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的人都知道高俅和童贯,他们是小说中最为重要的两位反派角色。小说中的高俅和童贯是代表北宋朝廷剿灭梁山好汉们的,而好汉们被逼上梁山也与他们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这样的角色对于《水浒传》的初级读者来说是恨之入骨的,每当他们看到“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的章节时,都希望这两位反派被梁山好汉们*死。然而事与愿违,这两位大奸臣不但活到了故事的结局,而且依旧掌握朝廷的军政大权。这样的结局当然不会令读者们满意,于是有人提问,这两位奸臣在历史上到底是什么结局呢?
关于童贯和高俅的结局,这必须要从宋徽宗末年的北宋局势说起。童贯和高俅都是宋徽宗上任后提拔起来的重要军政大臣,两人都是宋徽宗的心腹。童贯是供奉官出身,因为帮宋徽宗在杭州搜刮书画奇巧之物而被重用。再加上他与蔡京交好,推荐蔡京为宰相,于是受到蔡京的重用出任北宋西北边军中的监军。由于在西北边军的战争中有功绩,被宋徽宗提拔为领枢密院事,掌控北宋军权二十年。在这二十年中童贯受到宋徽宗的宠信,在朝廷中能与蔡京分庭抗礼,被称为“媪相”,是宋徽宗在军事战略上最为倚重的大臣。
高俅本是苏轼的小史,后被推荐给驸马都尉王诜。因为高俅能通书写绘画,还能舞枪弄棒和蹴鞠,所以他被王诜推荐给了还是端王的赵佶。赵佶即位后大肆提拔自己王府的手下,高俅被派往西北边军将领刘仲武手下当官。通过在刘仲武攻打西夏的战争中的一系列战功的镀金,高俅成功回到东京汴梁禁军,并高升到了殿前司指挥使,小说中称其为高太尉。由于殿前司为北宋禁军之首,指挥司为衙门一把手,统领属下所有军队,所以成为了北宋军方的第二把手,在北宋各军中的地位仅次于掌管军令的枢密使。
按照北宋军政和军令分治的行政管理,童贯和高俅既是宋徽宗在军事上的左膀右臂,又是相互制约平衡军权的关系。这两位在宋徽宗执政时期把持军政大权,使得北宋军队驰废,面对南侵的金军一触即溃,毫无反抗之力。因此北宋的士大夫阶层认为其为北宋的奸臣,是导致江南方腊起义和金军入侵中原的罪魁祸首,童贯还被列入了“六贼”的名单之中。后来金军南下长驱直入,攻陷了东京汴梁城,发生了靖康之变,北宋朝廷被金军连根拔起,天下大乱。就童贯和高俅两人而言,他们在当时的乱世之中却得到了不同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