,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全国的各地的交通情况;还有徐霞客走遍数省,写下了《徐霞客游记》,书中也记载了不少关于人文地理现象。这类书籍很多,尽管作者的目的各异,观察角度也不一,但他们的出行文字还是可以当作明代的行路指南看待。

比如王士性所著的《广志绎》便从细节处着手,连路上有没有长草都记载得十分清楚。这还不是那些非常有针对性、完全是为了方便出行而专门编纂的著作。

明初时期,朝廷就曾组织相关人员编撰过一本《环宇通衢》,尽管这部官书有所缺失,但就当时的条件而言,已是最为详细的全国水陆交通路线图了。依据此书,可以极大地方便人们的外出远行。

古人出远门是怎么认路的,古代没有导航怎么认路(3)

当时还有一类是为了方便商人出行而专门撰写的类似于行路指南之类的书籍,这些书的记载则更为详细,并不单纯记述地理交通、道路远近,同时还从多种角度记述外出远行路途上所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这类著作有《一统路程图记》《华夷风物商程一览》《水陆路程》《士商类要》《天下路程图引》《客商一览醒迷天下水陆路程》《图像南北两京路程》等等。

安徽休宁人黄汴,花了27年时间编撰而成的《一统路程图记》最具代表性。该书是出于其家住在山中,不通行旅,不谙图籍,自小随父亲、哥哥泛江陆行,前路渺茫苦于询问,于是多方搜集行程路图,最终收集了路引144条。书中记述了各省道路起讫分合、里程距离、水马驿站十分详尽。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黄汴是抱着方便出行的目的而编撰的这部书,所以他特别认真负责地用了自己数十年外出远行的亲身体会和耳闻目睹的实情,构建起了他的这一带有经商色彩的行走路程图,以最大限度地给外出行路者以正确、周到的引导。

古人出远门是怎么认路的,古代没有导航怎么认路(4)

黄汴的这部书已经远远超过了行路的范畴,传授的全是商业经验。虽然其中也有指导如何行船之语,但其宗旨也是服从于贸易这一目的的。由此可见,明代外出经商诚非易事,不仅要面对崇山险浪,还要时刻注意商业欺诈,更要提防出没的盗贼。

他在叙述北京至南京、浙江、福建驿路时,就特意警示:“自北京至徐州,响马贼时出,必须防御。”

此外明人程春宇写了一部《士商类要》,他通过自己长期旅途经历所积累的各方面知识,向世人介绍了相关的商业经验,还熟悉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知识。同时,程春宇还将一些水陆交通线路编成歌谣,以便于旅行者在旅途中应用。这些歌谣,文字通俗,易懂易记,如:

一自渔梁坝,百里至街口。八十淳安县,茶园六十有。九十严州府,钓台桐庐守。潼梓关富阳,三浙垄江口。徽郡至杭州,水程六百走。

古人出远门是怎么认路的,古代没有导航怎么认路(5)

不仅如此,为帮助士商记忆历史知识,程春宇还编写了历代历数歌、历代国号诗、历代名贤功臣等诗歌。从这些方面看,该书与《一统路程图记》二书,无愧为当时人赞誉的“有用之书”。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