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纷纷民不安,东吴西蜀汉中原。好好的一个大汉巨龙帝国,硬是被曹操孙权刘备拆成了三驾马车。虽然当时还能压制住周边异族不敢大规模进犯,但是鲜卑乌桓蠢蠢欲动,也为后来的两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之乱埋下了伏笔。
其实在汉献帝即位之初,曹操还是有心匡扶汉室的,如果刘协不是年纪太小,身边的大臣不是太过颟顸,是有可能实现大汉复兴的。
于是我们不禁设想:如果刘协有刘彻刘秀一半的雄才伟略,把曹操之下的割据军阀都收拢到朝堂之上,会组合成怎样的强大阵容?有这些能臣良将辅佐,大汉帝国能否创造新的辉煌?
咱们今天的话题,就是如果曹操允许,刘备孙权愿意,三国精英汇聚一堂,应该怎样瓜分大汉权力蛋糕?把这些枭雄能臣良将放在什么位置上,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按照《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和《三国志》记载,后汉三国时期,三公基本就是摆设了,真正掌握实权的,是丞相、御史大夫、将军、太常、光禄勋、卫尉、廷尉、大鸿胪、宗正这十二个大人物。
看到这里有读者就要笑了:你不识数,这不是九个职务吗?怎么出来了十二个大人物?
请君稍安勿躁,看到将军一职的时候,您就明白了。
丞相曹操: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丞相这个职务,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设立的,到了汉哀帝刘欣元寿二年改名叫大司徒,后来又被曹操恢复丞相之名,自己当了。
丞相这个职务,曹操是不会让出去的,而且遍观三国群雄,综合能力超过曹操的,还真没有。
曹操不但是三国杰出的政治家,搞农业也是一把好手。因为屯田制度搞得好,他的部队是吃得最饱的。
在中国古代,无论是朝廷还是百姓,最关心的两件事,就是耕与战,在这两方面,曹操都是行家里手。
除了耕战之外,曹操的文学素养也是三国三巨头中最高的。担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任,没有比曹操更合适的人选。曹操当丞相,刘备孙权肯定会表示心服口服。
御史大夫荀彧:金印紫绶,禄比丞相,有绣衣直指,出讨奸猾,治大狱。
在大汉帝国,臣子中第一号实权人物是丞相,第二号就是御史大夫,因为御史大夫不但是副丞相,还管着监察。
这个职位不但需要对大汉帝国的绝对忠诚,还需要极高的威望和刚直不阿的性格。荀彧荀令君的忠诚、人格、威望,自然是连敌人也不得不承认的——除了祢衡那喷子,三国时期没有人说荀彧的不是。
荀彧执法严明,连曹操的儿子也不惯着,该顶曹操的时候,他也毫不客气。
更重要的一点,是荀彧跟曹操关系很好,但却公私分明,这就能让正副丞相在团结的同时互相监督制约:既不会联起手来忽悠皇帝,又不会互相拆台掣肘,闹得大汉朝廷停摆。
将军:比公者四,第一大将军,次骠骑将军,次车骑将军,次卫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