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爆发的震惊全国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为挽救革命、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又一次重大武装起义,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2017年8月,**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指出:“南昌起义连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在《西江月·秋收起义》写道:“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要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这首气势恢弘的诗词高度概括了1927年9月爆发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情况,诗词中的“平浏”就是今天湖南的平江县和浏阳市。秋收起义是如何与浏阳结下不解之缘的?浏阳在秋收起义中具有何等地位?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秋收起义的经过与历史意义
(一)秋收起义的历史背景
1927年4月和7月,控制中国国民党的蒋介石和汪精卫两个政治集团,不顾以宋庆龄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先后背叛孙中山所决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纲领,勾结帝国主义残酷屠*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加之中国共产党还处在幼年时期,缺乏革命经验,致使从1924年开始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全国。
但是,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国民党的血腥屠*所吓倒,他们英勇不屈,继续高举革命大旗,顽强战斗。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继续战斗。在此前后,中共中央还作出了在工农运动基础较好的湖南、湖北、广东、江西4省发动秋收起义的决定。中共中央在《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中指出:这次暴动要“以农会为中心”“宣布农会为当地的政府”“夺取一切政权于农民协会”,除夺取乡村政权之外,于可能的情况下应夺取县政权,联合城市工人、贫民(小商人)组织革命委员会,使之成为当地的革命中心,并实行土地革命。中共中央在给湖南省委的多次指示信中还指出,秋收暴动与南昌起义一样,“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发动土地革命”。同时要求湖南的秋收起义,要在以衡阳为中心的湘南地区和以长沙为中心的湘中地区同时发动;在以宝庆(今邵阳市)为中心的湘西南地区,如有可能,也可同时发动;湘西地区也要有相当的准备,以备湖北省某一部队能到湘西时举行大暴动。
(二)秋收起义的主要过程
1.决策:8月18日至30日,改组后的湖南省委在长沙城郊的沈家大屋等地多次开会讨论发动秋收起义问题。关于暴动区域,经反复讨论,同意*提出的缩小暴动范围的主张。大家一致认为,根据湖南省的主客观条件,暴动的区域不能过多过大,而应集中力量,以条件较好的省会长沙为中心,包括湖南省的湘潭、宁乡、醴陵、浏阳、平江、岳阳和江西省的安源等7个县(镇)举行起义;武装起义不能单靠农民的力量,需要有一两个团的军队作骨干;同时,武装起义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帜,而应直接打出共产党的旗帜。会议还认为:“现在的土地革命到了根本取消地租制度,推翻地主政权的时期,此时党对农民的政策,应当是贫农领导中农,拿住富农,整个推翻地主制度的土地革命。”*在会上强调:我们党从前的错误,就是忽略了军事,现在应以百分之六十的精力注意军事行动,实行在枪杆子上夺取政权,建设政权。为领导秋收起义,湖南省委决定成立两个领导机构,一是以各部队负责人组成的前敌委员会,由*任*;一是以各县委负责人组成的行动委员会,由易礼容任*。起义时间,定于9月9日开始破坏铁路,11日各县同时起义,15日长沙起义,16日各路起义武装会师长沙,夺取长沙。
2.部署:当时,由共产党领导和掌握的能够参加起义的武装,分驻在湘赣两省边界的修水、铜鼓和安源等地。9月上旬,*先后到达安源和铜鼓,多次召集湘赣两省边界一些县市共产党党组织负责人和军事负责人会议,传达“八七”会议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和湖南省委关于举行秋收起义的指示,讨论制定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的行动部署。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把位于修水、铜鼓、安源等地的武装,统一编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全师共5000余人,由卢德铭任总指挥,余洒度任师长,下辖3个团:第1团,位于修水,由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平江工农义勇队和湖北省祟阳、通城两县农民自卫军组成;第2团,位于安源,由安源工人纠察队、安源矿警队和安福、莲花、萍乡、醴陵等县部分农民自卫军组成;第3团,位于铜鼓,由浏阳工农义勇队和警卫团、平江工农义勇队各一部组成,*随3团行动。起义的行动部署是:首先,在各县农民起义的配合下,第1团攻取平江,第2团攻取萍乡、醴陵,第3团攻取浏阳县;尔后,各团齐向长沙推进,在各县农民武装起义和长沙工人武装起义的配合下夺取长沙。
3.战斗: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根据中共湖南省委的部署,长沙的铁路工人60余人,开始分头破坏长沙至岳阳和长沙至株洲段的铁路,一度中断了敌方的铁路运输。起义前,第1团临时收编了贵州军阀王天培旧部邱国轩近1000人的队伍。第1团从江西修水出发,向长寿街进攻。9月10日占领了平江县龙门厂,当第1团路过金坪攻打长寿街时,邱国轩部临阵反水,致使1团腹背受敌,损失200多人,步枪200多支,团长钟文璋失踪,1团被迫向浏阳转移。第2团在安源起义后,进攻萍乡未克,西进攻占了老关、醴陵,又北进占领浏阳县城。由于部队麻痹轻敌,1927年9月17日陷入优势敌军的包围,部队被打散,部分突围脱险,不少人牺牲。第3团于9月11日在铜鼓起义,胜利占领了浏阳白沙镇,12日又占领浏阳东门市。14日敌军兵分两路包围第3团,*率领该团向浏阳上坪撤退,并在上坪召开了3团营连军事干部会议。鉴于三路起义部队均受挫,*当机立断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并以前委*的名义通知起义各部队到浏阳县文家市集结。
4.转兵:9月19日,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3团、第1团余部和第2团零散人员陆续到达浏阳文家市。当晚,*主持召开前委会议,分析形势,讨论部队的行动方针。决定放弃原定的进攻长沙的计划,部队迅速脱离容易遭受国民党军围攻的平江、浏阳地区,沿罗霄山脉南移,寻求立足点。9月21日,工农革命军从文家市出发,22日到达萍乡县的上栗市,得知萍乡驻有国民党军,遂决定绕道经萍乡县城以东的芦溪南下。24日抵芦溪。25日晨,部队继续南下,在行进中遭到国民党军的突然袭击,仓促应战,总指挥卢德铭为掩护主力安全转移而牺牲,部队受到重大损失。26日,工农革命军袭占莲花县城,29日开进到永新县的三湾村。此时,部队人数不足一千,思想相当混乱,组织很不健全。为了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部队在这里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将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下辖两个营,并建立和健全了各级党组织,把党的支部建立在连上,开始实行民主制度。此后,工农革命军继续南下,10月3日抵达宁冈县的古城。*在这里会见了当地共产党组织的负责人,同井冈山袁文才、王佐两支农军建立了联系,并把伤病员安置在茅坪。接着,部队经湖南酃县(今炎陵县)的水口镇转至江西省遂川县境,27日进至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的茨坪。从此,这支起义武装在中国共产党和*的领导下,展开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
(三)秋收起义的历史意义
湖南省委和*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是我们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伟大开端,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
1.树旗——秋收起义举起了一面新旗帜。“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引领方向,旗帜凝聚力量”。南昌起义打出的是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旗帜,秋收起义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进一步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决心,开始成为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中国革命道路的核心力量。*在起义前给中共中央的信中提出:“国民党的旗子已成为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的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子了,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秋收起义还首次打出了“工农革命军”军旗,这就是*在《西江月·秋收起义》所写的“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新的旗帜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曾参加“工农革命军军旗”设计的何长工说:“秋收起义打出的工农革命军的军旗和南昌起义打出的国民革命军的旗帜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标志着我们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从此才有了红旗和白旗的对立,才有了红色根据地和白色区域的对立,才有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2.探路——秋收起义探索了一条新道路。“八七会议”之前,我们党选择的中国革命道路受到俄国十月革命“城市中心论”的严重束缚。秋收起义最初也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在遭受重大挫折后,*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毅然改变原定合攻长沙的计划,率领起义部队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阶段,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罗荣桓元帅指出:“秋收起义是中国革命历史中的一个转折点,它开辟了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这就是向农村进军,依靠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借此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逐渐包围城市并最后夺取城市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3.建军——秋收起义走出了一支新军队。秋收起义不仅创建了中国第一支工农革命军——工农红军第四军,更重要的是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制度,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本质和根本优势。秋收起义攻打城市失败后,在部队悲观失望情绪弥漫的关键时刻,*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首次确定在部队各级设立党组织和党代表、把党支部建在连上、建立士兵委员会等一系列政治原则,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基本原则。*还在酃县水口叶家祠亲自主持了6名士兵的入党宣誓仪式,真正实现了支部建在连上的伟大实践。通过“三湾改编”和水口连队建党,为我们党创建新型人民军队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和组织基础。
二、浏阳在秋收起义中的核心地位
浏阳是秋收起义革命活动时间最长、斗争最激烈、贡献最大的区域。秋收起义在浏阳作出转兵文家市、引兵井冈山的伟大抉择,成为中国革命新道路探索的光辉起点,成为*军事策略和战略思想的首次实践地,从而奠定了浏阳在秋收起义中的核心地位。
(一)从进攻路线看——浏阳是秋收起义中路突击的第一选择
1.浏阳独特的地理位置。浏阳位于长沙的东边,地处罗霄山脉北段,东邻江西省铜鼓、万载、宜春,南接江西省萍乡和湖南省醴陵、株洲,西倚长沙,北靠平江。这里群山环抱,连绵起伏,将湘赣两省连在一起,便于转移和机动作战。张家湾军事会议上,*制定的三路部队的进攻方向是:1团由平江工农义勇军进攻平江,由北向南沿武长铁路从右翼进攻长沙;2团以安源工人纠察队、矿警队和农民自卫军为主,进攻萍乡、株州,沿株萍铁路由南向北从左翼进攻长沙;3团位居中间,由浏阳工农义勇军和修水的警卫团组成,从铜鼓出发,进攻浏阳白沙、东门等地,进而攻克浏阳县城,再向长沙挺进,直捣省城。秋收起义时*坐镇中路指挥,就有将浏阳确定为秋收起义暴动区域的中心地带设想。起义受挫后*选择浏阳文家市作为会师地点,主要考虑到文家市号称“湘赣锁钥”,扼湘赣之咽喉,可进可退,活动范围极为广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2.*熟悉浏阳的情况。*与浏阳的十余次结缘,让作为秋收起义前委*的他对浏阳有很深的了解。青年时期的*往来浏阳十分密切,这主要得益于他在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时候认识的几位浏阳同学,如陈锡虞、陈绍休、陈章甫、张辉周等人。那时候,*只要假期有空就会邀集他们到浏阳进行社会调查,去过浏阳的普迹、道吾山、澄潭江荆坪和文家市铁炉冲等地。其中,1917年冬天,*等还在文家市深入田间地头、作坊和学校做了十余天的详细调查,到了必达学校和里仁学校,和师生们进行过深入的交谈,因而对文家市的风土民情、山水地貌有了较多了解。后来,他又往返于湖南和江西之间,多次经过浏阳,这为他以后在湘赣边界发动和领导秋收起义,并决定把起义部队带到文家市会师创造了必然条件。
(二)从依靠力量看——浏阳是秋收起义部队重要兵源地
1.党组织基础好。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浏阳就有罗章龙和李梅羹两名共产党员。1922年10月,浏阳第一个党支部“中共金江学校支部”在浏阳普迹金江学校秘密成立,陈昌任支部*。1925年清明节,夏明翰、潘心元、田波扬等在北乡毛公桥刘家庵成立中共浏阳农村特别支部,同时秘密组织农民协会,成立农民自卫队,发动和组织农民起来打土豪、分田地。之后,党的农村组织在浏阳县域内迅速发展。1926年10月,中共浏阳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县城文庙召开,有代表96人,代表全县22个支部,561名党员,潘心元当选为第一任县委*。1927年“马日事变”前夕,浏阳全境建立了21个区委,300多个乡支部,共有党员1760名。
2.工农武装组织有力。1925年6月起,浏阳各乡秘密成立农民协会,并相应组建农民自卫队。1926年10月,成立了浏阳最早的全县性的工农武装组织——工人纠察队。1927年3月,中共浏阳县委在工农武装的基础上组织成立浏阳工农义勇队。特别是“马日事变”后的第三天,湖南省农协在湘潭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成立湖南工农义勇军总司令部,统一指挥攻打长沙的整个军事行动。浏阳县委*潘心元在湘潭会议后,主持召开会议,要求县委领导成员分头行动,以县农协、县总工会的名义下令各路农军赶在29日到达永安集结。30日晨,浏阳农军以工农义勇队为主力,兵分两路,齐向长沙进攻,爆发了震惊全国的十万农军打到长沙的事件。同年9月,浏阳工农义勇队编入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成为秋收起义第3团的主力。
3.农民运动蓬勃发展。从1925年开始,农民运动就在浏阳各地蓬勃开展。农民协会、救荒委员会等相继成立。1926年10月,在中共浏阳县委的领导下,各地农民协会成立了清算委员会。同时县委和县农协组织广大农民向封建“四权”发起了猛烈进攻。广大妇女冲破“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束缚,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严禁牌赌运动,查焚鸦片,在县城及其他地方还举行了焚烟誓师大会。开办农民夜校,全县有80%以上的乡镇设有一所以上农民夜校。组建特别法庭,对民愤极大的土豪劣绅和反革命分子进行审判,处决了七名罪犯。逮捕审判、枪决了县警备队队长唐秉忠,驱逐了县长肖骧,成为了浏阳革命史上著名的“除唐驱肖”事件。
(三)从战斗过程看——浏阳是秋收起义的主战场
1.*亲率第3团主战浏阳。9月11日秋收起义第3团在铜鼓起义,*亲率第3团向浏阳白沙镇进发。白沙镇位于浏阳大围山北麓,是浏阳河的发源地。驻守白沙的系国民党唐生智部第八军第1团的一个加强连,共200余人,周边有地主团防武装和清乡队。*根据敌情,下达了分三路围攻白沙的命令。战斗仅用1个多小时就结束,共击毙和生擒敌军120余人,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喜称白沙首战告捷为“旗开得胜,马到成功”。9月12日3团迅速占领浏阳东门市。由于1团在平江金坪失利,使3团右翼失去了配合,9月14日盘踞在平江长寿街的敌张南轩营和平浏绥靖司令阎仲儒部共千余人兵分两路包围第3团,*立即指挥3团投入战斗,战斗打得十分激烈,3团官兵牺牲十分惨重。战斗中,3团负责掩护突围和撤离的团党代表徐骐、第一营营长汤采芝壮烈牺牲。特别是汤采芝在组织冲锋中肚皮被划破,小肠流了出来,他硬是咬着牙将肠子塞进去,然后用随身的行军搪瓷碗扣着用绑带绑住,继续战斗直到牺牲。鉴于敌我力量悬殊,*审时度势,下令部队分三路撤退到浏阳上坪修整。
2.2团转战浏阳攻克县城。第2团在团长王新亚领导下,在安源起义后,先进攻萍乡未克,遂西进攻占了老关、醴陵。9月15日,北进占领浏阳县城。2团攻克浏阳县城时,先头部队占领浏阳县城南市街,控制了浏阳河上的浮桥后,一路涉浏阳河攻打东门,一路绕道淮川河夺取西门。在攻打浏阳县城的过程中,潘心元、慕容楚强等领导浏阳革命群众里应外合,迅速击溃了守城敌军,胜利攻取了浏阳县城。秋收起义部队占领浏阳县城极大鼓舞了正处于大革命低潮的广大民众。
3.1、2、3团会师浏阳文家市。9月10日,第1团从江西修水出发,向平江长寿街进攻,占领了平江县龙门厂。根据原定作战计划,起义队伍攻占平江后向长沙进军,但由于临时收编的邱国轩部乘机叛变,致使1团损失很大,被迫向浏阳转移。1团17日下午与3团在浏阳孙家塅汇合,18日召开前委临时会议,决定部队到文家市集中后再确定去向。2团17日下午在浏阳县城也遭到了优势敌军围攻,部队损失惨重,剩余人员决定撤退到文家市。19日下午,1、2、3团陆续抵达文家市。至此,秋收起义前期主要军事斗争告一段落。
(四)从战略成果看——浏阳成为探索中国正确革命道路的光辉起点
1.上坪会议决定了中国革命走向。秋收起义爆发不久,由于敌强我弱,三支起义部队相继受挫,严酷的革命现实迫使起义最高决策者作出决断。9月14日晚上,*将第3团队伍转移到浏阳上坪休整,并在其第一师范同学陈锡虞家和张家大屋召开3团营、连以上干部军事会议。会议根据敌强我弱的客观形势,作出以下决定:夺取城市已无可能,决定放弃原定攻打长沙的计划,部队沿湘赣边界向萍乡方向转移,退到萍乡再说;通知其余起义队伍迅速向文家市集合,以保存革命力量;急信通知中共湖南省委中止16日长沙暴动计划,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上坪会议清醒地认识到了敌我力量对比和当前革命现实,尤为重要的是果断地作出了正确的革命决策:一是将革命的方向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区域;二是通知其余起义队伍到浏阳文家市集中,将革命力量汇聚在一起,形成革命的合力;三是停止了长沙暴动计划。这也为之后的文家市转兵决策统一了思想,团结了队伍,保存了力量。所以有党史专家认为,浏阳上坪军事会议是决定中国革命走向的军事会议,被誉为“革命星火自此燎原”。
2.文家市前委会议成为中国革命新道路探索的伟大抉择。9月19日,各路起义部队相继抵达浏阳文家市。当晚,*在里仁学校主持召开中共前敌委员会会议,讨论工农革命军下一步的行动方向问题。前委会议上,针对起义部队的去向问题,出现了三种观点:一是以师长余洒度为代表的继续攻打长沙的观点;二是放弃攻打长沙,追赶南昌起义部队的观点;三是以*为代表的向农村战略转移的观点。由于观点不一致,会议中,与会人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根据敌强我弱的斗争形势,*清醒地作出判断,他认为:各县农民暴动并没有造成巨大声势,单靠工农革命军现有力量不可能攻占国民党军队重点设防的大城市长沙,否则无疑是鸡蛋碰石头,而敌人在农村控制的力量薄弱,在崇山峻岭中难施拳脚,这就有利于起义部队去找落脚点,保存实力,再图发展。因此,他主张把起义部队向南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最后,在卢德铭的支持下,会议经过举手表决,通过了放弃攻打长沙、向农村转移的决议。浏阳文家市抉择,一个决定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伟大抉择就此完成了。
浏阳文家市前委会议形成的伟大抉择,一方面,为革命保存了珍贵的革命火种。在革命队伍遭受重大损失时,如果继续攻打反动力量强大的长沙,极有可能就是全军覆没。文家市的抉择放弃了攻打长沙的计划,挽救了革命的队伍,保存了革命的火种。另一方面,开启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前委扩大会议作出了“向敌人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山区转移”的抉择,开始了全党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的战略转移,开启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
3.里仁学校讲话吹响了探寻革命新路(引兵井冈山)的号角。*领导秋收起义部队在浏阳辗转11天,是历经了血与火考验的11天,是思考中国革命前途的11天。9月20日清晨,秋收起义部队第1、2、3团共1500余人集合在里仁学校操场举行会师大会。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精辟而科学地分析了大革命失败后的形势和起义面临的任务,生动阐述了暂不去打长沙、打大城市,到乡下去、到湘南去,到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山区寻找落脚点,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道理。他说,退到湘赣边界,将来湘粤赣“任何一省的农民暴动时,我们随时都可以参加”。最后他形象地说:“我们好比小石头,蒋介石好比一口大水缸,我们这块小石头总有一天会打烂蒋介石那口大水缸的,最后胜利是属于我们的!”*的讲话,不仅鼓舞了秋收起义广大官兵和文家市革命群众的革命士气,而且为这支队伍去向何方指明了方向,吹响了这支队伍最终走上正确道路的号角。
1973年,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的夫人海伦·福斯特·斯诺访问浏阳文家市里仁学校,在其著作《*的故乡》一书中盛赞道:“1927年,*主义在湖南浏阳县问世。在文家市这所学校里,人们能感觉到深邃的*神话。”中国共产党正是以此为基础,开辟了通往胜利的道路,并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不断地去探寻着不同时期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不断前进,不断成长,从而取得一个又一个新胜利。
(五)从革命影响看——浏阳成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
1.革命暴动风起云涌。就在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第3团前往文家市途中,*考虑到浏阳革命斗争的需要,先后派黎保、廖克平等留下工作,给了浏阳极大的支持。10月份,在浏阳砰山的丰富岭,夏明翰代表中共湖南省委宣布恢复浏阳县委工作后,湖南党组织在浏阳迅速得到了恢复。截至1929年2月,据中共湖南省委对全省共产党员的统计,长沙地区有党员834人,其中长沙26人,宁乡8人,浏阳800人。而到1930年10月份,湖南省委给长江局的报告讲到,长沙党员总数4119人,其中浏阳县委下辖18个区委,228个支部,党员3849人。在党组织领导下,浏阳革命暴动风起云涌。1927年10月北乡发起蒿山暴动,次年春开始又有北乡的卓然暴动、东乡的张家坊暴动、沿溪暴动和灌原暴动等等,随着这些暴动的成功,浏阳先后建立了浏东游击队、东三里游击队、浏西游击队、高坪游击队、浏南游击队、浏阳游击总队、浏北一支队、浏阳赤卫军、平浏长独立团等地方革命武装。
2.苏区建设创造典范。1928年11月,浏阳县第一区苏维埃政府在沿溪仁和洞成立,与大光洞连成一片,史称“双洞”苏区,管辖12个乡。“双洞”苏区政权坚持近八年之久,被党史专家誉为“十年红旗不倒、苏区建设典范”。随着浏阳苏维埃政权创建和党组织的迅速恢复,浏阳很快成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到1930年春,全县24个区321个乡都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开展经济文化建设和查田分田运动。同年4月,第一届浏阳县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会产生,张启龙任主席。5月,“县苏”组织红五月暴动,将苏维埃运动推向全县各个角落。8月,湖南省苏维埃政府在王首道(主席李立三未到职)带领下迁驻浏阳东门锦绶堂办公。1931年7月,中共湘鄂赣边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东门楚东山大屋召开,成立中共湘鄂赣省委。由此,省、县、区、乡四级苏维埃政府领导浏阳人民全面开展政权建设和经济文化建设,建立了以浏阳东乡为主的大片苏区。同时,省苏维埃政府领导苏区人民在浏阳建立湘鄂赣省红军兵工厂、工农兵银行和赤色造币厂,建立苏区新的金融秩序,帮助工农群众和各种合作社发展生产;设立红军医院、兴建赤色学校,成立苏维埃石印局等苏区配套设施,把反封锁的革命斗争推向了新的高潮。
3.土地革命成为样板。浏阳县第一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实行以“耕者有其田”为核心的“分耕制”。土地革命以乡为单位,没收地主富农土地,按人口进行统一分配,红军战士、革命干部均分得土地,每人得田均在一亩以上。地主、富农也按人口分配。乡苏维埃政府还为每个农户颁发印有户主姓名、土地面积、乡苏维埃政府印章的《土地使用证》。对国民党军队中的浏阳籍士兵,确定不是反动分子的,也予以记名分配土地,只要人回来,立即可以分配田地,这为当时争取和瓦解敌人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双洞”苏区土地革命的顺利实施,浏阳其他各区争相效仿,全县四分之三的苏区,都开展了土地革命,彻底打破了封建的土地关系,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无不欢欣鼓舞,革命积极性进一步高涨。1931年8月,湘鄂赣省委第一次执委扩大会议正式作出决议:深入推动土地革命,收回已分给地主豪绅家属的土地,没收富农多余土地和生产工具。富农按劳动力分配土地,雇农、贫农、中农和红军士兵及其家属,一律按人口平均分配。红军士兵原籍在苏区的,由当地苏维埃政府分配其土地。原籍在白区的,以乡为单位设立红军公田,由群众共同耕种,田地收益交给红军。这些土地革命的做法,基本上都是王首道、张启龙等到湘鄂赣省委工作后对浏阳分田经验的总结和推广。
(六)从理论成果看——浏阳成为*军事策略和战略思想的首次实践地
1.践行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思想活的灵魂。*一直以来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独立自主。以*为主要代表的秋收起义*,率队在浏阳期间,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及时调整战略方向,充分演绎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力量,浏阳亦成为*军事策略和战略思想的首次实践地。*在领导秋收起义过程中,特别是在浏阳东门遇挫后,避开强敌,将3团队伍转移到浏阳上坪,召开3团营、连以上干部军事会议;在文家市前委会议上领导前委会根据敌强我弱的客观形势和队伍实际情况,作出了正确决定,避免了更大的损失。*领导秋收起义在浏阳的系列实践率先冲破教条主义的藩篱,践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
2.开创了党内民主集中制模式。1921年党成立到1927年秋收起义前,党内对于如何开会和如何通过会议形成科学决策还处于探索阶段。*领导秋收起义在浏阳上坪主持召开3团军事会议,在文家市主持召开秋收起义前委会议,一是明确会议主持、会议议题、会议纪律,二是引导会议采取讨论、辩论、表决等形式形成决议,然后公布执行等。虽然当时在军事上需要当机立断,师、团军事指挥员也有异议,但在决策过程中*始终坚持了会议讨论、民主争议、多数定夺的原则,既避免了独断专行,又强化了党的领导和党内民主。与*在浏阳上坪、文家市转兵抉择共同载入史册的不仅是军事转变行动,还有*在浏阳主持系列会议确立的民主决策模式,开启了党内民主集中制的伟大实践。
3.彰显了一切依靠人民的群众路线。“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开篇写下的这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中国革命的关键——革命动力是什么?我们能依靠的力量又是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真正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与价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正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在领导秋收起义的具体实践中彰显了一切依靠人民的群众路线,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一是“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昭告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拥有自己专属旗帜的部队,第一次实现了军人武装与工人武装、农民武装大联合的部队。二是在上坪会议、文家市前委会议中始终集思广益,依靠集体的智慧作出了转兵文家市、引兵井冈山的伟大决策。三是在浏阳的战斗中,浏阳的老百姓非常积极为起义部队免费担任向导、挑夫,甚至是送粮送菜。在今天浏阳东门还流传着当地农民就是宁愿全家饿肚子,也要将家里仅剩下的几升口粮拿出来,全部熬成粥送给刚刚打下东门的秋收起义官兵喝的感人故事。可以说,浏阳作为秋收起义军事斗争主战场,不仅仅有秋收起义部队和浏阳老百姓在与敌军的斗争中结成的生死关系,更有一种秋收起义部队与浏阳老百姓结成的浓厚的军民鱼水情。
秋收起义虽已过去94年,但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是深刻而又深远的。作为秋收起义全过程、主战场的集中载体,最大的贡献地区,浏阳充分彰显了在秋收起义中的重大历史担当地位、革命老区核心区域、*军事策略和战略思想的首次实践地等独特价值。总之,没有浏阳在秋收起义中的核心地位,就没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实践,就不会成为中国革命正确道路探索的光辉起点。
作者
课题总执笔:李晓军
课题组成员:李中琪 杨钢 洪佑良 马海鹰
来源:浏阳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何正章
校对:罗 巍 张司宇
审核:李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