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宗实最后的结局,赵宗实死亡原因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6-05 22:29:17

仁宗剧照

首先反对的肯定是仁宗妻子,曹太后,但是离奇的是,最后,曹太后在诏书上签了字,后世对这个事情有过很多解读,最著名说法的是韩琦等人在一次酒会上,将曹太后灌醉,趁着曹太后醉酒之际,骗他签了字,曹太后醒来发现为时已晚,也无可奈何。当然,这在正史上是没记录的。但曹太后最后签字了,是千真万确有记录的。

濮议事件耗时18个月,颇像一场闹剧,不仅对大宋没有任何帮助,而且对英宗而言不仅没好处,反倒落个忘恩负义的名声。那英宗为什么非得这么干呢,他是昏君吗,不是,英宗虽然在位时间短(4年),但总体来说,他在国家政事上还是有作为的,要不然,名臣韩琦、欧阳修也不可能这么拥护他。

那为什么就非得在"濮议事件"上这么执拗呢,这也能看出英宗人格中的偏执缺陷。他这么做,更多的是故意对仁宗的报复。

赵宗实最后的结局,赵宗实死亡原因(9)

为什么要报复给他皇位的仁宗皇帝,这就得来分析英宗人格障碍产生的原因了。

对照心理学,分析英宗人格障碍的成因:生物因素,可以忽略不计;环境社会因素:个体的成长环境、抚养模式直接关系人格障碍发病与否。 安全的、稳定的抚养模式,人格障碍发生的可能性就很小。

一、年幼入宫,远离父母

宋英宗赵曙,他的父亲是濮王赵允让,生了28个儿子,因为仁宗一直无子,就想沾沾他的运气,就这样4岁的赵曙被接入宫中。交由曹皇后教养——过小的年纪离开亲生父母,失去安全感

赵曙在皇宫中生活了4年,真的为宋仁宗招来了福气,宝元二年(1039年),仁宗的亲生儿子豫王赵昕出生后,赵宗实出宫回到生父赵允让身边——抚养模式不稳定。

赵宗实最后的结局,赵宗实死亡原因(10)

赵宗实 儿时剧照

四岁离开亲生父母,对孩子来说肯定没有安全感。在皇宫里,规矩又多,虽然有曹皇后的教养,但他毕竟不是真正的皇子,身边人哪怕有任何一点怠慢,或是闲言碎语,都会刺激这个小孩敏感脆弱的心灵,关键,他还不能表现出来。他给外人看到的一面是下面这样的表现:

赵宗实天性极为孝顺,喜好读书,不做嬉游玩乐的事情,穿的用的节俭朴素得像一个儒者。常穿着朝服见他的老师,说:"你是我的老师,不敢不以礼相见。"他还把《宗室六箴》的内容写在屏风上来约束自己。

看到了吧,一个小孩子活的像个小老头,太压抑了。这也说明,这孩子活得多累多辛苦。他是不敢有任何肆意妄为的举动的。

仁宗有了自己的儿子,赵宗实在皇宫中的地位更尴尬了。我们相信,仁宗皇帝不会有意虐待自己的侄子,但忽视肯定是有的,而仁宗的忽视,就会给小小的赵宗实带来灾难。那些太监宫女对他肯定不会太好,他的处境,也不可能敢告诉仁宗或者曹皇后。这也就解释了他即位后为什么对那些太监宫女非打即骂。这更像是一种报复。

赵宗实最后的结局,赵宗实死亡原因(11)

少时 赵宗实 剧照

二、常年备胎,忧虑惊恐

仁宗没儿子的时候,把赵宗实接进宫,有了儿子,就把他打发出宫,虽然无缘高高在上的皇位,但好在回到了自己父母身边,这一年他8岁。可不幸的是,庆历三年(1043年)正月,豫王赵昕早夭,这一年,赵宗实12岁。从那之后,仁宗一直没儿子。赵宗实,就成了众人关注的目标。不断的有大臣提议,让仁宗过继个儿子,早立太子。这人选不用说也是多半落在赵宗实身上。可是仁宗一直不死心呀,一直想自己生个儿子,这样一拖再拖。直到嘉祐六年(1061年)赵宗实30岁了,仁宗才封他为"皇子"。(注意,不是"太子")让他进宫。这就是前面说的,赵宗实连上十几道推辞的奏折。他不敢去呀。

解释一下,为什么他这么害怕:

赵宗实作为最有可能的大宋未来继承人,身价倍增,风光无限,大臣都对他礼遇有加。

但风光的背后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向来谦虚有礼、聪敏谨慎的赵宗实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无上的荣华富贵背后,就是刀光剑影啊,赵宗实陷入了莫大的恐惧和隐患之中。他担心仁宗会为了巩固自己亲儿子的皇位,*了他这个差点就当上继承人的养子。即使仁宗不*他,群臣也会怂恿下一任皇帝*了他,除掉隐患。

赵宗实最后的结局,赵宗实死亡原因(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