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的前提,是制造舆论。无论想干成什么事,提前造舆论最重要。这一招,洒家还是跟宋江学的。这黑厮文不能考秀才,武不能耍大刀,就是造舆论、吹牛逼最在行。他在郓城县当押司的时候,就善于用吃拿卡要的银子,来收买人心,雇了唐牛儿等一群小厮天天在外边替他吹嘘,什么及时雨啊、呼保义啊,据说还让阎婆惜谱成了小曲,连青楼女子、三岁儿童都会唱几句《学习宋江好榜样》。听的多了,江湖好汉就形成了条件反射,一见到宋江,就五体投地,甘愿追随。真正急公好义、乐善好施的柴大官人,名声倒越来越不响亮了。没办法,人家是“及时雨”,你是“小旋风”,风哪能压过雨啊!
洒家造的舆论是四句偈语: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说是洒家南征前,拜见智真长老,长老亲自嘱咐我的。第一句是擒获夏侯成,第二句是活捉方腊;第三四句最关键,就是听到潮信就圆寂。第一句,第二句,都应验了,这偈语真灵啊!实际上,这是洒家在六和寺,一晚上没睡觉憋出来的,都是照着已经发生的事情套的,能不灵吗?!
这个四句偈语一放出来,立马就有了效果。大家都知道,洒家要圆寂了。要知道,洒家还不到四十岁,身体各项机能都在巅峰,怎会突然圆寂?因为有了神奇的偈语,加上近期生离死别的事太多了,大家都漠然了,谁都没怀疑洒家是要诈死。洒家沐浴更衣后,在众人的注视下正襟端坐,不一会便没了气息。众人都以为洒家已经圆寂了,大哭一场。实际上,洒家自幼练功,内力深厚,特别是能自闭鼻息,用丹田一口气硬撑,几个时辰都没问题。
除了六和寺的几个老和尚,没有人知道洒家是在诈死。他们几个把僵硬的洒家,抬到六和塔后,洒家趁机躲入塔中。他们几个将洒家昨晚吃剩的狗骨头,投入火中焚化了。拿出骨灰,走到外面向大家展示一番,证明洒家真死了。众人伏地大哭,洒家在六和塔上看的清清楚楚,不禁也有些伤感,看来洒家虽然是天孤星,但是并不孤独,只是有很多人不善于表达感情而已。从此世界上没了花和尚,六和寺多了一个扫地僧。
*人放火半辈子,最终还是平淡好。洒家原来不是个好和尚,现在要把拉下的课都补上,做一个老老实实的扫地僧。接下来,洒家从文盲,逐渐学会了识字写字。有时想起从前的点点滴滴,就记录下来。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洒家的记录越来越厚,对一些人一些事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洒家知道,虽然离开了梁山,但洒家还是那个热血青年,没有一点点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