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靠什么激发创造力?——答案你肯定想不到。
艺术家靠什么激发创造力?酒精,香烟,爱情?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可能——梅毒。
在钱锺书的《围城》中,主人公方鸿渐在一次中学演讲时提到,梅毒也是一种“西洋文明”,因为“梅毒在遗传上产生白痴、疯狂和残疾,但据说也能刺激天才”。
虽说方鸿渐只是个“半瓶子醋”的“假博士”,但他的这番话却不是空穴来风。
方鸿渐:“梅毒在遗传上产生白痴、疯狂和残疾,但据说也能刺激天才。”/《围城》剧照
从15世纪到20世纪初的500多年里,梅毒患者简直占据了艺术家圈子的“半壁江山”。从大作家波德莱尔、福楼拜、莫泊桑,到音乐家舒伯特、舒曼、莫扎特,画家高更、凡·高,哪个没得过梅毒?
就连厌恶女人、与“爱情绝缘”的哲学家尼采、叔本华,都被怀疑患有梅毒。叔本华死后,人们从他的书中发现了治疗梅毒的药方;而尼采,有观点认为他是因为梅毒感染才导致疯癫的。
在德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的小说《浮士德博士》中,梅毒被明确地赋予了一种浪漫的艺术家气质——狂热、疯癫、创意无穷。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音乐家,他与魔鬼做了一个交易,为了获得更强大的艺术创造力,他自愿感染梅毒。
类似的“梅毒骄傲”也发生在莫泊桑身上。
莫泊桑常年留恋于风月场所,沉迷于性,和他的老师福楼拜一样,“不羁放纵爱自由”是他的生活信条。
莫泊桑常年留恋于风月场所,沉迷于性。/《漂亮朋友》剧照
1877年,莫泊桑被确诊梅毒。得知这一消息,莫泊桑欣喜若狂,写道:“我得了梅毒!终于!真的是梅毒!不是不屑一顾的淋病、菜花之类的,是梅毒,法兰西斯一世就是死于梅毒。雄伟的梅毒,纯粹简单;优美的梅毒……哈利路亚,我得了梅毒,所以我再也不必担心被他人传染。”
得了梅毒后的莫泊桑,果然迎来了他的创作高峰,《羊脂球》《漂亮朋友》等震惊法国文坛的作品相继诞生。然而,在梅毒后期,莫泊桑的身体每况愈下,时常出现幻觉,喜怒无常,并且数次想要自*。1893年,莫泊桑在持续的癫狂中死去。
音乐大师贝多芬,也被怀疑得过梅毒。
贝多芬脾气暴躁,妄自尊大,自私抠门,难以相处。这样一位铁石心肠的“硬汉”是如何被称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的呢?
根据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贝多芬的上述特征,以及他的失聪都有可能是先天性梅毒所引起的。
也许是梅毒所带来的偏执、妄想,在他的大脑中演变成源源不断的创意。/《复制贝多芬》剧照
贝多芬失去听力以后,他必须依靠想象力进行创作,也许是梅毒让他的大脑变得异常兴奋,偏执、妄想在他的大脑中演变成源源不断的创意。贝多芬的巅峰之作《第九交响曲》的终曲乐章《欢乐颂》就是在这一阶段创作的。
那么,梅毒是怎样“造就”天才的呢?
神经性梅毒可以改变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梅毒螺旋体入侵大脑之后,会累及脑脊液、脑膜以及脉管系统,让患者产生认知障碍,以及一系列的精神症状。
另一方面,社会对梅毒患者的偏见、歧视,也给这些艺术家们带来了精神上的“磨砺”。音乐家舒伯特感染梅毒后,健康状况直线下降,他足不出户,绝食、酗酒,作曲成了他唯一的精神慰藉。
梅毒给他带来的痛苦,直接影响了他的音乐风格,乐评家称他的作品有着“啼血般的美艳”。
神经性梅毒可以改变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
不过,梅毒面前,大多数名人都没有莫泊桑的”坦然”。要知道,梅毒被逐渐“浪漫化”,只是20世纪以后的现象。
在梅毒存在的大部分历史中,它都是一种声名狼藉、让人难以启齿的性病——梅毒意味着私生活混乱、性道德低下,因为它总是发生在“正当”的婚姻关系之外。
梅毒是如何在欧洲大陆蔓延的?今天的主流观点认为,梅毒是哥伦布在发现美洲之后,同行的船员带回欧洲的。
在医学界认识梅毒这一疾病之前,梅毒有过一系列“国家名”——法国人称它为“那不勒斯病”;意大利人叫它“法国人病”;波兰人称之为“日耳曼人病”。每个国家都想把梅毒甩锅给自己的邻居。
此外,梅毒之所以与“天才病”画上等号,也可能是一种幸存者偏差。
波德莱尔:“我们每个人的血管里都有共和精神,就像我们每个人的骨头里都有梅毒。”
16世纪,梅毒在欧洲的上流社会大规模暴发。到了19世纪,梅毒已经成为一种“瘟疫式”的全民恐怖。也就是说,不是梅毒患者都恰好成了艺术家,而是那些艺术家像普通人一样,也染上了梅毒。
波德莱尔曾经在一部未完成的书中写道:“我们每个人的血管里都有共和精神,就像我们每个人的骨头里都有梅毒。”可见梅毒之普遍。
如此看来,“普通人与天才之间的差距”远不是一个梅毒能够解决的。毕竟,感染梅毒后,等待大多数人的命运,不是天才,而是疯子。
参考资料:
苏珊 ·桑塔格| 疾病的隐喻
德博拉·海登|天才、狂人与梅毒
BBC |贝多芬:双耳失聪仍谱写出不朽杰作的秘密
南风窗 | 贝多芬不可以有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