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高成儿
书接上文:
小时候听过一句恶搞:“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帮太监上青楼”。
历史上有太监去过青楼吗?万万没想到,竟然真的有!明神宗万历年间,宫里抓到一个女扮男装的妇人,审问以后,得知她的身份是妓女,入宫的原因竟然是为了讨债。难道是朱翊钧逛青楼了?或者是哪位皇子去风月场所了?都不是。原来呀!有位太监去青楼享受了服务,还没付钱就回宫了,妓女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实在没有办法,只好进宫寻找这位特殊的顾客追讨欠款。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以“白嫖”形容吃霸王餐的人,用在这位太监身上,贴切率高达百分之百。
据《万历野获编》记载,明朝还有更加淫乱的太监。明太祖洪武年间,河南按察佥事石允常在民间微服私访,偶然遇得一人,哭之甚哀,细问原因,竟是女儿被宦官奸淫而死。明代宗景泰年间,大同右参将许贵弹劾镇守太监韦力转,批评他生活作风存在极其严重的问题,某个军人的老婆,不愿意和韦公公淫乱,韦力转就滥用职权,把她的丈夫乱棍打死;又为了和自己养子的老婆淫乐,他还把养子用箭射死。天顺年间,工部右侍郎霍瑄也弹劾韦公公,说他每次聚餐,都要找妓女寻欢作乐,还强迫妇女嫁给他做妾。明英宗大怒,朱元璋在位时,明确规定太监不能结婚:“凡阉人娶妻者,有剥皮之刑”,韦力转不仅有正妻,连小老婆都有了,干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事情,明目张胆地犯死罪。
按理说太监已经失去了生育能力,逛青楼、强抢民女,到底图什么呢?首先回应社会上的歧视,你们正常人可以去的地方,我们太监也可以!谁都不比谁差!其次,是为了满足虐待异性的*,宦官被主子、社会轻视久了,心灵早已扭曲,大多数文化程度又比较低,思路不够开阔,没有疏导负面情绪的途径,就想着虐待妇女发泄。青楼是以盈利为目标的组织,太监交了钱,老鸨不能把顾客拒之门外。妓女被虐待,也是有苦难言。
在宫里,太监还会和宫女们结为夫妻,俗称“对食”,他们就像民间伉俪一样,成双成对,比翼双飞,有的太监为了争夺宫女,还会争风吃醋,让人哭笑不得。虽然皇室明文规定太监不能娶妻,但是到明朝中期,这项规定已经名存实亡了,太监几乎都有老婆,“鲜有无配偶者”,单身太监会被群嘲,怎么连个老婆都找不到,没出息。皇帝、嫔妃也是见怪不怪,人家也是人呀!不能生儿育女,找个伴,聊聊天,总可以吧。
在电视剧《甄嬛传》中,我们有幸见证了苏培盛“先生”和崔槿汐姑姑之间的故事,两人从相识、相知到相爱,历经坎坷,最后还是由皇帝作主,结下了海誓山盟。现实生活中,服侍过隆裕太后的小德张竟然娶了四个老婆,他的同事们回忆:小德张家规甚严,妻妾们被长时间看管,很难有机会出门。这位公公尽管身体不健全,防止“戴绿帽”却抓得极其用心,四个老婆平时得多崩溃。“发了大财的太监,有年轻漂亮老婆的不只是小德张一人。有时候他们还倚仗年轻漂亮的老婆,给他们联络大官、拉拢同行,搞钱搞势呢”,老婆还充当高级太监的经纪人,帮助丈夫疏通门路,升职加薪,谋得的利益也可以分一杯羹。
尽管有了老婆,却不能开花结果。能否绵延子嗣、开枝散叶,是太监与正常人最大的区别,每当提及此事,太监心里的伤痛就会多一分,尤其敬事房的太监,每隔一两天,皇帝就要在伤口上重重地抹一把盐,谁让他们管理侍寝呢?每到固定时间,敬事房太监要准备好绿头牌,上面写着嫔妃们的基本信息,供万岁爷挑选。想想主子幸福的生活,再想想自己永远都幸福不起来的生活,举杯消愁愁更愁。侍寝开始后,太监要站在门外候着,计算着时长,里面传来各种各样的声音,也只能当作没听见。等规定的时间到了,太监们要喊“是时候了!”,皇帝不情不愿地让人把嫔妃带走,若是意犹未尽,还会坚持一段时间,太监要继续催促,直到结束为止。为了防止被绿,敬事房还要专门派人记录圣上临幸的时间、地点、对象,妃嫔有身孕了,可以把档案找出来核对一遍,不然列祖列宗的江山可能会被隔壁老王的儿子篡夺。
在明朝后期,太监人数是用“万”来统计的,每次招聘,往往几千人通过,上万人落选,想找个稳定、有编制的工作,实在是太难了。清朝太监数量是以“千”来计算的,规模缩小了不少,在这么一个人吃人的行业,绝大多数太监拿着微薄的收入,仅仅只是糊口罢了,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人混得很风光,不愧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能当上总管太监、首领太监的不超过总人数的10%,可以服侍慈禧太后、隆裕太后等显赫人物的,更是少之又少。凭借职务便利,他们可以知悉重磅人物的隐私、秘密,比如道光皇帝的长子奕纬,是被父皇不小心害死的,奕纬读书不用功,师傅就劝他好好读,您以后要当皇上的!奕纬来了句:“我做了皇上,先*死你!”道光闻讯,勃然大怒,一脚踢过去,伤及要害之处,奕纬很快就死了。咸丰皇帝体弱短命,太监也有说法,当初*的时候,咸丰生母全贵妃和另一位嫔妃腹中都有胎儿,为了让儿子早日出生,取得年龄上的优势,全贵妃要求太医给她吃催生药,保证小孩早一步诞生,太医说可以,但是生下来的小孩肯定短命,全贵妃并不介意,最后皇子出生了,就是日后的咸丰皇帝。
等到慈禧太后掌权的时候,虽然在外人面前表现得十分强势、唯我独尊,可是在幕后,太监发现她常常一个人抹眼泪,领导不好当呀,孤家寡人一个,压力又大,又不能在公开场合露怯,只能在私人空间里哭哭啼啼。为了发泄心里的怒火,她常常要拿太监、宫女出气,俗话说“伴君如伴虎”,皇太后*个大臣还要考虑考虑,弄死个太监根本不用想太多。
慈禧身边的太监经常受罚,动辄得咎,还要忍受主子无理要求。有一次,西太后不知哪根筋搭错了,要求某太监把自己的粪便吃下去,那位太监迟迟下不了口,就被处死了。还有位太监和老佛爷下象棋,因为太年轻,不懂得让着领导,下着下着,逐渐占了上风,慈禧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我吃老佛爷一匹马!”慈禧彻底被激怒:“你*我的马!我*你全家!”很快,一家人的性命彻底结束。别人是不讲武德,老佛爷不讲棋德,*死一名皇家奴才,在她眼里算不上什么。要想侍奉好领导实在是太难了,尤其是最高领导,《高力士墓志铭》的作者,就在铭文开篇处吐露了心声,读起来挺有意思的:“事君之难,请言其状:尽礼者,或以为谄;纳忠者,时有不容。直必见非,谓之靡上;严又被惮,不得居中。古所谓为臣不易者,以此至。”
当然,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正因为你侍奉的人有权、有势,巴结你的人才多,能够得到的灰色收入越丰厚。有一回,某位大臣向慈禧太后汇报工作,不小心把官帽忘在宫里,这可是大不敬之罪,懂事的李莲英悄悄把帽子取出,托人送到府里,那位官员感激不已,立即回赠数额不菲的白银,如果李莲英的主子仅仅只是个答应、常在,他哪里有发大财的机会。地位显赫的太监不会为钱烦恼,他们的生财之道很多,清朝灭亡后,倒卖宫里文物也赚了很多钱。日常生活中住豪宅,吃山珍海味,有专门的厨师、账房先生,徒弟们更是前呼后拥,争相讨好,拜师费都收到手软。
只是繁华如过眼云烟,世界上没有永远的辉煌,高级太监倚仗主子的权势,翻云覆雨,炙手可热,等到主人撒手人寰的那一天,原有的格局又得重新洗牌。天启皇帝刚驾崩,魏忠贤的末日马上来临;慈禧太后刚入葬东陵,李莲英和崔玉贵黯然出宫。太监年纪大了,身子骨不行了,干活有气无力,他们的利用价值已荡然无存,皇室会把这些人无情地赶出宫去,自生自灭。低等级的太监根本无处容身,脱离社会那么多年,什么也不会,只能在京师街头乞讨、要饭,或者抢劫、当男妓,冻死在寒冷的雪夜里。混得最好的太监,捞的银子多,早就准备好了宅院,坚持到寿终没有问题,介于两者之间的会去寺庙居住,或者交八十两银子加入养老义会,在明清、民国时期,北京许多寺庙都有老太监苟延残喘,聊度余生。八宝山革命公墓,大家都很熟悉,成为墓地前,那里是一处太监养老的寺院,叫“褒忠护国寺”,寺庙名下有田产,可以出租给无地的农民,剥削他们的劳动成果。太监崔玉贵以处死珍妃闻名于世,他退休后,捐了680亩良田给立马关帝庙,晚年和徒弟们居住在庙里,直到十九年后因病去世,安葬在北京西郊的宝藏寺。养老义会和养老院差不多,只要交一笔钱,吃住都包了,可是许多太监连八十两都拿不出来,只能流落街头。
太监死后,正常人家是不允许他们葬在祖坟里的,否则对不起先人。棺材也不能从正门抬出去,必须走侧门,不然会给整个家族带来晦气。太监生前遭受社会各界的鄙视,死后同样得不到一点宽容。那些主动当太监的人,属于罪有应得,对于被迫当太监的,就有些残酷了。1923年,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太监这个畸形、小众的行业终于消亡,成为皇帝制度的殉葬品。太监的诞生本身就是为君主服务的,主子不存在了,奴才当然也没了。在溥仪的命令下,一群群太监失魂落魄地走出紫禁城,他们失业了,红墙外,没有几个地方需要太监这个岗位,绝望之下,许多人跳了护城河,场面十分凄惨。深居宫廷的太监怎么也不会想到,持续几千年的行当,会在这一天被社会彻底淘汰。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