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大捷示意图,台儿庄大捷作战示意图图文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12-19 18:23:53

“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保卫中华,中华民族不愿像奴隶要做主人翁!”

这是田汉和冼星海为庆祝台儿庄大捷创作的歌曲《胜利的开始》中一段荡气回肠的歌词。

1938年3月的台儿庄战役,确实是“震动了山东南部”,29万参战的中国战士在无比艰难的环境中同敌人展开激烈的战斗,一时间台儿庄这个小镇中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在这场战斗中近5万中国战士壮烈牺牲,用鲜血换来了最终的胜利。

那么在这场惨烈的战役中,中国牺牲了这么多人,究竟歼灭了多少日本人呢?

台儿庄大捷示意图,台儿庄大捷作战示意图图文(1)

台儿庄战役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开始了全面侵略中国的脚步,甚至在日本内部有人大放厥词表示要“三个月内拿下中国”。

紧接着,日军开始南下,肆无忌惮地将手伸向中原以及南京地区。不出数月,南京和济南地区都相继沦陷,一时间日军士气大涨。而后为了尽快实现自己的“豪言壮志”,他们将目光转向了津浦线铁路。

津浦线铁路可以说是旧中国历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北起天津,南至浦口,与另外一条交通线沪宁道隔江相望,中间经过济南和徐州等主要城镇,贯通中国华北和华东地区。

彼时日本已经占领了京沪线,可以说只要占领了这个交通枢纽,就掌握了当时中国大半的交通命脉。

台儿庄大捷示意图,台儿庄大捷作战示意图图文(2)

津浦线的抗日战士

为了尽快推进侵略中国的进程,日军占领平、津后沿着津浦线不断地由北向南推进。

在西线的同蒲路一带,八路军为阻止日军肆无忌惮的脚步,和广大的人民群众一起同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并先后取得了平型关、阳明堡等地区战斗的胜利,打破了日本军队“战无不胜的神话”,大大鼓舞了全军将士们的士气。

然而在津浦线北段,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却以“地形平坦、不宜作战”为由,不战而逃,退到黄河天险后面和日军勉强对峙了两个月时间。

可日军此时的目标是:打通津浦线,将已经占领的华北地区和京沪地区连成一线,再结合陇海铁路,造成西打武汉、威胁重庆的态势。

这样一来徐州地区就成了日军的必争之地。而位于江苏和山东交界处的台儿庄,则成了徐州地区重要的“咽喉”。

为了消灭日本罪恶的目的,李宗仁先后调集了近60万人集中在西北地区阻击日军南犯,另有一部分兵力部署在津浦铁路南段,阻止南线的日军北进。

台儿庄大捷示意图,台儿庄大捷作战示意图图文(3)

李宗仁

1938年2月,日军板垣师团2万多人从青岛一路奔袭而来,向鲁南重镇临沂发起猛烈的进攻,企图与南下的叽谷师团对徐州形成夹击之势,趁势夺下徐州。

临沂位于台儿庄东北地区,当时由冯玉祥的第三军团驻守,尽管第三军团的装备称不上好,可是在各抗日武装力量以及增援部队的支持下,全军的士气大振。

在战斗开始的时候,第三军团的将士们就出其不意地突进到敌营中,用砍刀和手榴弹对敌人造成严厉的打击。

一时间,日军见到冯玉祥部队寒光凛凛的刀光,被吓得抱头鼠窜,日军妄图争夺临沂的计划受阻。

南北方向进攻无望的日军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从正面夺取台儿庄。

日军迅速整顿军队,先后占领台儿庄外围的滕县、枣庄等地区。

台儿庄大捷示意图,台儿庄大捷作战示意图图文(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