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多次刺*谢晋元,后来又由汪伪的人出面诱降谢晋元及战士,谢晋元坚决不从。于是汪伪收买了四名谢晋元手下的士兵,在谢晋元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用特务的刀将37岁的谢晋元*害。
那四名*害他的凶手无情,但上海近三十万人民记得他誓死保护的恩情,他们纷纷前往抗议,谢晋元的葬礼堪比国葬。
03
远在焦岭农村的凌维诚日夜盼望着丈夫来接她回家。可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丈夫牺牲的噩耗。顿时,她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她将自己关在屋子里,不跟任何人说话,一遍遍地看着丈夫生前寄给她的信。她真想撒手追随丈夫而去。可是上有两个年迈的老人,下有四个年幼的孩子,最小的儿子连父亲的面都没有见过。她抹干了眼泪,收起了伤悲,第二天一早毅然下地干活了。
时间转眼过去了四年,最小的孩子也有四岁多了。上养老,下照顾小孩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凌维诚一个人身上,她从没想过改嫁。为了生活,她带着孩子辗转五省来到重庆,找到了蒋介石,一方面是领取丈夫的五万元抚恤金。另一方面请求国民政府能安排孩子们上学读书。
但是蒋介石却推诿说:“现在正值抗战时期,国家困难,等胜利后,定会照顾你们的。”
凌维诚只好暂时带孩子回到焦岭农村,她将丈夫的抚恤金分给公婆一半,一半买了三亩地耕种。
以前,她一直盼望着丈夫来接她回上海,可自从丈夫牺牲后,她的全部希望倾注在孩子身上。没有条件供孩子上学,她就亲自教。
饱经风霜的她,早已从风姿卓绝的上海姑娘变成了一个皮肤糙黑的母亲。
1946年,凌维诚卖掉了一些田产,安顿好公公,带着孩子一起前往上海。一方面去祭奠丈夫;一方面给孩子好的教育;再就是回娘家看看。
她将变卖田产的大部分的钱留给了公公。自己身上的钱不够买五张船票,无奈之下她去找轮船公司,惭愧地说出了自己的窘境。轮船公司得知她是谢晋元的遗孀后,为这样的广东英雄而感到骄傲,立刻免掉了她一家五口的船票和住宿费用。
她到上海的消息不胫而走。她刚到上海,报纸上就已经登出了“抗日将领谢晋元遗孀抵沪”的消息。短短数日,在上海的数十位孤军老兵纷纷前来看望这位团长夫人。
然而谢晋元旧部的处境令凌维诚痛心不已。她想到丈夫如果在,绝不允许他们受这样的委屈。他们有的被迫成为日军的苦力;有的被押到安徽运煤;有的被押到一座海岛帮日军修建机场;有的流落街头;有的病死;有的饿死······
愤慨不已的凌维诚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他们有尊严地活着。
04
面对丧夫之痛,凌维诚可以坚毅地昂起头;为了抚养丈夫的骨血长大成人,她可以低下头去求蒋介石;为了孤军幸存者的尊严,她也可以狠下心去争取。
她通过多方渠道打听到吴淞路466号有栋日本人留下一栋三层空楼房,她便派几个孤军老兵强占了下来。(因为抗战胜利后,各方大员争相接受敌产,谁有本事抢到就算谁的。)原本三青团先抢下了这栋楼,可是面对响彻大上海的八百壮士,他们只好撤走了。
终于,凌维诚一家和孤兵们在大上海有了一个安身之所。住所问题暂时解决了,然而要维持这么一大家子人的生活,依然很艰难。
于是她想起了之前蒋介石说过的那句:“胜利后会照顾你们的。”她便带着儿子和孤军将士前往南京求见蒋介石,最后还是无果而归。
对国民党失望至极的凌维诚决心与老兵自救。她托关系求人,将有文化的老兵安排进了上海铁路局工作。没有文化的组成四行工业服务社,他们出售孤军牌毛巾,袜子,肥皂等日常用品。眼看着光景越来越好。可是人心难测,一个经手钱款的孤军老兵竟然卷款跑了。那些钱几乎是凌维诚的全部家档,这令她的生活陷入了绝境。
最让凌维诚难过的是,其中朱胜忠、石洪模等四名老兵,因飞涨的物价,吃不起饭,竟然铤而走险,抢劫*人。后来被抓捕后处决。凌维诚含着泪,组织几名老兵,将四人的尸体掩埋。
她又组织老兵将丈夫的墓地周围的空地围起来,用来出租,赚取少量租金,以维持生活。期间,如果哪个老兵要回乡,她都会发放路费和安家费。
解放后,上海的房产都要重新登记分配,再次陷入迷茫的凌维诚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给陈老总写了一封信,说明了自己所住房子的来历,还有谢晋园墓地周围空地的历史,以及孤军老兵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