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
徐州以南的战斗始于1938年1月26日,日军第13师团向安徽的凤阳和蚌埠发起进攻,我方守军由第11集团军的第31军组成,在池河西岸地区逐步抵抗,并最终向定远和凤阳以西的方向撤退。
到2月3日,日军已相继攻占临淮关和蚌埠,随后的一星期,日军第13师团主力分别在蚌埠和临淮关强渡淮河,向北岸发起进攻,然后于12日撤退至澥河和浍河方向,形成对峙局面。
接下来,台儿庄战役成为徐州会战的主战场。日军占领滕县后,士气高涨,随后向台儿庄进发。1938年3月23日,日军冲到泥沟车站,次日凌晨,日军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台儿庄的防御工事,而中国守军则坚守在城房中,尽管在攻势下,三分之二的阵地已被日军占领,但台儿庄守军仍然坚守南关一隅,拼死不退。
这时,中国军队汤恩伯军团火速南下增援,于黎明时分出现在日军背后,使日军陷入重围。在台儿庄守军全线出击的同时,*声震天。经过数周的血战,日军已步入崩溃边缘,最终被迫突围逃窜。
与此同时,滕县之战也在进行中。日军第2集团军从山东潍县南下,分路向滕县发起进攻,双方激战5天5夜,中国军队重创了日军,迫使其撤退至莒县。随后,日军在3月14日向滕县发动总攻。中国守军的第22集团军的第41军英勇抗击,但伤亡惨重,苦战到17日,最终滕县失守。
随着日军的包围逐渐形成,中国最高军事当局决定集中兵力于徐州附近,准备再次聚歼日军。然而,战局的不利态势使蒋介石意识到徐州已难以坚守,他下令部队撤离并突围。1938年5月16日,第五战区下令各部队分别向豫、皖边界山区突围。中国军队展开有序的撤退,同时与日军展开一次次的冲突,成功突围出重围,向河南南部和湖北北部集结。
2.3. 结果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中国军队表现出了顽强的抵抗精神,虽然成功守住了徐州,但是这场战役也带来了巨大的牺牲和伤亡。
根据历史记录和研究,中国军队在战斗中伤亡约6.5万人,其中包括阵亡、受伤和被俘。而日军方面伤亡人数也不容忽视,虽然具体数字难以确定,但估计也在数万人以上。
这个数字令人心痛,也凸显了中国军队在保卫徐州的过程中所承受的巨大牺牲,徐州会战的结果再次证明了中国军队和民众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