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前,秦国是七国实力最强的国家。但赵国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其战斗力和秦国相比相差不多,秦国几次伐赵都没有讨到便宜。长平之战中,虽然赵国败了,但秦国士卒也是死伤过半,取得的也只是一场惨胜。
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被俘的40万赵军,白起怎么安置?
将他们编入秦军?风险太大,谁也不能保证这些降兵会不会反水,毕竟人家老婆孩子全在邯郸,怎么可能对秦国忠心,去打赵国?再说了当时秦军自己的粮食供应都出了问题,将这四十万人编入秦军,哪里有粮食供给他们?
将这些降兵带回咸阳,充当秦国的劳动力?也不知。当时生产力并不发达,秦国四处打仗,就是想抢更多的土地养活国内的人口,一下子涌入四十万张嘴,哪有粮食养他们?再说这些人到了秦国,就肯死心塌地地帮秦国种地?能保证他们不逃亡?
将这些赵军放了?那更是开玩笑。这么一来,秦国死伤的士兵不是白死了?再说了,白起手下的将领们,可是个个都等着拿赵军的人头回去领赏呢,你把人放了,手下将领会同意?
赵国虽然打输了长平之战,但并没有灭亡。白起知道,秦国的终极任务是要灭掉赵国。要想灭赵,最好是让赵国人见了秦军便闻风丧胆。
这也是他*掉赵国俘虏,却留了二百多个未成年人回去报信的原因,因为他想让每个赵国人,从内心深处产生对秦国的恐惧,可谓“*人诛心”!
正是这些原因,让白起选择了*掉这些赵军的俘虏。因为对他来说,的确找不出更好的办法了。
既然决定了要*,那么选择什么方式*掉这些被俘的赵军,才最为方便迅捷,没有安全隐患呢?当然是“坑*”。因为这样做一来可以震慑赵国和其他国家,二来也可以减少后勤负担,毕竟俘虏也是要吃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