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淮海战役总前委问题,坊间探讨得比较多。特别是不少人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淮海战役总前委一共才五个人,可就这五个人为何还分了*、常委、委员三个层次呢?帅克就这一问题试作分析探讨。
其一,说明*主席对*政委是高度信任的。
前委是前敌委员会或前线委员会的简称,是我军在人民革命战争中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在战争期间,它是一种常态化的组织形式,对战役战斗具有最终的决定权。从解放战争时期我几大*军的实际情况看,前委*主要由该*军司令员兼任。如东野、西野、华野的前委*就分别由林彪司令员、彭德怀司令员、陈毅司令员兼任。陈毅任职中野副司令不在华野期间,由代司令员粟裕兼任。较为特殊的是中野的前委*,则一直由*政委兼任。
这次的淮海战役,华野和中野已从战略上的配合作战演变为战役上的协同配合作战。而这种协同配合作战,势必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总前委来统一组织协调。于是,淮海战役发起后的第10天,也即整个战役已经演变为南线大决战的关键时刻,*主席决定成立总前委,应该说这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
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首要的便是*由谁来当。而在此之前,华野与中野一起逐鹿中原的时候,陈粟归刘邓统一指挥。现在成立总前委,*按说自然也应由中野的主要*产生。这样,总前委*一职便自然落到了中野前委**政委的头上。这种安排,一方面是有惯例和逻辑来依循,另一方面又充分体现了*主席对*政委的高度信任。
其二,说明共产党的军队是非常讲究任职资历的。
三大战役之中,辽沈战役没有成立总前委,因为该战役主要由东北*军一家来完成。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由于是两家*军联合实施作战,故均成立了总前委。
平津战役总前委是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三人组成,林彪任*。淮海战役则不同,它是由五人组成的总前委,并且这五人还分出了*、常委、委员三个层次。平津战役总前委三个人都是大战略区的正职,应该说在党内属于平级的。当年三人在抗战时期,还曾一同共事于115师。而淮海战役总前委中,刘伯承、陈毅、*属于大战略区正职,粟裕、谭震林则属于大战略区副职。
明确五人总前委,*主席和中央军委还特别强调刘、陈、邓三人为常委,这说明我军是非常讲究沿革和任职资历的军队。在这一点上是非常明确的,是一点也不含糊的。当时,尽管粟裕任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但他的这种“代”,一直还是按*军副职来对待。包括淮海战役结束后全军统一整编时,粟裕对外的正式职务身份是三野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委,第一副政委是谭震林。不过,尽管粟裕在正式任职上加了一个副政委的身份,但他依然还是*军的副职级。
其三,说明共产党的军队奉行的是党指挥枪的原则。
我军从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已明确提出坚持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淮海战役总前委人员的这种安排,正是这一原则的根本体现。
有的学者指出,一场大的联合战役通常是兵力多的指挥兵力少的,主攻集团指挥助攻集团。而当时,粟裕指挥的华野是40万大军,刘陈邓指挥的中野是十几万大军,中野人数远远少于华野。再加上最初设计的淮海战役(史称小淮海战役),主要由华野来遂行,中野主要担任战略战役上的配合。按照这一惯例和常理来推论,淮海战役当由粟裕来统一指挥。
不过,兵力多指挥兵力少、主攻指挥助攻这一惯例和常理,显然并不能适应于淮海战役的总前委。这样安排,显然与我军奉行的党指挥枪的原则相悖。且不说刘、陈、邓在党内职务一直都高于粟裕,仅在指挥关系上,陈毅更是一直都是粟裕的直接上级,刘邓在中原逐鹿期间粟裕也归其指挥。所以,淮海战役应当由粟裕来统一指挥,或者有的干脆就说粟裕是淮海战役的总指挥,这些都是不成立的、都是极不严谨的。
倒是粟裕本人,对此深为清楚明白。早在战役发起前,他便主动提出:“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毅)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
不过,尽管粟裕仅是淮海战役总前委的普通委员,但主席仍称他立了第一功。这足见粟裕在淮海大决战中的实际作用和影响。
从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再到后来演变成总前委。我们回过头来看,那样的一个大决战,那样的一个繁重的指挥控制,那样的一个复杂的协同配合,总前委5人能做到这样,能把“夹生饭”硬是一口一口地给吃下来,这真是了不起。特别是与国民党的战略战役指挥相对比,更显我军指挥的高明与不凡,更显我军党指挥枪的英明与伟大。
主要参考文献:《刘伯承传》《陈毅传》《粟裕传》《淮海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