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化的可怕之处,楚文化五大核心特征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12-01 23:56:22

作者:龍雲之子

端午时节,惊闻楚文化的代表人物屈原,被移出新版的历史教科书,甚至有人公然讲端午节纪念屈原是“宣扬自*”,诧异之余,不得已作此文,谈谈端午节的起源和屈原,望国人千万不要遗忘了中华文化最重要一支——楚文化。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推行变革,后遭贵族排挤诽谤,被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

楚文化的可怕之处,楚文化五大核心特征(1)

楚文化的代表人物屈原

上古十日太阳历的“五月五日”是夏至

大挠,黄帝史官,最早的“史”是执“中”正历法者,即掌管天文历法,“中”为检测日影和风向的检测工具,后来逐步衍化为记录历史的史官。《世本》:“大挠作甲子”。《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尊师》:“神农师悉诸,黄帝师大挠,帝颛顼师伯夷父,帝喾师伯招。”《月令章句》:“太挠探五行之精,占斗纲所建,于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支,支干相配以成六旬也。” 黄帝以大挠为师,作干支历法,这是黄帝六十甲子起源。

楚文化的可怕之处,楚文化五大核心特征(2)

手执“中”正历法者,为“史”

中华上古干支历法,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源自远古的十日太阳历法,以植物由种子发芽、小苗、长大、成熟的变化过程之象作为计数符号,用来纪一年中的十个日,即《山海经》的“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是十二月月亮历法,以动物从孕育、成形、生出小孩过程之象,俗语“坐月子”大概源于此,用来纪一年中的十二个月,即《山海经》的“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这是五帝时代的阴阳合历。《吕氏春秋通诠》:“容成作历,羲和作占日,尚仪作占月。” 羲和部落观测太阳日出日落的规律(占日),常羲部落观测月亮圆缺规律(占月),嫦娥奔月的神话源于此。

西晋《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中记载,上古时古越人天皇氏已发明天干地支,干支的发明标志着原始的历法出现,最早的夏至日就是干支历法的五月五日。根据十日太阳历法,十天干即一年10个日,一日36天,36天分为3个十二地支循环计数。冬至日测日影,日影最短,从冬至日开始计数,一个支为12天,三个支为36天,纪为一个日,即甲日;从甲到戊日,五个日为180天,接近夏至日,这时天皇氏祭天——午时测日影,民众过节,在第一个地支的第五天(午日)的午时,测得日影长度最短,即夏至日,此时民众欢呼雀跃,这是中华先祖们“端午”“正阳”的时刻。古楚越人是以十日太阳历的戊月午日午时,即五月五日午时作为祭天正日的重要日子,即夏至。在夏至日的午时,北半球的中华先民仰望南天空,太阳高高悬挂在南天之顶,即天垂“8”字之“玄”的最顶端,是一年中阳气至盛之时。端午是楚越之民正阳或端阳的大日子。

楚文化的可怕之处,楚文化五大核心特征(3)

夏至日午时,太阳悬于南天空最顶端的“中正”之位

五月午日,谓之“重午”;重五的午时阳气为一岁之极,所以为“阳辰”,此日为一年中正太阳历法的日子,也称为“正阳”日;夏至日为五月的三个地支计数中的第一个午日,即端午,所以又叫“端午”;端午和阳辰合并一起叫“端阳”。

经历尧时大羿射日,禹伐三苗,到夏后的代夏后羿射日,都是重大历法变革事件,原来的十日太阳历法被遗弃,只保留原来太阳历法的一个月作为太阳回归年的起始月,或冬至日所在月(建子),或立春日所在月(建寅)作为一年的正月,以该月月亮的朔日为月首,即一年的元旦(正朔),这是夏历。

今天夏历的五月初五其实已经不是原来的夏至日了,比如今年的夏至是夏历五月二十三。今天的“端午”也不是原来的“端阳”了,这是后羿射日后,十日太阳历法失传的结果。但楚越民众一直还在尊奉上古的十日历法,还保有这个“五月初五”的原始记忆,楚越遗民一直到今天,还在传承上古中华文化的遗产——端阳节。

苍龙星宿与端午龙舟节

仲夏端午夏至黄昏时,苍龙七宿升至正南中天位置,是飞龙在天的日子。《易经·乾卦》中讲苍龙从冬至时的“潜龙”,到“二月二”龙抬头,到立春时节的“现龙”,一直到第五爻:“飞龙在天”,就是讲这个时令。夏至时节,苍龙星宿既“中”又“正”,处中正之位,大吉大利之象。夏至时节,楚越民众认为的阳气正盛之时,飞龙在天的吉象,却不知后人为何把“端午”说成是“五毒日”?虚伪的文人的确有点“阴”。

楚文化的可怕之处,楚文化五大核心特征(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