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是个怎样的人?多数人对他的印象就是“打虎英雄”,千言万语汇成一个词,就是“强”,武松之强,哪怕是没读过《水浒传》原著的人也应当有所耳闻。
他在景阳冈打虎的操作着实惊为天人,其实从原著中赋予他的评价也能看出他的实力。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武松剧照)
不过让人不解的是武松的结局却是悲剧,甚至还不如一些边缘角色,比如那童威、童猛随李俊出海当了高官,杜兴随李应一起当了富豪,而武松为何不得善终?
一、所向披靡的武松谈及武松,人们总爱用“打虎英雄”来称呼他,那是因为他的打虎之举着实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做到。
可别说李逵、解珍、解宝等人也有打虎之举,李逵是手持兵刃斩*了猛虎,解珍、解宝更是两个猎人,他们属于猎虎,同样用了兵器,而武松则不然,他是徒手打死猛虎。
你且看他打虎的过程有多霸气:“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 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 打做一堆,却似挡着一个锦皮袋。”
有人以“虎”为外号来吹嘘自己,而武松则已经用自己的拳头打死了猛虎,可见他的实力有多恐怖。
而在后来的剧情中,武松的无解还在延续,他怒*西门庆和嫂嫂那都不算是什么值得吹嘘的战绩,仅仅只是“大快人心”而已,但他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时,则是把他的凶狠一展无遗。
(醉打蒋门神剧照)
而当他上了梁山,随宋江东征西讨时,也基本是无往不利,除了那会使用法术的乔道清之外,武松几乎没有遇上过能击败他的强敌,严格来说,乔道清不算是武将,他是有能力灭了整个梁山的,那也不能说明武松弱。
论单打独斗,武松几乎不怵任何一个人,可谁能想到,这样一位强者的结局却是郁郁而终。
二、莫名其妙的结局武松虽然没有被作者赋予“主角”的身份,但论戏份,以及他在故事初期的战绩来看,他无疑就是“主角”。
而到了征方腊时,作者却让他在阴沟里翻了船,他与那郑彪交手时,被包道乙的宝剑斩中,就这么失了一条手臂。
(武松持刀剧照)
书中是这么写的:“宋江便领起军兵,从里面*出去时,早望见鲁智 深,武松一路*来,正与郑彪交手。那包天师在马上,见武松使两口戒刀,步行直取郑彪,包道乙便向鞘中掣出那口玄元混天剑来,从空飞下,正砍中武松左臂,血晕倒了。却得鲁智深一条禅杖忿力打入去,救得武松时,已自左臂砍得伶仃将断,却夺得他那口混天剑。武松醒来,看见左臂已折,伶仃将断,一发自把戒刀割断了。”
其实这段剧情是否存在,根本不影响后续剧情发展,此时的方腊已是大势已去的状态,被击败只是时间的问题,正如前文所言,诸如童威、童猛、杜兴那些小角色都能够在惨烈的战斗中全身而退,凭什么武松却要在此时被斩断一臂?
作者完全可以写“武松侧身一躲,那飞剑便插入地中,接着武松转身持戒刀挥向包道乙,只见一道寒光闪过,包道乙已被一刀两断”,既保住了武松的手臂,也能再一次体现武松“打虎英雄”的英勇,作者何乐而不为?
(武松断臂剧照)
以至于武松后来断臂,沦为废人,只得在六和寺等死?
在笔者看来,作者之所以这么写,或许是因为要让武松得到应有的惩罚,他的“英雄”之名,前面是捆绑着“打虎”二字的,抛开打虎的事迹不谈,其实武松犯下的罪孽颇多,比如滥*无辜道童,又比如放过了两个罪大恶极之人。
三、不该放的两个恶人当初武松路过那十字坡时,遇上了张青与孙二娘夫妇,那二人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们在十字坡开着黑店,只等过路客在此就餐,他们便趁机用蒙汗药迷倒客人,继而行*人越货之事。
在他们看来,武松自然也只是个普通的过路客而已,于是他们也对武松动起了歪心思,当时孙二娘已经迷倒了两个公人,嘴里还骂骂咧咧的说着些污言秽语,说是:“你这鸟男女,只会吃饭吃酒,全没些用,直要老娘亲自动手。这个鸟大汉,却也会戏弄老娘。这等肥胖,好做黄牛肉卖。那两个瘦蛮子,只好做水牛肉卖。扛进去,先开剥这厮。”
(头陀剧照)
可见这样的事儿对于她而言的轻车熟路了,还开始抱怨起“猎物”的体重大小了。
武松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直接抱住孙二娘,誓要拿下这贼婆娘:“武松就势抱住那妇人,把两只手一拘拘将拢来,当胸前搂 住,却把两只腿望那妇人下半截只一挟,压在妇人身上,那妇人*猪也似叫将起来。那两个汉子急待向前,被武松大喝一声,惊的呆了。”
孙二娘哪里遇上过这等强敌,瞬间被吓破了胆,只得大声求饶,幸好她丈夫张青及时赶回来,劝说了武松一番,这才让武松收了*心。
事实上武松就不该对这对夫妻如此仁慈,后来甚至还与他们行了结拜之礼,他们可没少行*人越货,张青夫妇声称自己认得武松,并吹嘘了一番他的打虎事迹,武松就这么与他们聊上了。
(张青、孙二娘剧照)
当然,武松会做出这般决定也不足为奇,因为根据后来的设定来看,谁能上梁山,谁不能,都早已注定,比如秦明上山时,他内心虽然痛恨宋江,却又感慨“星辰契合”,武松此时多半也是如此。
只是放过了恶人就等同于行恶,《法华经安乐行义》中提到过:“若有菩萨行世俗忍。不治恶人。令其长恶败坏正法。”见恶不止,就等同于行恶,武松虽非佛门中人,可后来也以“行者”自居,他此时却不除恶,后来会落得凄凉的结局,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