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墩发掘区
此时,机遇便降临到与安徽淮南颇有渊源的路国权身上。2018年,安徽建设引江济淮工程时,曾邀请他们进行发掘,当时发掘地点也在淮南;2019年,他们再次受邀参加武王墩的前期发掘工作。“这两次合作,让山东大学的田野发掘水平和能力得到安徽同行和业界认可,也成为我们能有幸参加武王墩项目发掘的契机。”路国权说。
亲历楚大鼎的出土
“其貌不扬”的武王墩,远看似乎不过是一座高大的土丘;但若存心细观,便会发现它占尽形胜:北边是秀美的舜耕山,西侧是浩渺的瓦埠湖,春申君墓、李三孤堆等多座楚国贵族墓葬广布周边,形成“众星拱月”之势,似乎在向人们暗示着墓主身份的不凡。
考古团队在此处仔细勘查,发现武王墩主墓外围设有近似方形的独立陵园,陵园内则分布着车马坑、陪葬墓、祭祀坑等遗迹,墓园总面积之广,达到了惊人的2100余亩。在路国权的印象里,规模如此宏大的战国陵园实属罕见。
武王墩发掘前原貌
路国权在淮南一待便是四年。这些年间,考古团队对武王墩主墓(一号墓)进行了重点发掘。它是陵园内规模最大的墓葬,位于陵园中部偏北隆起的高地上,坐西朝东,东部有一条长42米的长斜坡墓道。
“这是座甲字型大墓,地表上有高耸的封土。从顶部看,封土堆呈覆斗状,高出地表16米。”路国权介绍说,“封土下是巨大的墓室,墓室底部又用枋木构筑了阔大的椁室。椁室结构复杂,呈‘亚’字型,中心是棺室,四周各有一个边室,整个椁室被分隔为九室。”这样的结构,也被人们戏称为“八室一厅”,这意味着武王墩将成为国内首次见到的、结构清晰明确的九室楚墓,也是迄今所见分室最多的楚国墓葬。
担任考古发掘二组组长的路国权,主要负责东室和北室的发掘工作。四年的发掘过程,惊喜不断,但最让他兴奋的当然是他亲历的最大楚鼎的出土,他至今仍清楚记得当时的场景。
“组长快来看,这里有件特别大的青铜鼎!”就在不久前的4月9日,路国权所率领的考古小组,在东1室南端的泥泞中发现了这一国之重宝!他和团队成员们在极度兴奋之后马上冷静下来,他亲自动手,仔细清理。慢慢地,一件厚重、大气的青铜鼎终于被清理出来。路国权说,他曾经激动地趴在地上对着大鼎看了又看。
东1室南端放置的大鼎
测量结果显示,这只鼎的口径达到了88.3厘米,高度约为1.2米,比安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李三孤堆最为瞩目的出土文物——铸客铜鼎还要大。“鼎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楚国也一直有问鼎中原的野心。”路国权说,“学界普遍认为李三孤堆是楚幽王的陵墓,这只鼎体型比铸客大鼎更大,说明武王墩的墓主极有可能是国君级别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