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谥文定,上海人。徐光启的主要成就:合作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对发展我国近代数学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历法、农学等多个领域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译《几何原本》,编著《农政全书》,主持编纂《崇祯历书》。
关心农事的少年
徐光启生于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为了纪念徐光启而改名为徐家汇)一个小商人的家庭。当时的法华汇还不是城市而是乡村,四周都是种满庄稼的农田。
徐光启的父亲先是经商,后来亏本了,只好从事农业生产。他记忆力强,知识面广,懂得阴阳、医术、星相等多方面的知识。徐光启的母亲是一个勤快贤惠的家庭主妇,从早到晚在家里不停地纺纱织布。徐光启小时候进学堂读书,就很留心观察周围的农事,对农业生产有着浓厚的兴趣。
徐光启从小就怀有远大抱负,19岁考中秀才时,便“以天下为己任”。之后,徐光启开始在家乡教书。他多次参加举人考试,但都没考中,加之连年的自然灾害,令他备受磨难。徐光启36岁时由广西赴京参加举人考试,本已落选,却被慧眼识才的主考官从落选人的卷子堆里挑选出来,并列为第一名,中了举人。这个主考官和徐光启并不相识。不久主考官因其他原因被免去官职,徐光启参加会试也未能考中进士,便又回到家乡继续教书。
对自然科学产生兴趣
大约在1593年,徐光启受聘去韶州任教,在那里他见到了传教士郭居静,这是徐光启与传教士的第一次接触。在郭居静那儿,他第一次见到一幅世界地图,知道了在中国之外竟有那么大的一个世界;又第一次听说地球是圆的,有个叫麦哲伦的西洋人乘船绕地球环行了一周;还第一次听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制造了天文望远镜,能清楚地观测天上星体的运行。所有这些对他来说,都是闻所未闻的新鲜事。从此,他对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当徐光启听说到中国来传教的西洋传教士利玛窦精通自然科学,就到处打听他的下落,想当面向他请教。1600年,他得到了利玛窦正在南京传教的消息,专程前往南京拜访。
徐光启见到利玛窦,对他表示了仰慕之情,表达了希望向他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的愿望。利玛窦看他是个读书人,也想向他学习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就同他交谈起来。他们从天文谈到地理,又谈到中国和西方的数学。但临别的时候,利玛窦对徐光启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的请求未置可否。
翻译《几何原本》
1604年,43岁的徐光启终于考中进士,开始步入仕途。他先在北京担任翰林院庶吉士的官职。利玛窦在同徐光启见面后的第二年,也来到了北京。利玛窦向明神宗进贡了礼品,得到明神宗的批准,在宣武门外置了一处住宅,长期留居北京。徐光启在闲暇时,常常去拜访利玛窦,两人彼此慢慢熟悉,并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1606年,徐光启再次请求利玛窦传授他西方的科学知识,利玛窦爽快地答应了。他用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著作《几何原本》做教材,向徐光启讲授西方的数学理论,每两天讲授一次,徐光启总是准时到达,认真听课。一段时间后,徐光启完全弄懂了《几何原本》的内容,并深深地被其中的基本理论和逻辑推理所折服,建议利玛窦同他合作,一起把它译成中文。开始,利玛窦对这个建议颇感犹豫,因为欧几里得的这部著作是用拉丁文写的,拉丁文和中文语法不同,词汇也很不一样,书里的许多数学专业名词在中文里都没有现成词汇,要译得准确,很不容易。而徐光启认为,只要肯下功夫,总是可以译成的。在徐光启的一再劝说下,利玛窦终于同意了他的建议。
1606年的冬天,他们开始了紧张的翻译工作。先由利玛窦用中文逐字逐句地口头翻译,再由徐光启记录下来。译完一段,徐光启再字斟句酌地作一番推敲修改,然后由利玛窦对照原著进行核对。遇有译得不妥当的地方,利玛窦就把原著再仔细地讲述一遍,让徐光启重新修改,如此反复。徐光启对翻译工作非常认真,常常是到了深夜,利玛窦休息了,他还独自坐在灯下加工、修改译稿。有时为了确定一个译名,他不断地琢磨、推敲,不知不觉地就忙到天亮。译文里的“平行线”“三角形”“对角”“直角”“锐角”“钝角”“相似”等中文的数学专业术语,都是经过他的反复推敲而确定下来的。书名就定为《几何原本》。
1607年的春天,徐光启和利玛窦终于译出了这部著作的前六卷。徐光启想一鼓作气,接着往下译,争取在年内译完后九卷,但利玛窦却主张先将前六卷刻印出版,听听反应再说。付印之前,徐光启又独自一人将译稿加工、润色了三遍,利玛窦感到很满意。1607 年,《几何原本》前六卷正式出版。此后,徐光启又与利玛窦合作,再次校订了《几何原本》并出版了第二版。《几何原本》的出版,对发展我国的近代数学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在明朝时,《几何原本》并没有得到重视,直到徐光启逝世后,《几何原本》后九卷还迟迟不能翻译。后来明朝灭亡,清朝统治者对此书也不关注,康熙帝虽然重视西学,但《几何原本》这样重要的著作还是没有能继续翻译。直到徐光启逝世后200多年,清代著名的数学家李善兰与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合作,才将《几何原本》的后九卷翻译成了中文。
徐光启虽然没有能够译出《几何原本》的后九卷,但他还陆续写了许多其他的科学著作。徐光启还用较多的时间研究了天文、算法、农学、水利等科学技术,进行了不少翻译和写作。此外,他为李之藻与利玛窦合译的《同文算指》(此书介绍了西方的笔算数学)、熊三拔编著的介绍天文仪器的《简平仪说》等书写了序言。这些序言充分表达了徐光启对传入中国的西方科技知识的看法。
编撰农学巨著
徐光启45岁的时候,父亲病故。于是,他按照那时候的规矩,回到上海老家守孝三年。在这三年里,徐光启亲自下地种田。有一次,一个从福建来的朋友给他带来了山芋(即红薯)。徐光启从来没见过山芋,吃了以后觉得味道很好,于是就托人从福建运来山芋,在自己的园子里种了起来。徐光启亲自种山芋,获得成功。他还特地写了《甘薯疏》一书,宣传种山芋的好处和种植方法。在徐光启的推动下,上海一带普遍种起了山芋。
后来,徐光启因为对传教士的活动有所庇护,被朝臣误解,于是他辞去官职,在天津购置土地,种植水稻、花卉、药材等。在1613年至1618年间,他在天津从事农事试验,并写成了他后来所编著的农学巨著《农政全书》的编写提纲。
1629年5月发生日食,徐光启按西法推算,预测结果十分精确,而当时朝廷管理天文的官员推算的结果却有较大误差,于是朝廷决心改进历法,命徐光启主持修订历书。徐光启从编译西方天文历法书籍入手,同时制造仪器,精心观测。自1631年起,他分五次进呈所编译的图书著作。这就是者名的《宗祯历书》,全书共 46种,137 卷。当时,徐光启已70岁高龄了。
1632年6月,徐光启担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政务十分繁忙。不久,他就病倒了。由于上任后一直忙于负责修订历书,直到1633年他去世时,《农政全书》的最后定稿工作也未完成。之后,这部书便由他的子弟负责修订,最终于1639年徐光启去世六年后,刻版付印。
《农政全书》共 60卷,70多万字,全面总结了中国农业科学的经验,内容包含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谷物、蔬菜、果树)、蚕桑、牧养、制造(食物、房屋)等12类,对农具、农业技术、土壤、水利、施肥、选种、果木嫁接等各方面都有详尽的记录,特别对于番薯和棉花的种植技术与经营方法,作了重点的介绍,是我国明代一部著名的农业百科全书,对后世影响深远。如今,《农政全书》与《汜胜之书》《齐民要术》《陈勇农书》《壬祯农书》并列为中国古代五大农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