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微信公众号“东方红啦”
魏武帝曹操是三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可谓家喻户晓,“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常成为评价曹操的主流观点。
*读《三国志集解》评: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魏书·武帝纪》记载了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操下“唯才是举”征贤令一事。该令的主要内容是曹操叙述征战经历和内心活动,表明自己绝无取代汉室的想法,并决定让出封地以消除世人误会。
学者卢弼在其《三国志集解》中对此做了大量修正,又引用了一些别家评语,对曹操提出了诸多责难。诸如,曹操在令中嘱咐妻妾,自己百年之后,无论她们嫁到何处,都要向他人表明自己绝无叛汉之心。卢弼认为这番话“为奸雄欺人之语”。
又如,曹操在令中说自己不愿放弃兵权,“诚恐已离兵为人所祸也”,这是为后世子孙打算,也是为汉室国家安危着想。卢弼说曹操这是“肝鬲至言,欲盖弥彰者也”。
再如,曹操在令中说自己打仗“推弱以克强,处小而禽(通‘擒’)大”。卢弼又列举曹操在汴水之战、濮阳之围、清水之难、乌林之役、潼关之困的种种败绩,说他“志骄气盈,言大而夸。”由此可见,卢弼在评价曹操的问题上,过于偏颇。
*读到此处时,写了这样一段批语:
此篇注文,贴了魏武不少大字报,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李太白云:“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此为近之。
*为什么说“此为近之”
从这段批语可以看出,*是不同意卢弼的注文的。他摘用“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一句来说明曹操的雄才大略与卢弼的失当轻言,为曹操正名。
祢衡是东汉名士,负才学而狂傲不羁。孔融仰慕其才华,便将其引荐给曹操。曹操多次想见他,他却称病不见,甚至大骂曹操。曹操敬其才学,不忍*之,便把祢衡遣送给刘表。
一开始,刘表还非常尊重祢衡,予以重用。但后来逐渐受不了祢衡的轻狂,便将其送到江夏太守黄祖处任秘书。祢衡最终因“出言不逊”为黄祖所*,年仅26岁。
祢衡击鼓骂曹
对祢衡的遭遇,唐代诗人李白非常同情,曾写下一首《望鹦鹉洲悲祢衡》予以凭吊。诗曰:
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
黄祖斗筲人,*之受恶名。
吴江赋《鹦鹉》,落笔超群英。
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
鸷鹗啄孤凤,千春伤我情。
五岳起方寸,隐然讵可平?
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
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
“蚁观一祢衡”意为曹操虽然雄才大略,祢衡却视之为蚁类而轻视他。*认为,曹操经略天下,功勋卓著,而祢衡虽负才学,却桀骜不驯。卢弼的这篇注文,与当年祢衡骂曹操的傲慢轻狂甚是相似。所以,*说“此为近之”。
客观评价曹操
*看问题、评价人历来主张一分为二的观点。对曹操,亦是如此。
他曾多次赞颂曹操的文韬武略。1954年夏,*在北戴河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曹操统一中国北方,那时黄河流域是中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些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那么写,戏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所制造的冤案。
1958年11月,*在河南新乡视察时对安阳县委*陈春雨说:安阳是曹操起家的地方啊。曹操这个人懂用人之道,招贤纳士,搞“五湖四海”,不搞宗派。他还注意疏浚河道,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
*非常喜欢曹操的诗词,并向身边的人推荐,他甚至还写有《浪淘沙·北戴河》来凭吊曹操。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在北戴河海滨(1954年 侯波/摄)
在褒扬曹操文治武功的同时,*对他的不足也不避讳。他对曹操未能及时进攻四川以致让刘备能够休养生息的做法提出异议,对赤壁之败中曹操对人严而责己宽的做法认为不妥,留有“赤壁之败,将抵何人之罪”的评论。
参考文献:
1. *著;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诗词集[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读文史古籍批语集[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11.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逄先知,冯蕙主编;陈晋,李捷,熊华源,吴正裕,张素华副主编. *年谱 1949-1976 第6卷[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12.
4. 俞平伯等撰写. 唐诗鉴赏辞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12.
图片来源:人民网、微信公众号中国摄影杂志
作者:曾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责编:小林
网编:侯洁英
监制:方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