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仪在唐朝是什么位分,唐朝的才人和昭仪是现代的什么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5-12 04:04:36

【唐朝初期后妃制度:共分为五等九个品级,名额一百二十二人】

唐朝初期,后宫佳丽根据等级划分,共分为皇后、四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五个等级,共计一百二十二人,而有的等级又有不同的品级,按照细分来看,多达九个品级,下面 将为您逐一阐述。

昭仪在唐朝是什么位分,唐朝的才人和昭仪是现代的什么(1)

一、皇后

皇后为皇帝正妻,《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之妃曰后。”在周代以前,帝王的后妃均为妃,到了周代才有“后”这一说法。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发明“皇帝”称号,才正式确立以正妻为“皇后”的后妃制度。

皇后是后宫之首,掌管后宫,一般皇帝只有一个皇后,有废有立,名额只有一个,皇后的册立要举行隆重仪式,并昭告天下,普天同庆。

皇后在礼仪上与皇帝平等,出同车、入同座,重要节日以及生日都要接受百官朝贺。皇后拥有自己的官署,以此管理后宫。

皇后生的儿子为嫡子,有皇位优先继承权,当皇帝无嫡子时,庶子才有资格继承皇位。

唐朝著名的皇后有:长孙皇后则天皇后等。

昭仪在唐朝是什么位分,唐朝的才人和昭仪是现代的什么(2)

二、四夫人

唐朝初期,以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为夫人,合称四夫人,秩正一品。初唐宰相为三品,所以比宰相品级更高。四夫人位在皇后之下、九嫔之上。

贵妃:最初于南朝宋孝武帝时设立,一直沿用到清朝,明宪宗成化七年设立皇贵妃,在贵妃之上,贵妃位次降了一级。唐朝著名的贵妃:杨贵妃(杨玉环)

淑妃:古代妃嫔封号之一,三国魏明帝时始置,但历史上首位被封淑妃的为晋武帝淑妃公孙氏。唐朝时淑妃为四夫人之次,正一品。唐朝著名的淑妃有:唐太宗的杨淑妃(隋炀帝之女)唐高宗的萧淑妃等。

德妃:北周时始置,位四夫人第三等,正一品,一直沿用到清代。唐朝著名的德妃有:唐高祖的尹德妃、唐太宗燕德妃、唐睿宗的窦德妃等。

贤妃:古代妃嫔封号之一,始于唐代,正一品,后来贤妃又指贤德的后妃。唐朝著名的贤妃有:唐太宗徐贤妃、唐德宗韦贤妃等。

昭仪在唐朝是什么位分,唐朝的才人和昭仪是现代的什么(3)

三、九嫔

唐朝初年,以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等级位于后、妃之下,在其他侍妾之上,秩正二品,品级比宰相高。

昭仪:西汉元帝时期始置,仅次于皇后,后来地位下降,位于后妃之下。唐朝著名的昭仪:唐含宗的武昭仪(武则天)

昭容:南朝宋孝武帝始置,九嫔之一,一直沿用到唐宋。唐朝著名的昭容:唐中宗的上官昭容(上官婉儿)

昭媛:为九嫔之一,正二品,沿用到唐宋,明清不再沿用此名号。

修仪:亦写作“脩仪”,三国魏明帝时始置,位比关内侯,晋武帝定内官列入九嫔之一,位同九卿,隋唐时继续沿用,为正二品。宋金继续沿用,地位稍有变化。

修容:隋炀帝时重设后宫位分,修容为九嫔之五,唐朝初期沿用,为正二品,宋金继续沿用。

修媛:南北朝北齐武成帝时始置,当时修媛为八十一御女之一,唐初为九嫔之一,秩正二品,一直沿用到宋金。

充仪:隋炀帝时期始置,为九嫔之一,正二品,沿用到唐宋。

充容:为九嫔之一,位同宰相,唐宋沿用,明清不再沿用。

充媛:为九嫔之一,地位略低于宰相,高于六部尚书。

昭仪在唐朝是什么位分,唐朝的才人和昭仪是现代的什么(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