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情史简介,冯梦龙情史里提到的痴情才女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5-11 05:09:53

《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出自于明代冯梦龙著名的“三言”系列拟话本《醒世恒言》,故事依旧是老酒灌新瓶,脱胎自宋人廉布的笔记小说集《清尊录》中的《大桶张氏》。

此篇讲述了富商女儿周胜仙,与在樊楼卖酒的范二郎一见倾心,相思成疾。主动追求自己的爱情,通过媒婆周旋博得母亲同意定下了亲事。岂料经商归来的父亲周大郎以门户不对为由坚决反对,周胜仙气闭,被当成死亡匆匆下葬。结果因为盗墓而复生,受尽屈辱逃脱后去寻找范二郎,却被范二郎当作鬼魂失手打死。范二郎入狱后,周胜仙非但不恼,反而三次与其相会,最后托梦助范二郎无罪释放。

冯梦龙情史简介,冯梦龙情史里提到的痴情才女(1)

拟话本是明清小说家模仿宋元话本的框架所写的短篇白话小说。宋时社会发展繁荣兴盛,城市人口比例超过20%,浓厚的商业气息促进了社会分工的细化,市民阶层的壮大兴起了丰富的文娱文化,“说话”便是其中之一。说话艺人讲故事表演所用的稿本,便是话本。说话表演经过宋朝的沉淀,在元朝时更为鼎盛。

这种表演形式本身就是迎合市民的精神需求,吸收了民间俗语,用通俗易懂的白话表达。群众关心的故事无非于一个“奇”字,在奇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反馈、添增、改良,塑造一些为市民阶层所同情或是愤慨的人物形象。

所以在冯梦龙的三言系列中,每个单篇都曲折离奇,贯穿了各行业的从业者。人物的形象也比较单薄,比如周胜仙,是一个勇敢追求爱情的女性反叛形象,范二郎的人物描写更是扁平模糊,但为了成就周胜仙的痴情女子的形象,就舍去了合理的逻辑性,有一种为了令人同情敬佩故意为之的成全式牺牲。

《闹樊楼多情周胜仙》虽然写的是宋时的故事,但《醒事恒言》成书较晚,收录的宋元时期的作品不多,大多是明人之作。理解这个故事,要从明代的社会背景入手。

冯梦龙情史简介,冯梦龙情史里提到的痴情才女(2)

《清明上河图》中的说书人

人物性格与现实认知的冲突制造了周圣仙的悲剧命运

在周胜仙的身上,可以看到很多行为矛盾的地方。包括冯梦龙自身,一方面褒扬周胜仙追求爱情的主动勇敢,另一方面,又以失贞来定夺其命运的悲剧性。《闹樊楼多情周胜仙》通篇都充斥一种不协调感,人物性格与现实认知呈现一种两极分裂的状态,却又奇异地共存。

虽然是写两个人之间的爱情故事,但整段爱情中呈现主导地位的都是周胜仙。在茶楼初相见,四目相对,她想的是“若还我嫁得一似这般子弟,可知好哩。今日当面挫过,再来那里去讨?”当时便借以茶里有草质问茶博士,抖出自己姓名家世的同时,试探范二郎是否单身。可见她机智大胆的性格。

周胜仙在爱情上的果敢决断,一改封建社会传统女性保守被动的形象,这样的性格特质是冯梦龙赋予其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然而面对父亲的反对时,她又缺乏了对父权的反抗精神,在偷听父母的对话后,没有任何争取,只气到昏厥闭气。

冯梦龙情史简介,冯梦龙情史里提到的痴情才女(3)

盗墓贼朱真为假死的周圣仙美貌所动,欺侮了她的清白,周圣仙清醒后表现出惊人的从容淡定。只跟了朱真回家,假意逢迎顺从,衾枕相陪,为得是朱真替她找范二郎续回情缘。周胜仙并未有旧时女性失贞后的节烈表现,虽然和朱真生活在一起,心里想的却是范二郎,说明她并不拘泥于表层意义上的“从一而终”。

在伺机逃脱朱真家后,周胜仙一路寻问找到了范二郎,在樊楼见到朝思暮想的心上人后,得到的回应却是范二郎吓的惊慌失措的“灭!灭!”范二郎任她如何解释都不肯听信,竟然随手抄起一个汤桶就向周胜仙的脸上狠狠砸去,可怜痴情执着的少女,平白送了卿卿性命。

范二郎的种种表现,并非一个重情笃意的情郎,在这段爱情中,他没有任何付出,却令周胜仙死了两次,奈何为情障目的周胜仙,仍然痴心不悔,身作鬼魂还执念不下,在梦中与范二郎行了夫妻之实,看似深情,实际上还是一种从一而终的观念,在深层意义上实践了对范二郎的“守贞”。

周胜仙是冯梦龙所塑造的一个过于刻意的新女性形象,她身上有超脱于同时代传统女性的大胆反叛,同时也囿限于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这就使得她在主张婚姻自由的时候,有一种盲目的执着追求。过于突兀的人物行为,恰恰反映了作者创作这个角色的初衷:爱情的民主自由。周胜仙的悲剧命运,是追逐爱情自由中必然的现实阻碍,她的死完成了两次情绪渲染,敲打的是当时社会背景下读者们的意识觉醒。

冯梦龙情史简介,冯梦龙情史里提到的痴情才女(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