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典故从古流传至今,世人都赞蔺相如有勇有谋,但事实上,完璧归赵真是一场成功的外交吗?而蔺相如又真的是一位非常杰出的谋略家,为赵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吗?
最不重要的和氏璧完璧归赵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事情要从赵国得到宝物和氏璧说起,赵国偶然间得到一块宝玉和氏璧,秦国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非常想得到这块宝玉,于是秦王对赵王说,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
赵王害怕秦王有诈,于是派蔺相如去和秦王商量此事,而蔺相如见到秦王后,认为秦王并不是真心想用城池换和氏璧,于是连夜派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而自己则孤身和秦王激辩,最终使秦王想白占和氏璧的阴谋落空。
在这个故事里,人们习惯把秦王看作是以强权占便宜的野心家,把蔺相如看作是守护国家宝物的忠臣。
但实际情况或许并不是这样。
首先,秦王真的是想要和氏璧吗?甚至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一块宝玉?
当时的秦国已经是各诸侯国中最强大的一个,而有实力和它稍作抗衡的只有楚国和赵国,楚国相比赵国,军事上又稍弱一些。
秦国要想和这两个国家开战,必须先稳住一个,收拾完一个再收拾另一个,因此,秦国为了先打实力稍弱的楚国,就必须先刺探赵国国力虚实,然后把它稳住。
而秦王向赵王要和氏璧这一举动,就是为了摸清赵国底细。
如果秦王真的为了一块玉而把自己的城池割让给别的国家,那么他真的就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
但是赵国在应对这件事时,从赵惠文王到蔺相如,他们都知道,秦王不可能真的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这么荒唐,但是他们没有理解秦王这么做的真正目的,只是一心不想让秦王骗走和氏璧。
秦王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不在乎是否真的能得到和氏璧,而是看赵国是否敢拒绝这么荒诞的要求,如果赵国敢拒绝,说明他们不怕惹怒秦王,或许有实力一战。
而赵王派蔺相如去和秦王商量,则表明他不敢拒绝秦王的要求,秦王由此就知道赵国不能和自己抗衡。
从赵国决定派遣蔺相如的那一刻开始,秦王要和氏璧的真正目的已经达到了,不管后面蔺相如怎么对他,其实他都是无所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