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文如其人,文以载道,书以言志。要走近一个人的内心,体会他的情感,读一读他写的作品,是一条不错的捷径。对待今天的人是如此,看待已经远去的古人也是如此。
在历史上,曹操是一个有些争议的人物,曾有“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价,特别是受《三国演义》小说的影响,许多人对曹操并不感冒,意识深处认为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一代枭雄,总把“奸滑”“狡诈”等帽子无情地给他扣上。曹操享受的这个待遇,与《三国演义》的影响有直接关系,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的影响力是多么强大。
其实,真实的曹操却是东汉末年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不但精兵法,而且善诗歌,其创作的经典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穿越1800余年,依然光芒四射,读来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曹操为了肃清袁氏残余势力,远征乌桓取得胜利。在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以胜利的喜悦心情写下著名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读这首诗,能够清晰地感受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体会其视野、壮志和胸襟。
从视野上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看大海间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看得宽、看得远,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从壮志上看,“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依然树木繁茂、百草丰美,海面上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一年曹操已五十二岁,过了知天命的年龄。但他却一点不服老,始终保持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壮志凌云、气冲霄汉。
从胸襟上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出来,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向世人表明自己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暗示要奋发进取、统一国家,抱负伟大、胸襟壮阔。
《观沧海》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诵读全诗,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曹操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当时的心跳和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