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以前的迁都事件
时间 | 关键人物 | 迁都过程 | 意义 |
公元前14世纪 | 商王盘庚 | 奄 → 殷 (今山东曲阜)→(今河南安阳小屯村) | 开启二百多年的商朝文明 |
公元前350年 | 秦孝公 | 栎 阳 → 咸 阳 | 加快秦国崛起的步伐 |
公元494年 | 北魏孝文帝 | 平城→洛阳 (今山西大同) | 赢得中原文化的认同 |
公元1272 年 | 元世祖忽必烈 | 上都→大都 (今北京) | 绘就历史上空前广阔的版图 |
一、南京即位
1. 公元1398年,明太祖之孙朱允灼建文帝即位,着手削藩=> 引起叔父燕王朱棣的反抗
2. 公元1399年, 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从北平起兵,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帝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朱棣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南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应天(今南京) 。
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同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朱棣进入南京后,大肆*戮曾为朱允炆出谋划策及不肯降附的文臣武将。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练子宁、陈迪等先后被* 。靖难之役给明初刚刚得到恢复的社会经济又带来不小的破坏,尤其是战争剧烈的地区,所受的破坏更大,形成“淮以北鞠为茂草”的情况。
> 持 续 时 间:公元1399-1402年
> 结 果: ①在谷王朱穗、曹国宫、李景隆等人的内应下, 燕王军队攻下都城南京
朱橞(1379年4月30日—1428年),明朝宗室,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九子 ,母郭惠妃为滁阳王郭子兴女,明朝第一代亦为唯一一代谷王。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十三日(1391年5月17日)受封谷王,之所以称作谷王,是因为就藩地宣府古名上谷郡。一作如意王。洪武二十八年三月十二日(1395年4月1日),就藩宣府。建文四年二月初四(1402年3月7日)改封长沙,又增加岁禄二千石。同年六月十三日(1402年7月13日),靖难之役末期燕王围攻南京城时,与李景隆共同投降并开其镇守的南京金川门让燕王军队进城,史称“金川门之变”。朱橞在封国日益无道,夺人民田地,侵吞赋税,又*无罪之人。长史虞廷纲谏之,朱橞反诬虞廷纲诽谤,斩之。后来朱橞密谋谋反,被蜀献王朱椿向明成祖告发,使其在永乐十五年二月初六(1417年2月22日)和两个儿子一起被明成祖削为庶人,与家人一同囚禁于徽州新安卫公署内,谷国被撤除。宣德三年(1428年),朱橞在囚禁中去世,其家属取赴京,后安置凤阳、庐州。
李景隆(1369—1429),小字九江,盱眙人。明朝将领,曹国公李文忠之子。
李景隆自小长相清秀,读书通典故,深得明太祖喜爱。洪武十九年(1386年)袭爵。多次到湖广、陕西、河南等地练兵,进掌左军都督府事,加太子太傅。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举兵反;同年八月,建文帝命李景隆为大将军,率军北伐,功败垂成;同年十一月,朱棣回师北平,与李景隆在郑村坝会战,李景隆军大败。次年,建文帝特授专征伐之权,赏赐黄钺弓矢。四月,于德州再誓师北上,合兵60万,再次被燕军击败。建文四年(1402年),命李景隆与兵部尚书茹瑺,都督王佐至燕王军营请和,被朱棣拒绝。不久,燕兵攻至金川门,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开城门,迎燕师入城,南京陷落。同年六月,朱棣即皇帝位。授李景隆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加封太子太师,并增岁禄千石。命其重修《明太祖实录》,任监修。永乐二年(1404年),各部官员接连弹劾李景隆,遂被褫夺爵位,抄没家产,软禁于家中,后死于幽禁之中。
②建文帝在一场大火中不知所终
3. 公元1402年六月十七日,燕王朱棣在谒拜朱元璋孝陵后, 即皇位,是为明成祖
4. 公元1403年,改年号为永乐,明朝历史进入永乐时代
永乐盛世是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所出现的盛世,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
明成祖雄才大略,即位后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提倡文教,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发展经济,使得天下大治,国家富强、疆域辽阔。明成祖年号为“永乐”,后世的史学家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以至称赞该时期“远迈汉唐”,永乐盛世和后面的仁宣之治前后三十多年,为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鼎盛 。
政治上明成祖完善了文官制度。明太祖由于废除了丞相制度,皇帝直接领导六部,事无巨细。明成祖时,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后来内阁制度雏形,皇帝国事繁忙时,内阁作便依照皇帝的指示来替皇帝处理国政。这种制度影响了明清两朝,乃至西方。明成祖还在1421年,将明朝的首都正式迁到北京。在地方设置管辖架构,比如东北、西北、西南设立行省或管理司 ,设哈密卫、贵州建制等。经济上大力发展农业,兴修水利,疏通大运河,减轻税负。军事上多次亲征漠北,南征安南,还组建了禁卫京师三大营,为明军对外征战的主力。对外宣扬国威,大力开拓海外交流,派郑和下西洋,经营南海,派陈诚出使西域,开创了万国来朝局面。此外,明成祖命人编纂了《永乐大典》。这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典籍,它包容了先秦以来所有经典的书。这样的典籍客观上也备份了那些古籍,使得很多书不至于失传。还完善了科举制度。
有学者认为永乐盛世远超过了后来的所谓“康乾盛世” 。明成祖开创的永乐盛世和明太祖开创的洪武之治合称洪永盛世,为中国历史五大盛世之一。
二、迁都北京
2.1 迁都序幕的开启
永乐元年(1403),
① 正月, 礼部尚书李至刚建议:以北平为北京 =>开启了明朝迁都的序幕
李至刚(1355-1426年),名钢,以字行,松江华亭人。明洪武年间荐侍懿文太子,燕王朱棣称帝后被任命为左春坊大学士,与解缙私交甚厚,曾一起参与编撰《太祖实录》,但李至刚人品非常差,多次因犯罪被下狱,还弹劾老朋友解缙,逐渐失去朱棣的信任。
宣德元年(1426年),出狱一年,李至刚死于任上。
朱棣下令改北平为北京,并改北平府为顺天府
② 二月,朱棣下诏设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北京行部、北京国子监=>北京成第②国都
2.2迁都北京的理由
1. 完成明太祖朱元璋的宿愿——让朱棣迁都北京的理由显得名正言顺
① 洪武初年, 朱元璋曾考察汴梁、洛阳、西安等城市,曾在家乡凤阳建中都皇城,因种种原因中途停建,转而修缮南京城
明中都皇城遗址,位于滁州市凤阳县,截至2023年1月10日,占地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是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以凤阳为中都,集近百万人所建的一座都城,也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武五年,筑中都禁垣;洪武六年,中都皇城建成;洪武八年停建中都之后,中都城于景泰五年(1454年)重新修筑过一次;康熙六年(1667年)“奉旨移县治于内。”遂改称县城;建国初,皇城尚保持完整;1968年前后被拆除三分之二。明中都城分内、中、外三道城。内为皇城,砖筑,周长3702米。南北中轴线纵贯全城,此条中轴线全长13.5里,向东排列着城隍庙、金水桥、国子监等;向西排列着功臣庙、金水桥、历代帝王庙等。建筑艺术上“继承宋世传统,开创明清之新风”。相关文物有明皇陵石象生、皇陵石刻。
② 晚年时,朱元璋派太子朱标北巡,考察迁都之事,后因太子于洪武二十五年去世而搁置
朱标(1355年10月10日—1392年5月17日),明太祖朱元璋嫡长子,母孝慈高皇后马氏,明惠宗朱允炆之父。
朱标于龙凤元年(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九月出生在太平府商人陈迪家中。朱元璋称吴王时便将其立为世子,随宋濂学习经传。自幼受到悉心教导,明太祖对他寄予厚望,多方培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立为皇太子,正式确立他为接班人。
朱标从小熟读儒家经典,性格仁慈宽厚,对弟弟们十分友爱,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弟弟曾多次有过错,朱标从中调和求情,使他们免受责罚,在诸王中威信最高。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视察陕西回来后,因风寒病逝,八月葬孝陵东侧,即明东陵,谥“懿文太子”。建文元年(1399年)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燕王朱棣靖难之役称帝后复称懿文太子。崇祯十七年(1644年)五月,朱由崧复称其孝康皇帝 ,《明史》亦称孝康皇帝。
2. 逃避心灵自责——仅有一定关系
>众多建文旧臣认为朱棣皇位的取得是大逆不道的,因此:
① 有的效死建文帝
② 有的逃匿不仕
③ 有的图谋行刺朱棣
致使朱棣大肆屠戮建文旧臣【eg.帝师方孝孺因拒绝为朱棣写即位诏书,被株*十族(比九族多一族:学生)=>连累者众多,形成“瓜蔓抄”】
方孝孺(1357年—1402年7月25日),字希直,又字希古, 号逊志,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浙江宁海人。明朝官员、学者、文学家、思想家。
自幼聪明好学,长大后拜名儒宋濂为师,深受器重。1398年,明惠宗朱允炆即位后,遵先皇遗训,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后让其出任翰林侍讲及翰林学士。次年,值文渊阁,尊以师礼。皇帝读书每遇到疑难问题,均宣其御前讲解;凡有国家大事,也命其坐前批答。此时宫中纂修《太祖实录》及《类要》,由方孝孺任副总裁。其后又调任文学博士,奉命与董伦、高逊志等主持京考。燕王朱棣誓师“靖难”,挥军南下京师。皇帝派兵北伐,当时讨伐燕王的诏书檄文多出自方孝孺之手。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燕王攻占南京,文武百官见风转舵者居多,唯独方孝孺拒不投降,被下狱后凌迟处死,时年四十六。
方孝孺的政论文、史论文、经典释文、散文和诗文皆为最佳。其著述绝大部分收录在《逊志斋集》中。据《明史》记载:“方孝孺,工文章,醇深雄迈。每一篇出,海内争相传诵。”《四库全书总目》评其文章谓:“纵横豪放,颇出入东坡、龙川之间。”撰有《大易枝辞》《周礼考次》等,还有许多著名文学作品,如《蚊对》《指喻》等,每篇都各具特色。因方孝孺殉节后其书被禁,故所流传下来很少,后在海宁一藏家处发现部分遗著,被刊成《重刻成化本逊志斋集》,共四十卷,流传于世。
15世纪初年的南京城,被朱棣残酷屠戮后的血腥、恐怖和疑惧气氛所笼罩,经久不散
3. 加强北部边防——迁都的主要原因
① 公元1368年八月, 徐达率领明朝军队攻克元大都,元顺帝被赶回北方, 蒙元残余势力就此开始了与明朝的长期对抗
② 后来,朱元璋将四个成年儿子分封在西安、太原、北平、大宁为王,镇守边疆
③ 在之后与蒙古军队的战争中, 北平几次都被作为军队调集的集散地
4. 力图控四夷而制天下——朱棣个人的雄心
>北京不仅可以控制广大黄河两岸、广大江南江北,还可以控制长城以北、大漠以北
>朱棣渴望建立与元朝媲美的强大王朝,在这张宏伟壮阔的版图中,北京是中心。
2.3正式迁都前的工作
1. 大规模移民:北京地区的人口开始急剧增加,劳动力充盈,农业生产逐渐恢复
① 永乐元年(1403)十月:
A. 一批被流放的犯人移往北京地区进行垦荒
B. 接着直隶、苏州等十郡和浙江等九省的富民总共近四千户落籍北京
② 永乐二年(1404)和永乐三年(1405):
A. 山西太原等地二万户居民迁至北京地区
B. 南京、浙江富民三千户被迁至北京的宛平和大兴两县
2. 永乐四年(1406),以营建皇帝北巡宫殿为名, 北京开始修建=> 发现问题①:首都粮食供应
3. 永乐七年(1409),朱棣开启登基后的第①次北巡
① 近一个月的长途跋涉,从南京到达北京=>发现问题②: 物资运输(营建新都城的蔓大难题)
【北京开始分担帝国的部分行政功能(天子所在的地方称“行在”,随行官员的职衔中多了行在字样)】
4. 永乐九年(1411),朱棣下令重修大运河,问题①&② 得到解决
>重修前的大运河:
① 公元605年: 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南起杭州,北至涿郡
京杭大运河,延用隋大运河,改道并裁弯取直 ,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为微山湖,大运河全长约1794公里。 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邗沟,隋朝时隋炀帝开凿贯通并大幅度扩修改建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② 元朝时期: 增修通惠河、洛州河和会通河,与隋代运河相连(新运河从未全线通航过)
③ 公元1391年:黄河在河南原阳西南决口, 会通河淤塞报废
④ 朱元璋时期:北方及辽东一带的军粮运输,依靠海运及陆运
> 重修过程:
① 三月,工部尚书宋礼和刑部侍郎金纯带领三十万丁夫开始疏浚会通河
宋礼(1361-1422)字大本,河南永宁人,明朝著名水利官员,侍奉过明朝四个皇帝。洪武年间,历任山西按察司佥事,左迁户部主事。永乐时,担任工部尚书、太子太保。
② 一年后,汶水改道,会通河疏浚并拓宽
③ 两年后,朱棣又派平江伯陈瑄负责运河,开凿淮安段的清江浦
④ 一年后,陈瑄完成任务
>重修后的大运河:
【朱棣在位期间,大运河每年向北方运输的粮食多达六百万 ① 成为明朝粮食运输的大动脉 石,确保京城的粮食供给,这一数字是朱元璋时期的6倍】
② 成为营建北京城所需大量物料的运输通道
③ 沟通中国南北经济、文化的重要通道
【eg. 在完成漕运的基本任务外,负责运送粮食的船工和押运粮食的官兵被允许随船携带少量货物与沿途当地人进行交易,运河两岸的漕运码头开始繁荣起来】
5. 永乐十一年(1413),朱棣开启登基后的第②次北巡
① 朱棣待在北京长达三年 =>明王朝的权力中心越来越向北京集中
② 将徐皇后安葬在北京长陵=>迁都北京的行动即将全面展开(明太祖有帝后合葬的定制)
对历代帝后的合葬形式:
1、同茔异坟。指同一茔兆,帝后各起坟丘。或依山为陵,坟丘标志不明显,但二者之墓扩有一定的间距。
2、同坟异穴。又称并穴而葬。穴指墓圹或墓室(玄宫、地宫)。在一坟丘下有两个紧邻但不相通的墓室,分别葬帝与后。
3、同穴而葬。指帝后葬于同一墓室(墓穴)。但不同棺。
2.4 都城的修建工作
◆ 原料大采办
1. 永乐四年(1406),开始集天下良材
> 木 材:源自长江上游横断山脉的珍贵楠木
① 数以万计的民夫披荆斩棘,入山采木(巨木采伐、运输过程中的人力死伤巨大)
② 开采的木材先经临时开掘的山路,由民夫运送到蔓近的河道,漂流进入长江
③ 顺运河一路北上
> 石 材:产自北京周边的汉白玉
色调浑白,质地均匀,体积较大,成为修建皇城的首选
优质的石材往往埋藏较深,开采异常艰辛
汉白玉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种说法是:
其一,汉白玉是一种名贵的建筑材料,它洁白无瑕,质地坚实而又细腻,非常容易雕刻,古往今来的名贵建筑多采用它作原料。据传,我国从汉代起就用这种宛若美玉的材料修筑宫殿,装饰庙宇,雕刻佛像,点缀堂室。因为是从汉代开始用这种洁白无瑕的美玉来做建筑材料的,人们就顺口说成了汉白玉。
其二,在我国的新疆和田地区,有一种非常好的建筑装饰材料,它大多呈卵石状。由于这种洁白如雪的白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汉白玉浮雕:胜利渡长江
石产在河床中,呈半透明状态。还带有晶莹剔透的水色,人们就把这种白石称为水白玉。无独有偶,在北京市的房山区,特别是在南尚乐的石窝村、高庄一带,也发现一种极好的建筑雕刻石料,而且形状、磨光性、透光性都非常好,几乎与水白玉一样,它的颜色也是白而清润,质地纯而细密,因为产于北京西郊的山区,相对于产在河床中的水白玉来说,它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旱白玉”了。由于汉白玉的产地距我国历朝首都和古城北京的距离,都比水白玉近得多,因此在皇宫和各种神庙殿堂的装饰建筑中,逐渐取代了水白玉的地位;成了中原大地建筑材料的主宰。后来,由于长时间的流传,人们在传诵中就把旱白玉的“旱”字误传成了汉朝的“汉”,成为今天的汉白玉名称。
> 地 砖:由苏州御窑专门为皇宫制作
以特有的黏土作原料,经过繁琐的手工工艺制作而成
从永乐时期开始, 一直是紫禁城的专用品,用来铺设皇宫蔓重要的宫殿
只有质地坚细、敲之若金属般铿然有声的地砖,才能被运往京城,又被称为金砖
苏州的制砖历史悠久,尤其是城北陆墓镇(1993 年 改称陆慕,2002 年撤销并入元和镇,今为元和街道)的 烧窑业非常发达。据光绪二年吴县横山(今属高新区) 出土实物资料,早在梁大同元年(535)城北陆墓就有砖 窑,并烧制出仿铜雀瓦五万多片。宋朝时陆墓老镇西的御窑村烧砖已很有规模,当地村民烧制砖瓦的传统世代 相袭。由于陆墓一带土质上乘,色泽金黄,而且含胶体 多,“黏而不散,粉而不沙”,适宜制成细腻坚硬上等的 大方砖,陆墓附近许多村庄都以烧窑而命名,如砖场、 北窑、南窑、乌窑里、俞窑、御窑头等,俞窑(即后来的御 窑)一带被苏州府选为烧制细料方砖的场所。
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兴土木, 建造北京紫禁城。苏州香山帮的首领蒯祥,设计宫城并 指挥营建,正统间又营建三大殿、承天门(天安门)等, 蒯祥一生得到明成祖及仁宗、宣宗、英宗、代宗等好几 个皇帝的礼遇和器重,被尊称为“蒯鲁班”。他将香山工 艺(园林建筑)渗透到皇家建筑中,使皇家建筑宏伟壮观,金碧辉煌。“香山帮”的技艺 随着一座座大型代表作的诞生, 其地位迅速在皇城由受宠到受 尊,并在全国盛行。由于北京紫 禁城的建设需要大批用砖,经苏 州香山帮工匠的推荐,陆墓砖窑 被工部看中,决定“始砖于苏州, 责其役于长洲窑户六十三家”。 于是,这里烧出的砖被定为皇家 建筑专用,从此,陆墓成为皇宫 建筑的专供“金砖”产地,从此这 里的砖不再为老百姓所得。朝廷 特派官员到苏州陆墓监制金砖, 因御窑村土质优良,做工考究, 烧制有方,所产金砖特别细腻坚 硬,“敲之有声,断之无孔”,永乐 皇帝将烧制“金砖”的双窑连体窑赐名“御窑”。
苏州御窑所烧制的“金砖”,实际上是规格为二尺 二、二尺、一尺七见方的大方砖的雅称。对于“金砖”的 提法,古籍《金砖墁地》有这样的解释:“专为皇宫烧制 的细料方砖,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之作金石之声, 称‘金砖’。”《中国古代建筑辞典》(中国书店 1992 版)解 释为:“最精致的一种地面砖,金砖尺寸多为一尺七寸 至二尺见方,在铺墁前要刨磨加工,铺墁后还要烫蜡见 光。金砖是大型方砖的雅称,是专为皇宫烧制的细料方 砖,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之作金石之声,因专运北京 ‘京仓’,供皇室御用,所以称为‘京砖’,后逐步演化,统 称为‘金砖’。”
除了上述从“京砖”演变为“金砖”一说外,“金砖” 一词由来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御用身份和繁缛的工艺 及昂贵的造价。在明代,京砖的价格非常昂贵,一块砖 要卖 50 两银子,远远不是一般富庶家庭能够消费得起 的,因 而人们 用“金 砖”来 代指它。当 时,民 间有所谓 “一两黄金一块砖”的说法,“金砖”即由此而得名。事实 上,在民间百姓乐于对紫禁城的金銮殿展开想象,说金 銮殿的地面都是用金砖铺成的,从字面意思和绝大多 数人的理解来讲,一块造价以黄金计量并专用于铺设 故宫和皇室园林的地面方砖,显然,这金砖就是用金子 制成的砖。
苏州御窑为明朝北京紫禁城烧制了大批优质金砖。 到嘉靖时大兴营建,“嘉靖十六年(1537),作七陵,造内 殿、醮坛。”“是时,营建最繁,近京及苏州皆有砖厂。”(《明史·食货志·烧造》)明朝王鏊《〔正德〕姑苏志》:“窑 砖出齐门外六里陆墓镇,坚细异他处。工部兴作,多于 此烧造。”陆墓成为了当时中国烧制各种建筑砖瓦的重 镇。现在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及十三 陵之一的定陵内的地面均为御窑所产方砖铺墁,这些大 方砖上尚有明永乐、正德,清乾隆等年号和“苏州府督 造”等印章字样。
木、石、砖、瓦等建筑材料的准备,花费了整整十年时间
2. 永乐十四年(1416),北京城营建工程正式拉开了序幕
◆投入人员
1. 在当时全国人口不超过一亿的背景下,修建皇城动用了十万夫匠、百万工役
① 泰宁侯陈珪: 永乐四年(1406),被任命为督建北京城的总指挥, 永乐十七年去世
陈珪(1335年-1419年5月24日),泰州人。明朝初年军事将领、勋臣 。
陈珪自少入行伍,以马军总旗随明太祖开国。洪武元年(1368年),随大将军徐达平中原,授龙虎卫百户。后改燕山中护卫,跟从燕王朱棣出塞,累升至龙虎卫千户。建文元年(1399年)至建文四年(1402年),参与靖难之役。战后位列功臣第四,升后军都督同知,加号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获封泰宁侯,予世券。之后辅佐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北京)。永乐四年(1406年),负责营建北京城。永乐十五年(1417年),兼掌行在(北京)后军都督府事。永乐十七年(1419年),陈珪去世,享年八十五岁。追封靖国公,谥号“忠襄”。
陈珪在“靖难之役”的大小战斗中颇有功劳,又是北京城的主要营建者,在建都工程中尽心尽力,深得朱棣倚信。
② 设计:蔡信 | 木匠:蒯祥、郭文英、徐杲 | 瓦匠: 杨 青 |石匠:陆祥
>蔡信、蒯祥:由工匠授官,做到工部侍郎,官至正三品
【在以读书求仕途的封建社会,他们通过手艺换得官位,这种情况极少】
③ 香山帮匠人:生活在太湖边上的工匠群体,自明代开始脱颖而出
苏州香山位于太湖之滨,自古出建筑工匠,擅长复杂精细的中国传统建筑技术,人称“香山帮匠人”,史书曾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的记载。明代生于香山的北京天安门城楼设计者蒯祥,因其建筑技艺高超而被尊为“香山帮”鼻祖。从匠心独运的苏州古典园林到气势恢弘的北京皇家宫殿,数百年来,苏州香山帮匠人的精湛技艺代代相传,香山帮匠人的杰作苏州园林和明代帝陵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代表人物有:
1.杨惠之
唐代“塑圣”杨惠之是香山人。他成功地把张僧繇的绘画风格运用到雕塑方面,甪直保圣寺中残存的九尊罗汉,就是杨惠之的精品之作。
2.蒯祥
蒯祥为明代吴县香山人(即今胥口镇),生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卒于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二年(1481年),字廷瑞,是北京故宫、五府六部衙署、裕陵等建筑的营造者。蒯祥设计天安门是历史的机遇。当年朱棣迁都北京,从江苏招募了大批能工巧匠前往。蒯祥正当壮年,技艺高超,故被征召入京。进城后,蒯祥的才能获得当时负责皇宫营建的都督佥事的赏识,于是被委以重任,由他设计了三大殿、天安门等一批重要的皇宫建筑。蒯祥一时声誉鹊起,皇帝也“每每以‘活鲁班’呼之”。蒯祥最后官至工部侍郎,成为天下百工的总领头。据考,蒯祥曾读过几年私塾,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而他的技艺更是了得,木匠、泥匠、石匠、漆匠、竹匠五匠全能。《吴县志》记载,他精于建筑构造,“略用尺(淮下加十)度……造成以置原所,不差毫厘”。在吴县,关于蒯祥的民间传说很多,其中心总离不了蒯祥如何鬼斧神工。苏州的建筑闻名于世,主持设计和修建北京紫禁城宫殿的蒯祥就是苏州香山人,由于香山匠师手艺精绝,被称为“香山帮”,是明清以后中国传统建筑在江南的重要流派。在中国园林史上,有两部经典著作,一部是《园冶》出自著名的造园大师计成,他是苏州同里人。还有一部叫《长物志》,专门研究园林内部装修和陈设布置,作者文震亨是苏州城里人,吴门画派领袖人物文征明的曾孙。
3.薛福鑫
在耦园大修中精心设计了李白醉酒、林和靖踏雪寻梅等多个形态各异的花窗,这些花窗精细夺目,移步易景,富含韵味。据说他动手制作了山水间的屋脊雕塑松鹤柏鹿,垂脊雕塑天女散花、嫦娥奔月。还带领香山工匠修建了中国出口美国的园林建筑———明轩,修复了山塘景区中的玉涵堂等。
4.陆耀祖
苏州吴县香山人,祖上世代为香山帮建筑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曾任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在任职期间,他主持了中国第一例出口工程明轩、美国波特兰市兰苏园等影响深远的国外园林出口项目。与薛福鑫同时列入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949年出生于苏州吴县香山地区(现属吴中区),从16岁开始便随父亲学艺,从事香山建筑木作。太祖父为姚姓木作名师,在嘉兴开有自己的作坊,曾祖父姚桂庆、叔曾祖姚根庆也均为木作名师,在木渎开作坊,叔祖父姚建祥、姚龙祥、姚龙泉则分别在东山、木渎开过建筑木工作坊,父亲陆文安因跟太祖母姓陆,更是一代香山帮木作名师,他擅长建筑设计,曾参与枫桥、寒山寺等多处苏州古典名园的维修和修复工程,省建工名人志有记载。陆耀祖从小得到父陆文安亲授,并长期在一起工作,直至陆文安过世,在传统建筑的大木作、木装修方面系统地得到继承,由于香山帮营造技艺书籍很少,长期依赖于师徒口头授教形式,在长期的与父亲一起工作期间,他比较勤奋刻苦,潜心专研技术,因此得到了一些香山帮古典建筑的真传。陆耀祖不仅自己继承和掌握了香山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各项要领,还为培养下一代香山传人而积极工作着,他主持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名师工作室”,使许多身怀绝技的香山建筑名师有了良好的工作环境,还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着手对苏州地区古建筑技术工人进行培训,经他培训的工种有石雕工、砖细工、木雕工、木工、瓦工、假山工等,培训的技术等级为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的总人数达数百人。他们都成为香山帮古建行业的中坚力量。
传承谱系:(高祖父之前不详)
第一代 高祖父:姚三星 木作名师,在嘉兴开作坊
第二代 曾祖父:姚桂庆,木作名师,叔曾祖:姚根庆,木作名师,在木渎开作坊
第三代 叔祖父:姚建祥、姚龙祥、姚龙泉,木作名师,在东山、木渎开作坊
第四代 父亲: 陆文安(姓高祖母姓),木作名师,省建工名人志有记载,叔父:姚伯明 姚安明
第五代 陆耀祖 木作 高级木作技师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A. 代表作品:蒯祥主持建造的紫禁城承天门(今天安门)
B. 香山帮的古建技法如今已成为代表中国文化的元素和符号
◆ 紫禁城的营建
1. 紫禁城:都城的核心建筑,也是其中蔓为庞大的工程
① 天空有三大星垣, 紫薇垣居中,紫薇垣就是紫宫
② 紫薇紫宫就是此中(紫:此,宫:中),是天帝住的地方 “紫禁城”的名称来源
③ 南北朝时期将皇宫称为禁城,进而称为紫禁城
2. 宫殿格局:按前殿后寝的礼制规范建设而成
① 前三殿包括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用于朝廷大典及皇帝重要朝会
② 后三宫为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用于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及生活起居
③ 文华殿、武英殿、东六宫、西六宫则分列左右,严格对称
3. 蕴含儒家哲学的指引:
> 中轴线:紫禁城及北京城规划的重要基准线
① 在谨身殿(今保和殿)背后,安放着紫禁城中蔓大的一块汉白玉石雕,重量超过两百吨,恰
恰位于中轴线上=> “ 江山永固”的寓意
② 把北京城和紫禁城分成两半,属于文的建筑在东,属于武的建筑在西 = > 体现了“以
一阴一阳之为道”的儒家蒙高哲学思想,也是紫禁城营建的蒙高的思想 =>要求统治者要效法天道,替天行道,推行仁政
4. 蕴含缜密的风水观念布局:
① 背山面水:
A. 紫禁城后的万岁山与昌平长陵的天寿山遥遥相对,将龙脉之气引入宫城
B. 金水河从万岁山西北方向注入护城河的西北角,引入紫禁城内,形成水抱之势
② 君权神授:万岁山代表龟,金水河形似蛇,两者结合象征天神玄武,保护着紫禁城
5. 永乐十八年(1420)九月, 紫禁城基本竣工
◆ 都城的营建
1. 皇宫之外是皇城:①正门为承天门(清代改名为天安门),向南至大明门为宽阔的大道
②道路两侧筑有东西千步廊: A.左侧为礼、户、吏、兵、工五部等中央机构
B.右侧为五军都督府衙所
2. 皇城之外为大城:
① 南部为繁华商业区
② 大城共开九门
③ 大城南郊建有皇帝祭祀天地的大祀殿和山川坛
2.5正式迁都
1. 永乐十八年(1420)十月,朱棣带领许多大臣并携带各府部的印信, 入居新落成的都城
2. 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初一,朱棣钦举行迁都大典
【迁都之后, 南京变成陪都,虽保留整套中央机构,但各部门名称前要加上“南京”二字】
3. 永乐十九年(1421)四月初八,紫禁城蓑辉煌的建筑三大殿遭到雷击,化为灰烬(20年后才重建)引发了朝廷的地震,朱棣认为:天降灾难是自己的执政出现问题
①下令减免赋税 ②惩治失职官员 ③取消自己的生日庆祝活动 ④让大臣直言上书批评自己
a) 言官邹缉:直陈新都营建劳民伤财,强拆民房给百姓带来疾苦 => 以谤君之罪处死
b) 礼部主事萧仪:批评永乐皇帝弃绝南京皇脉与孝陵有违天意 => 定罪为多斥时政
c) 其他直言的大臣 => 全被下狱
反对之声仍甚嚣尘上,朱棣让质疑迁都和支持迁都的大臣们在午门外跪下,进行辩论
> 过 程:僵持不下
> 结 果:户部尚书夏原吉主动将迁都一事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此事遂告平息
4. 永乐二十二年(1424),朱棣在最后一次北征蒙古的回师途中突然去世
朱棣五次御驾亲征,带兵前往蒙古部落。
第一次出征,是永乐八年(1410年)二月,朱棣带领50万大军御驾亲征,前往蒙古部落。朱棣决定给鞑靼部落一点颜色看看。鞑靼部落的本雅失里听说朱棣亲自带兵大举进攻,连夜向西逃往瓦刺部。而太师阿鲁台则向东逃走。朱棣乘胜追击,斩*无数,直到明军的粮草快用完了,才班师回朝。
第二次出征,永乐十二年(1414年)三月,为了明朝了边境安宁,朱棣第二次御驾亲征,蒙古族的瓦刺部,击败瓦刺军。瓦刺部落的人从此也安宁了不少。
第三次出征,永乐二十年(1422年)二月,亲征阿鲁台部,阿鲁台部闻听明成祖朱棣御驾亲征,吓得仓皇逃走,朱棣所率远征大军到达目的地之后,却找不见对手的踪影,但却也没有主动追击,而是临时改变作战目标,转攻兀良哈,最后胜利回朝。
第四次出征,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八月,目的仍然是阿鲁台部,但是还是被对手知道了消息,提前逃走了。
第五次出征,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阿鲁台部主动出击,侵袭一些地区,朱棣决定再一次御驾亲征阿鲁台部,但是阿鲁台部的人又是逃的没踪影。在回京的途中,朱棣也是疲惫不堪,最后病死在军中。
明成祖朱棣也算是历史上御驾亲征次数最多的皇帝了,五次出征都是对蒙古,为了维护边境和各民族的安宁,也贡献了不少,每一次出征对于他来说也是一种收获。
三 、迁都争议
◆ 正面影响
1. 影响了以后几百年的政治格局
2. 加强了对北方地区控制,是走向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一步
①派出很多使者出使西域;②加强对西藏的控制
3. 相对缓和了宋、元以来中国经济南强北弱的趋势
>国家权力中心北迁给北方注入发展动力,给地域经济结构布局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 负面影响
1. 有人认为正是因为迁都形成的天子狩边的局面,让明朝在之后的二百多年里把都城多次暴露在蒙古军队及满州八旗骑兵的攻击之下,导致了明王朝的覆灭。
2. 有人质疑,朱棣迁都是把眼光放在北方浩瀚的草原和沙漠,间接导致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停止,使地理大发现让位于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